2019年中医药信息第12期

时间:2020-01-08 10:04:14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19年第12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0年一月八日

本 期 目 录

一、重大事件. 1

二、兄弟院校. 7

三、科研动态. 9

四、海外资讯. 14

五、权威声音. 15

六、中医药文化. 15

七、中医药产业. 18

一、重大事件

(一)第二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暨中医药国际贡献奖颁奖大会召开

127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暨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永裕,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立典,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龙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等出席开幕式。

孙达在致辞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中医药提升到国家战略,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中医药的认识高度、实践深度、影响广度前所未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要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加快构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他指出,要继续推进传承与创新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中西医并重,多学科融合,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中有更多突破和创新。要继续加强科技评价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专业化的中医药科技评价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继续强化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

大会以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向获得2019年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的获奖者颁发奖杯和证书,邀请国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围绕中医药的最新科技进展、传承研究方法、国际科技合作等内容,开展深入地研讨。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开幕式后,孙达一行赴福建中医药大学、宁德市中医院、寿宁县中医院和下党乡卫生院就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进行实地调研。

(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年会召开

127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闫树江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充分利用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这一重要平台,汇聚专家智慧,积极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要增强自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切实发挥良好平台和多学科优势,在中医药服务提供、技术运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持续聚焦发力。要不辱使命,大力做好新时代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在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实效,努力使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有更大规模、更强特色、更好效益、更多贡献。

国医大师李辅仁、颜正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春生担任第二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顾问,李怡当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者近500人参会交流学习。

(三)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举办

12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主题,旨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健康福祉。一带一路中医农业专业委员会同期成立。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指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目的是要保持中医药的本色,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髓内涵,发挥其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培育中医专才,形成全民爱看中医、信赖中医的良好局面,让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提到,泰国与中国自古商贸往来密切,中国商人不仅将丝绸和瓷器带进泰国,也将中医药带入了泰国。现在,针灸疗法、穴位疗法已在泰国广泛应用,中医药疗法及中医药已经得到了泰国卫生部批准。

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表示,新加坡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增多使当地卫生健康系统承受着非常大的负担,中医药治病防病的理念为西医提供了补充,更好地支持新加坡卫生健康系统。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中医药在新加坡发展态势良好。

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介绍,中医药在新西兰人民健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西兰与中国在中药材贸易方面有着紧密的合作,未来,新西兰与中国在中医药技术和服务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四川省副省长王一宏、云南省副省长李玛琳、江西省副省长孙菊生分别介绍了当地政府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探索实践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经验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在论坛报告中提出,如今医疗卫生改革成为世界性难题,各国面临的老龄化与老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要用中国式的方法解决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的办法就是要发挥好中医药在医改中的重要作用。

在主题论坛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赵军宁,中国澳大利亚商会首席执行官尼克·柯伊尔,《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武东,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杨陇军,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乌克兰东方医学协会主席亚历山大·维克多洛维奇·萨姆索诺夫,卢旺达共和国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等围绕大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话题展开研讨。

国医大师金世元刘敏如张大宁刘志明王世,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福龙围绕道地药材与经典名方开展大师对话。

本届论坛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承办。2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600多人出席、参与论坛。

(四)10项中医药类成果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224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名单,共有10中医药类成果获奖。

《基于降尿酸策略发现中药保护代谢综合征组织损伤新机制》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药马钱子减毒增效制剂模式的创建》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针灸特色技术应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疾病中医证候分类新方法及其应用》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诊疗策略创新及临床应用》《一类中药新药金水宝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不同腧穴敏化特征及其规律研究》《林毅乳腺病中医药周期疗法理论的传承与应用》《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体系与示范应用》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获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其中,《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是唯一科普类获奖项目。

此次共有315项成果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其中自然科学奖120项,技术发明奖4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36项,青年科学奖10人。

(五)2018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超过15%

12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2018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工作稳步推进,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达到15.34%,提前两年实现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国15-69岁人群中,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超过1.58亿。

调查显示,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率、阅读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信任率、行动率有明显提高,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5个维度素养水平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增长率最大,文化程度仍是素养水平的首要影响因素,但影响强度有减弱趋势。反映出中医药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各方面的效果持续显现,公民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更多公民成为中医药的爱好者和践行者。

