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药信息第7-8期

时间:2020-09-15 08:42:58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20年第7-8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0年九月十五日

本 期 目 录

一、重大事件. 1

二、兄弟院校. 8

三、科研动态. 11

四、海外资讯. 15

五、权威声音. 16

六、中医药文化. 16

七、中医药产业. 19

一、重大事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为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74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专家座谈会,总结回顾中医药法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和进展,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医药法建言献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出席并讲话,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致辞,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主持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等分别从中医药服务体系、科学研究、中医药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机制、中药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就深入推进中医药法实施作了专题交流发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余海洋介绍了中医药法实施的整体情况。

孙达指出,中医药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中医药领域的基础性、纲领性、综合性法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完善,是中医药行业依法治理的根本遵循,实现了国宝国法的保障,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他充分肯定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宣传贯彻中医药法中取得的成绩。他说,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中医药法依法保障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各责任主体全面依法履行职责,有力推动了中医药法落地见效,中医药法规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配套制度逐步落实,中医药事业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国际交流等得到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他指出,中医药法贯彻落实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依法发展中医药的理念和思维还有待强化,一些地方的中医药管理体系不健全,中医药法的一些改革创新制度还需加大落实力度,法律明确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还需进一步压实压紧。

孙达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中医药法的贯彻落实。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从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认识深入实施中医药法的重大意义,压紧压实责任,履职尽责,真正使中医药法落到实处。二要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法的宣传贯彻力度。三要坚持统筹推进,进一步形成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中医药法的组合拳。四要积极协调沟通,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医药法评估和调研,推动中医药法执法检查。五要充分发挥行业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法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

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在京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有关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中药企业负责人在分会场参会。

(二)国际抗疫合作系列研讨会四川专场举行

714日,国际抗疫合作系列研讨会中西医结合抗疫四川专场以视频连线形式在成都、北京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同步举行。

会议期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筹集的两批共1千盒四川省研发的新冠0号、1中药颗粒剂,赠予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表示,四川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四川中医药管理局愿与中国驻巴西里约总领馆一道,积极拓展中巴在传统医药领域创新合作,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入巴西。四川省侨办主任文甦表示,通过抗疫经验分享,不仅传播了中医文化,更有效促进了两地国际抗疫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总领事李杨表示,此次四川省捐赠的治疗新冠肺炎中成药、抗疫书籍等物资,有助于深化中巴传统医药合作和中巴友谊,意义重大。里约州文化厅副厅长罗德里戈··卡斯特罗表示,此次研讨会交流内容务实、高效,期待未来与四川持续深入交流合作。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的中西医临床救治措施、发展趋势以及疾病防控等进行深入对话。

会议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四川省侨务办公室(四川海外联谊会)与中国驻巴西大使馆、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等共同主办。

(三)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中医药协调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72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协调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分别发来贺信、贺词。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等出席大会。

孙达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协调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召开,再次印证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标志着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孙达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使中医药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国际公共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对中医药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推动非遗保护与中医药走出去的有机结合,继续加大对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希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团结组织各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挥优势,形成合力,锐意探索,守正创新,积极对优秀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利用和开发,让中医药真正成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服务民众健康、 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为增进世界民众健康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是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领导下,由全国中医药非遗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研究、生产、经营等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是党和政府联系中医药非遗工作者的纽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中医药非遗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振斗等有关同志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四)2020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视频会议举办

730日,2020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视频会议举办。会议以发挥传统医学独特优势,团结合作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沈跃跃,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伊斯梅洛娃,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穆萨耶夫,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补充医学与整合医学部主任张奇,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以及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力平,副省长孙菊生、陈小平,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出席会议。出席视频会议的还有上合组织成员国政要及卫生部门负责人,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传统医学专家、学者。江西省省长易炼红主持开幕式。

沈跃跃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上合组织国家应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发挥传统医学优势,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方愿同各方牢牢把握国际抗疫合作正确方向,携手打造上合组织卫生健康共同体,保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余艳红指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促进各国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此,她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各国传统医学学术发展和防治能力提升;第二,坚持交流合作、互学互鉴,促进各国传统医学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第三,坚持共建共享、互惠互利,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

于文明在会上接受了中外记者专访,他强调,这次会议是各国响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614日在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时提出的适时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倡议而共同举办的。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对开好这次会议,做了重要批示指示,中国积极支持各国抗疫国际交流合作,愿意与各成员国分享抗疫经验和成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召开了专题圆桌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黄璐琦等专家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医学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传统医学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和作出的积极贡献,专家们就未来开展传统医学领域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悉,上海合作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各方希望在世界卫生组织政策框架支持下,继续推动建立一批中医药中心,并在有需求国家建设友好中医院和中医药产业园,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民众乃至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五)3项职业资格不再由国家中医药局认定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安排进行公示的公告》,明确年内拟分批将76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其中包含药物制剂工、中药炮制工、保健调理师3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认定的职业资格。