调查显示,城乡公民素养水平均逐年增长,城乡差距逐年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公民素养水平均有所增长,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其中,贫困地区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幅度和速度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涨幅。可以看出,随着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贫困地区群众不仅更好地获得中医药服务,而且更多地接触、了解到中医药健康文化和科普知识。

调查表明,通过所在城市/县城接触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人群数量增加幅度最大,反映出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的深入开展,各个城市/县城更好地承担起了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和推广的社会责任,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体现出各地党委政府更加重视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的频次更多、覆盖更广,在提升城市和县城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和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报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加大对农村及西部地区相关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不断缩小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区域性差距。抓住重点人群,做好分类指导,建立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特色健康文化知识传播体系,促进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整体性提升。优化传播内容,推出一批内容规范、适宜传播的科普产品,努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由知到行。强化优势途径,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推广方式和普及形式,逐步实现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及知识普及常态化。

据悉,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调查点336个,覆盖15-69岁常住人口80789人。

(六)第二届沃德中医国际传播论坛举行

近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跨界创新研究中心、北京沃德中医药传播中心、《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沃德中医国际传播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论坛旨在聚焦慢病时代的中医创新发展与传播。

《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社社长武东表示,在慢病时代,解决中国的健康问题,必须依靠中国智慧。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权威主流媒体,《中国中医药报》《中医健康养生》杂志一直致力于占领新的舆论阵地,守正创新,提升国人中医健康素养、服务健康中国。

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在致辞中说,在演戏的同时能为中医中药出一点力,我非常高兴;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不能允许他人诋毁中医药这块瑰宝。《大宅门》传播的就是这样的正能量。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战狼》系列制片人吕建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朱立国等出席并演讲。来自外交、中医、影视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全国各地数百名企业家代表参加此次跨界论坛。

(七)第三届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举办

近日,浙江省兰溪市第三届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举办,张山雷中医师承班同期开班,旨在进一步挖掘传承张山雷学术思想。

张山雷中医师承班由兰溪市中医院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指导和组织下开办,学员28名,学期两年,系统地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张山雷学术思想。

《中医岂是慢郎中》新书发布仪式、浙江名医馆兰溪分馆授牌仪式、浙派中医·张雷山学术会议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同期举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朱建平教授以《传承创新与中医发展:以张山雷<中风斠诠>为例》为题作讲座。

(八)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聚焦中医药理论基础研究

1226日,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第三十届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会议以传承精华,推进中医理论守正创新为主题,提出,中医药行业需要进一步梳理中医理论的脉络和系统。从基础概念入手,聚焦中医基础概念的衍变与研究,并进行及时总结更新。从病因病机入手开展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加强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促进有关中医临床、整体观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加快中医理论的脉络和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

会议由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等出席。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发布

122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分为总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药品供应保障、健康促进、资金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十章110条,对中医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秩序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自202061日起施行。

该法第九条明确,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中的独特作用。

该法第六十六条明确,国家加强中药的保护与发展,充分体现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其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中的作用。

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该法明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等共同确定。

在资金保障方面,该法明确,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由国务院医疗保障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应当听取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等的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充确定本行政区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具体项目和标准,并报国务院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备案。国务院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对纳入支付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等组织开展循证医学和经济性评价,并应当听取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等有关方面的意见。

(十)我国首个艾绒检测与质量分级标准发布

日前,蕲艾绒分级质量标准(DB/T1524-2019)由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该标准是我国发布的首个用于艾绒检测和质量分级的标准,将于202032日实施。

标准由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省蕲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研究制定。

该标准在国内首次提出艾绒的检测与蕲艾绒分级方法,将促进艾绒和蕲艾绒制品的规范生产,提高蕲艾绒制品质量。过去由于缺乏艾绒的检测和蕲艾绒分级质量标准,各地的普通艾绒、艾茎粉碎物甚至其他原料时有混入或混充蕲艾绒的情况,损害蕲艾种植者、蕲艾绒产品生产经营者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二、兄弟院校

(一)福建中医药大学举办首届海丝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大会

1214日,首届海丝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大会在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举行。

会上,国医大师李佃贵杨春波,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张伯礼等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福建中医药大学及福建省内56名中医学者拜李佃贵、杨春波等34位名家为师。

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修园中医药传承基地揭牌,国医大师李佃贵传承工作室、国医大师杨春波传承工作室、全国名中医杜建传承工作室、全国名中医陈民藩传承工作室、岐黄学者陈立典教授工作室、岐黄学者李灿东教授工作室等6个工作室和海丝回医药研究所、海丝针刀医学研究所、海丝骨伤研究所、海丝肛肠研究所、海丝脾胃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揭牌。

首届旗山中医论坛同期举办,专家围绕中医守正创新与健康医学”“健康医学发展趋势与策略两个主题展开探讨。

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福建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

(二)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5G智慧中医健康管理平台上线

1215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5G智慧中医健康管理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以5G智能穿戴、大数据与AI等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能力。

该院成立了互联网健康运营部,通过智能手环、健康管理一体机等物联设备,实时监测服务人群的临床、生理特征、心理数据等。该院健康管理师和医生可以根据平台数据结合健康知识库、大数据等平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河北中医学院举办第二届胡耀贞学术思想研讨会

1215日,第二届胡耀贞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河北中医学院橘泉校区举办。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胡耀贞内功思想对中医治未病建设的理论价值,认为亟待做好传承弘扬工作。

国医大师薛伯寿认为胡耀贞对中国传统内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他强调,胡耀贞以道学为核心,追求继承绝学,创立了极具医学价值的动静内功和自然自控拳,中医后学应当认真学习他的精神风范。

会议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胡耀贞分会和河北中医学院燕赵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胡耀贞弟子胡丽娟、关永年等100人参会。

(四)国际中医药智库论坛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举办

近日,国际中医药智库论坛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举办。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在论坛上表示,加强国际中医药智库建设,有助于团结海内外中医药学术资源力量,共同构筑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坚实桥梁。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孟凡蓉、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梅娟等专家分别分析了科技社团发展的全球图景与经验启示、智库发展面临黄金机遇期等内容。专家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国际科技社团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科技社团的发展现状,介绍智库在政策建议、协助国家重大方针制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建设中医药国际智库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智库建设的重要原则和策略。同时借鉴国外组织的发展经验,为智库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坛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共同主办。

三、科研动态

(一)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一等奖7

201901-01 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01901-02 冠心病痰瘀滞虚理论创新及临床应用

201901-03 “从脾论治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诊治新方法

201901-04 中药复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创新研究模式建立及其应用

201901-05 经皮耳穴电针——一种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1901-06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风险控制技术体系及应用

201901-07 丹红注射液及其组分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作用与应用

二等奖15

201902-01 “瘀毒同治理论的构建与应用

201902-02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论治方案的临床应用

201902-03 国医大师王琦中医健康理论与方法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

201902-04 以津力达颗粒为示范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规范化研究

201902-05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应用

201902-06 基于衰老相关理论的补肾通络消癥法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

201902-07 糖尿病的中医药特色辨治方案及信息化平台构建

201902-08 持续性植物状态(神呆)中医药辨治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

201902-09 支撑临床决策的银屑病中西医诊疗体系创建与应用

201902-10 基于人工智能的面诊数字化诊断、图谱库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902-11 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研究与应用

201902-12 阳虚证体生物学基础与防治机制

201902-13 代谢组学创新技术的建立及在中药安全性评价和精准防治中的应用

201902-14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究模式及关键技术

201902-15 《大学生轻松学养生

三等奖35

201903-01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903-02 基于多重组学技术的肾主生殖藏象理论研究

201903-03 罗氏妇科补肾安胎的临床研究与推广

201903-04 基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与应用

201903-05 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成才规律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201903-06 肺卫理论的效应物质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201903-07 林源新浙八味药材品质提升和精深加工及产业化

201903-08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正骨外固定适宜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

201903-09 可实现中药多成分同步包载和释放的脂质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