公告提出,这些职业资格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转为社会化等级认定,由用人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按照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支持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公告要求妥善处理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的有关后续工作,已受理报名考试的,可退回有关费用。

对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密切相关的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依法将其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

据悉,包括药物制剂工、中药炮制工、保健调理师在内的66项职业资格(涉及156个职业)拟于1231日前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六)中医药系统10人被推荐为先进个人

近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发布《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拟确定许祥辰等135人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正式推荐对象,国家监委专项工作组等45个集体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正式推荐对象,华春莹等20人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正式推荐对象,国家监委专项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等8个集体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其中,中医药系统有10人被推荐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仝小林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综合处处长严华国、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李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科主任杨志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科护师徐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金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主任医师孟捷。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被推荐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李浩被推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七)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89日,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担任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黄璐琦、刘良担任副主任委员,与13名来自全国中医药科研一线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会上,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实验室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为委员代表颁发聘书。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会上,学术委员会听取张伯礼关于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报告,与会专家建议实验室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经典理论、临床经验和基础研究协同,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政策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才高地,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在提升中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服务中药产业发展及健康中国建设。

张伯礼带领团队围绕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基础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以化学组成表征确切,制备质量可控,具有明确生物活性为特征的组分中药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并建立了具有6万余种中药组分的实物库,在现代中药创制、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

实验室的主管部门为天津市科技局,依托单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目前独立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达到2.6亿元,具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并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实验室提出控制由轻症转为重症,为评价中医药临床优势提供了关键指标,研究成果为形成中国特色治疗方案作出重要贡献。

(八)中国中医科学院庆祝2020年中国医师节

818日,为庆祝2020年中国医师节,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主题为弘扬青蒿素精神,彰显中医药优势,服务人民健康的评优表彰大会。易亮等40名医师获优秀医师奖,吕文良等21名医务人员获医德风尚奖,孙武等21名医务人员获医疗服务创新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主持会议,院长黄璐琦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璐琦表示,希望大家主动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服务。始终铭记国家的关心关怀,自觉践行大医精诚的丰富内涵,维护医师工作的高尚与荣誉。进一步解放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青蒿素精神,着力推进中医药临床方案的优化,科学评价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和干预效果,提升临床救治能力。以中西医结合思维开拓视野,研究重大疑难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相关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级院所领导班子成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国医师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九)2020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12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召开

819日,2020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12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京召开。会上,80名医务工作者获颁第12中国医师奖,其中包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长春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良金3名中医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等出席活动。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曾益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凝聚起敢打、必胜的意志和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生命防线,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希望广大医师提高政治站位,厚植为民情怀,牢记新时代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和医师的职业担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抗疫精神,誓夺抗疫全胜,深刻把握疫情形势,提高风险意识,做好长期应对准备,不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不忘初心使命,护佑人民健康,补短板,强弱项,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宗旨。

大会举行了医师宣誓仪式,全体医师肃立宣誓:我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平等仁爱,尊师重道;诚实守信,恪守医德,精益求精,慎思笃行;以上誓言,源于心,践于行!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云南省鲁甸县文屏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范怀庆作为获奖医师代表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作题为《三进武汉谈疫情防控体会》的主题报告,大会还视频连线了武汉市肺科医院及上海市医师协会庆祝中国医师节的活动现场。

12中国医师奖的获奖医师最年轻的39岁,最大年龄63岁,涵盖了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中医科、全科、公共卫生等30个专业,包含少数民族3人。他们中有享誉国内外的名医大家,也有长期耕耘在临床医疗一线的专家,还有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他们是我国医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起到了树榜样、立形象的示范作用。

郑树森、陈洪铎、董家鸿、赫捷、张英泽、尚红等院士代表以及各地医学专家和医生代表共400人参加庆祝活动。

二、兄弟院校

(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研究院

7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成立仪式暨院士论坛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发来致辞视频,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邬惊雷等出席并为研究院揭牌。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介绍,研究院将用传统医学的整体观思想来丰富完善现代医学的诊治方法,同时用现代医学理论方法诠释、探索传统医学,深入挖掘传统医学理法方药、症候特征等客观机理和规律,以生命科学的表达方式加以展现。计划五年内形成1~2个国内领先水平的中西医交叉创新科研成果。

据悉,研究院将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于中西医交叉优势学科发展方向,推进中西医交叉创新临床和基础研究,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医学发展的,达到国家级科研平台水平并有显著国际影响的高端重大创新团队、研发平台、中心、基地,催生具有国际水平的原创性成果,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研究院成立仪式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凯先院士受聘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士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宁光院士作题为《代谢性疾病综合治疗前沿与进展》的专题报告,陈凯先作题为《中国特色、时代潮流——中、西医学汇聚创新的实践和思考》的专题报告。