201903-10 中药复方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循证医学应用

201903-11 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l观察及疗效机制

201903-12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的创立与经典方剂的编码

201903-13 基于临床证据大数据及流调的针灸病谱与区域特征病谱的构建与应用

201903-14 丹参酮等中药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应用研究

201903-15 愤怒、郁怒与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903-16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方案研究

201903-17 丹参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及推广应用

201903-18 潜阳育阴颗粒抑制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反应改善高血压肾损伤的机理研究

201903-19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法对免疫相关性葡萄膜炎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

201903-20 南药化橘红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应用

201903-21 基于张大宁教授补肾活血理论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01903-22 基于肾病多虚、阴虚多见理论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基础及应用

201903-23 复方浙贝颗粒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研究

201903-24 基于急性虚证传承创新理论中医药防治急性脑梗死系列研究及应用

201903-25 平乐正骨理论创建及其转化研究

201903-26 基于辨证下的中医综合自血疗法治疗肺脾亏虚型慢性咳喘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201903-2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

201903-28 基于肾主骨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证骨代谢紊乱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201903-29 免疫性肾炎的中药新药研究

201903-30 寒温并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与临床实践

201903-31 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艾灸治疗胃腑病症温补效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201903-32 铍针治疗软组织张力性疼痛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推广应用

201903-33 基于互联网+”中医药治疗重大传染病关键技术研发

201903-34 《国医大师邓铁涛康寿之道》

201903-35 《视神经疾病专家答疑解惑》

(二)头穴透刺法治帕金森病效果明显

日前,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王顺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钙稳态失调探讨不同电针头穴透刺对帕金森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获得2019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成果专家鉴定认为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该项目首次从神经元钙稳态失调角度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细胞分子机制,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同时项目优选出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实现了在针刺治疗PD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将为揭示针刺治疗PD的多途径作用机制以及丰富临床治疗方法带来新进展。

据了解,该项目通过测定帕金森模型大鼠造模及不同干预手段治疗前后黑质钙离子分布、贮存和转运过程等不同环节的变化情况,从神经元钙稳态失调角度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细胞分子机制,并从维持DA神经元钙稳态以降低凋亡诱发因素;从基因调控水平上协调bcl-2bax的表达以及在效应阶段阻止Caspase-3的激活与释放这三个不同角度探讨针刺对DA神经元凋亡的干预途径及其抗凋亡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对帕金森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效果,为临床优化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帕金森病(PD)的治疗一直是世界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尚局限于症状性的治疗,用左旋多巴制剂进行口服多巴胺替代性治疗较为多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PD的病理进程。目前PD临床治疗上的热点为加强DA能神经元的保护,尤其是针灸作为一种独特、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疗效,但有关针灸保护PD患者DA神经元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还较少。

(三)《中医药-当归药材》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当归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上海中医药大学12日披露,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中医药-当归药材》国际标准(ISO225842019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gelicasinensisroot)

该标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准化研究团队主导制定。当归药材的ISO国际标准是在《香港中药材标准》当归药材标准的基础上,遵循ISO国际标准编制规则,主要从当归的性状指标等方面开展标准制定,并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合理规定了部分农药和重金属控制指标。

当归始载于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药用历史悠久。其性味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为中国历代医家常用之要药,素有十方九归之说,为应用最广泛的中药品种之一。

当归在海内外市场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常年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当归传统栽培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区,由于药用需求量增加,现在陕西、宁夏、山西和贵州也有引种栽培,而不同地区栽培的当归在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

据了解,为了适应当归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升当归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徐红研究员、杨莉研究员、王峥涛教授与香港科技大学詹华强教授、董婷霞博士合作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0161月向相关对口单位递交了《中医药当归药材》标准提案。20176月,该提案通过投票,被正式立项,共有来自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荷兰的提名专家与项目团队共同制定标准。该标准制作历时30个月,最终于201912月正式出版。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面表示,该标准的制定将为推动当归国际标准化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对提升当归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当归产品的国际贸易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药标准化研究,其专家团队长期参与中国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欧美药典、WHO以及ISO国际标准制定,在中药国际标准领域具有较强的团队实力与优势。

(四)《何首乌安全用药指南》发布

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何首乌安全用药指南》,《指南》由中国药学会临床中药学专委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等机构组织专家共同研制,为何首乌及相关制剂安全精准用药与风险防控提供了对策和措施。主要供医疗服务、药物研发、行政监管等机构及人员参考使用,何首乌及相关制剂,首乌藤及相关制剂可参考使用。

《指南》起草专家组负责人,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研究员肖小河介绍,《指南》明确何首乌及相关制剂肝损伤具有偶发性,与服用剂量、疗程等无明显依赖关系,主要与患者病证状态和遗传背景有关;揭示了何首乌免疫特异质肝损伤的易感人群生物标志物、主要易感物质及三因致毒机制,何首乌仅在极少数特殊人群有肝损伤风险,对绝大多数人群是安全的。《指南》重点从易感人群辨识、易感物质控制、辨证(病)用药减毒等方面,制定了何首乌及相关制剂肝损伤风险防控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特别指出,何首乌及相关制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对具有易感人群特征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权衡风险获益比,加强用药后肝功能监测,警惕肝损伤风险。

《指南》为何首乌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标志着中药安全性风险防控从以药找毒因人避毒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推动中药安全用药迈向精准医学新时代,为解决国际传统药物安全性评价与风险防控难题提供范例。

据悉,目前《指南》全文已在线发表,可在《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以及安全药问平台下载。

四、海外资讯

(一)中国-毛里求斯中医中心正式运营

129日,中国-毛里求斯中医中心在毛里求斯城市医疗集团正式运营。

中国-毛里求斯中医中心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具体建设,上海蔡同德药业有限公司参与建设。两家单位向中心派遣2名中医专家和1名中药师开展医疗工作,提供中药、针灸推拿等服务,并将在当地开展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为毛里求斯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中医药在非洲的推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希腊首个中医药中心开业仪式在雅典举行

1218日,希腊首个中医药中心——雅典中医药中心开业仪式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

雅典中医药中心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与希腊国际健康旅游中心合作建立,目前有两名中医医师常驻。

希腊旅游部长哈里斯·塞奥哈里斯在仪式上说,希腊十分重视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希望通过中国和希腊医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合作,推动中西医学的互鉴与融合。

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临时代办王强表示,雅典中医药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希望雅典中医药中心在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也致力于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促进中国与希腊在中医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中希各领域交流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希腊人开始关注中医,中医针灸等逐渐被希腊人认可。

五、权威声音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健康资源,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中医药资源与现代西方医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统医学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一定的比较优势。我们应当盘活中医药资源价值,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各国的医疗卫生效用,为各国所用。”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

“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亟待解决中医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国际标准化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

“道地药材从本质上讲,是中医药行业对质量要求的标准,因此制定中医药地方标准、保证临床有效性和价值是解决该领域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赵军宁

六、中医药文化

(一)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打造成群众身边的中医药之家

12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在广西南宁组织开展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交流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定位、重要任务和发展目标,推动基地建设整体上提质增效。广西药用植物园、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湖北蕲春李时珍纪念馆、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等基地单位做了代表发言,各基地单位围绕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播主阵地作用、打造品牌活动和文化精品、推出群众欢迎的中医药文化服务等,结合各自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重要组成,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医药需求的重要举措,将紧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的大好契机,把基地打造成中医药文化展示的旗舰店、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金话筒、群众身边的中医药之家

各基地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提升标准、提升品质,积极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努力开发创作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品,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中医药文化和科普需求。

据悉,目前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共81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展览面积近45万平方米,收藏中医药文化展品8万余件,每年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

(二)浙派中医系列丛书编撰工程启动

1216日,浙江省中医药科技现代化专项浙派中医系列丛书编撰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专家论证暨项目启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项目负责人、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江凌圳作汇报。与会专家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蔡利辉希望通过该书编撰培养一批文献人才,彰显浙派中医风采,打造浙派中医品牌。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建平认为,编撰浙派中医丛书是擦亮浙派中医金名片的重要抓手,要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同时与国家层面的项目对接,将影响扩大到全行业。

(三)2019年全国中医药文化素养提高班举办

1225日,为期两天的2019年全国中医药文化素养提高班暨中医药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