两所学校的校领导班子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国医大师刘嘉湘、全国名中医严世芸等参加会议。

(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78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政校共建五周年纪念活动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挂牌成立,落户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研究院将打造四个公共实验平台、三个配套实验平台。同时创建代谢综合征中医整体辨治体系,组建中医代谢病实验室,推广中医代谢病诊疗方案,并建立代谢病防---控四位一体新模式;组建以中医药肿瘤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转化药学研究,发挥中医临床与中药学相结合的优势与特色,以中医防治肿瘤的临床为导向,采用转化药学的研究模式,阐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科学性并研发新药;加强运用靳三针结合干细胞治疗儿童自闭症,探索特异性诊断指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形成一整套标准化的诊疗体系;建立脏腑推拿、软伤推拿、儿科推拿等基础研究体系,重点开展中医手法作用机制研究、中医手法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优选方案与规范化研究。

(三)陕西中医药大学成立妇幼保健学院与儿科学院

710日,陕西中医药大学妇幼保健学院、儿科学院分别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和西安市儿童医院揭牌成立。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孙振霖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院长李亚军签署共建妇幼保健学院协议书,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于远望与西安市儿童医院院长李安茂签署共建儿科学院协议书。孙振霖表示,陕西中医药大学妇幼保健学院、儿科学院成立,标志该校和两家医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建立了新型合作机制,三方院将以共建妇幼保健学院、儿科学院为契机,深化教学、科研、医疗、学科建设、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助推陕西省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不断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优化专业布局,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今后,该校将加大新专业建设和支持力度,突出内涵发展,强化专业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中医学屠呦呦班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2020年起开始联合招收中医学屠呦呦班

中医学屠呦呦班将以宽知识、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中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双一流院校和科研国家队强强联合本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利用双方的优质课程资源、实训实践基地、知名科学家团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平台等优势,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过硬,对中医药主体地位与中医药发展道路具有坚定的信念;掌握中医学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底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高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复合型人才。

据悉,中医学屠呦呦班采取9年本博连读培养,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科学设计9年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方案,并共同参与教学培养工作。本科阶段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要负责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研究生阶段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双方组建联合教学团队,共同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

据了解,中医学屠呦呦班”2020年计划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浙江5个省市各招收3名学生(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招生专业代码为100501

(五)江西中医药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共建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意见》,标志着江西中医药大学正式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方共建的教育部非直属高等中医药院校。

根据《意见》,通过共建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力促进学校改革与创新,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将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医药理论与技术创新基地、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中医药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用结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中医药大学,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意见》指出,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指导支持,加大对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人才申报、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学位点建设、重点实验室申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指导学校特色发展,指导学校深化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建设和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在申报行业科研专项等重大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积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推广与合作。江西省人民政府将进一步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继续把学校作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纳入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发展需要,给予重点倾斜与支持,加大对学校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学校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重大科研项目、平台、团队及成果申报与建设,学校附属医院建设和增设工作,以及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江西地域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科研动态

(一)《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出版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包括新冠肺炎概论、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中医证候研究、中医分期治疗、相关中医方药研究、中医预防研究、名医认识、中医防疫进展等内容,以期为中西医临床医师、医学生以及对新冠肺炎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仝小林院士带领团队在武汉实地考察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分期、转归以及应对策略有了深刻的认识,针对疾病不同分期总结了主要证候表现,确定了相应治则治法,并制定了中医通治方及分期辨证处方。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一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表示,该书为中医药学对疫病科研提供了新契机,也为迎接中医药防控疫病的新阶段创造了条件。

国医大师薛伯寿表示,该书章节层次分明,论据客观真实,论述清晰充分,理法方药齐备。该书摘录了各地名老中医对此次疫情的分析,对医务人员临床实践、学习甚至科研有很大参考价值。

(二)2020年版《中国药典》发布

日前,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经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发布,自20201230日起实施。

2020年版《中国药典》新增品种319种,修订3177种,不再收载10种,品种调整合并4种,共收载品种5911种。一部中药收载2711种,其中新增117种、修订452种。二部化学药收载2712种,其中新增117种、修订2387种。三部生物制品收载153种,其中新增20种、修订126种;新增生物制品通则2个、总论4个。四部收载通用技术要求361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修订35个)、检测方法及其他通则281个(新增35个、修订51个)、指导原则42个(新增12个、修订12个);药用辅料收载335种,其中新增65种、修订212种。

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整体提升我国药品标准水平,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推动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医药产品走向国际,实现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跨越。