培训邀请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王君平、《中医文化蓝皮书——中国中医药发展报告(2019)》主编毛嘉陵以及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情研究特约研究员徐潮等专家授课,旨在提高参会学员的新闻写作水平和中医药文化素养。

培训中,各专家对当下的中医药政策和中医药新闻进行深入解读并围绕新闻写作技巧、科普文章写作能力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内容进行授课。培训结束后,参培人员还参观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和江中集团智能车间。

本次培训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主办,江西省中医药大学承办,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支持。近200名学员参加培训。

(四)2018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公布

12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2018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工作稳步推进,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达到15.34%,提前两年实现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国1569岁人群中,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超过1.58亿。

调查显示,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率、阅读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信任率、行动率有明显提高,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5个维度素养水平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增长率最大,达19.9%。文化程度仍是素养水平的首要影响因素,但影响强度有减弱趋势。反映出中医药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各方面的效果持续显现,公民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更多公民成为中医药的爱好者和践行者。

调查显示,城乡公民素养水平均逐年增长,城乡差距逐年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公民素养水平均有所增长,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其中,贫困地区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幅度和速度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涨幅,2018年贫困地区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较2016年提升59%。可以看出,随着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在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贫困地区群众不仅更好地获得中医药服务,而且更多地接触、了解到中医药健康文化和科普知识。

调查表明,通过所在城市、县城接触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人群数量增加幅度最大,反映出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的深入开展,各个城市、县城更好地承担起了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和推广的社会责任,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体现出各地党委政府更加重视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的频次更多、覆盖更广,在提升城市和县城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和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报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加大对农村及西部地区相关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不断缩小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区域性差距。抓住重点人群,做好分类指导,建立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特色健康文化知识传播体系,促进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整体性提升。优化传播内容,推出一批内容规范、适宜传播的科普产品,努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由知到行。强化优势途径,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推广方式和普及形式,逐步实现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及知识普及常态化。

据悉,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调查点336个,覆盖15-69岁常住人口80789人。

七、中医药产业

(一)广西中药材质量保障暨定制药园建设推进会举行

1224日,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材质量保障暨定制药园建设推进会举行。会议解读了定制药园相关政策,总结了2019年全区中药材示范基地、定制药园建设工作进展,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会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七部门,遴选确定广西第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25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定制药园建设,将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提升桂药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农民增收脱贫。

会议明确,广西将加强统筹规划,认真组织基地建设项目实施。2020年自治区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安排资金专项支持25家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组织专家对定制药园的选种、育苗、栽培、采收、加工炮制等进行全过程巡回指导,提供技术保障。鼓励定制推介,扎实推进定制药园建设,构建由政府引导、企业种植、医院采购、贫困户参与生产的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完善标准体系,保障定制药园药品质量。政府部门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制定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同时,还将注重宣传推广定制药园,扩大桂药品牌影响力。

会上,25家中药材示范基地进行成果展示及洽谈交流,分享中药材质量保障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甘肃将大力推广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

为落实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将大力推广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利用3~5年时间解决中药材主产区主要作物品种无机可用的瓶颈问题。

甘肃省将加快技术集成配套创新,推动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水平。省农业农村厅将组织中药材体系、农艺农机等方面专家联合产学研推等部门,全力开展中药材移栽、收获和除草等薄弱环节机具的研发,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主要作物品种无机可用的问题,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装备技术支撑。推进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和服务支持力度,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推进一批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样板。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积极推进农田宜机化建设,重点在丘陵山区推广农田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等,为农业机械高效作业创造条件。

(三)辽宁成立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近日,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召开。

研究院由辽宁省科技厅、沈阳市政府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共建。将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开发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产业、保护中医药生态环境、维护中医药权益为途径,整合省内外相关高校、院所和中医药企业的优势创新资源,集聚政、产、学、研、金等要素,加快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引领辽宁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据悉,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是科技创新引领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将为辽宁建设一带五基地和现代化中医药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辽宁中医药大学与沈阳市皇姑区政府等单位分别就研究院的发展建设签订合约。

上一条:2020年中医药信息第1-2期

下一条:2019年中医药信息第11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