(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立

87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立大会在京举办,会议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原中医中药学科主任王昌恩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田贵华为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表示,该平台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破除制约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障碍,真正打通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会议期间,王昌恩介绍了平台成立的宗旨和主要任务。他表示,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要牢记初心使命,遵循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机制,不断加强中医药科技的协同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应用。

(四)灵芝酸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凋亡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黄青研究员课题组在灵芝抗癌药理研究方面取得新发现,灵芝酸可以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性细胞死亡。

灵芝酸是灵芝中具有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的药理成分,但其作用机制中还存在不少未知科学问题有待探明。

黄青课题组多年来一直开展灵芝育种及功能开发研究,近期他们研究发现,灵芝酸在不同的作用时间和不同剂量上,都会显著降低食管鳞癌细胞的活力,并且效果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灵芝酸不仅可以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凋亡,同时还可以诱导细胞自噬,即吃掉自己

如果说凋亡是细胞的自杀,那么自噬就是细胞的自食,是细胞清除自身垃圾、维持稳态平衡的重要生命过程。黄青说,检测发现,灵芝酸可以促进自噬小体发生,同时阻断它与自噬溶酶体的融合,从而造成自噬性细胞死亡。

这项研究为灵芝酸作为抗肿瘤佐剂应用于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日前,国际期刊《民族药理学杂志》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五)双氢青蒿素有望开发为预防银屑病复发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821日,广东省中医院教授戴振华和教授卢传坚团队合作在《Theranostics》(影响因子8.579,中科院一区)在线发表题为“Dihydroartemisinin ameliorates psoriatic skin inflammation and its relapse by diminishing CD8+ T-cell memory in wild-type and humanized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青蒿家族药物之一双氢青蒿素能够调控炎症环境中的CD8+记忆T细胞,对银屑病复发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明双氢青蒿素有望开发为预防银屑病复发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病程长、易复发、难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十大顽症之一。目前全球银屑病患者超过1.25亿,在我国大约有800~1000万患者。该病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银屑病方法和药物甚多,均有一定疗效。但这些手段均不能有效减轻银屑病的复发,易复发为该病临床治疗的难点。

双氢青蒿素具有抗炎、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此前屠呦呦团队围绕青蒿类药物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然而其能否治疗银屑病尚无定论。该研究通过咪喹莫特诱导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探讨双氢青蒿素对银屑病复发前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显著减轻初次发病小鼠皮损中炎症细胞浸润和IL-17A等炎症因子的释放。重要的是,双氢青蒿素还能显著减轻与预防银屑病小鼠的二次发病,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药物甲氨蝶呤,进一步研究发现此作用与其下调小鼠体内CD8+记忆T细胞密切相关。该研究还进一步将银屑病患者病变皮肤移植至人源化小鼠身上,建立更接近临床的人体皮肤银屑病样病变模型,并发现双氢青蒿素同样能够下调该模型小鼠的人CD8+记忆T细胞,进而减轻来源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损害。

该原创性研究由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独立完成,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教授和戴振华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陈宇潮助理研究员、闫玉红副主任医师和刘华桢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成果为双氢青蒿素改善银屑病复发这一临床难点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强的临床转化潜力。该研究得到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六)《中医药-枸杞子》ISO国际标准发布

近日,《中医枸杞子》国际标准(ISO 23193202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ycium barbarum and Lycium chinense fruit)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该标准制定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峥涛教授领衔,石燕红副研究员(提案人)、杨莉研究员、王瑞教授等组成的中药标准化研究团队主导,历时32个月。该标准的发布将为推动枸杞子国际标准化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提升枸杞子药材及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助推枸杞子药材的国际贸易。

枸杞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在百姓日常生活和健康保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功效。

枸杞子药材的ISO国际标准由中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越南六个国家的提名专家与项目团队共同制定,研究团队遵循ISO国际标准编制规则,从种源、性状指标、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包装、存储等方面制定标准,且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合理规定了部分农药和重金属控制指标。

四、海外资讯

(一)“抗疫强身功”应用方案被WHO收录

上海中医药大学房敏教授和方磊教授团队撰写的《30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抗疫强身功运动处方的临床应用方案》(英文名称: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308 cases of COVID-19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am of Kangyi Qiangshen Gong exercise prescription;简称“抗疫强身功”应用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收录,并于COVID-19 / Global literature on coronavirus disease进行了网络首发。

该文是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房敏教授,第一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方磊教授及其他作者共同发表的,是“抗疫强身功”在武汉雷神山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轻型、普通型和康复期的患者中运用的临床经验总结。

房敏团队对临床效果和应用情况及时回顾,已撰写发表《30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抗疫强身功运动处方的临床应用方案》《中医传统功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探讨》《“抗疫强身功”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期治疗的可行性分析》等,及时将经验分享给广大医护工作者,为防控疫情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帮助。

(二)匹兹堡大学Supercourse网站发布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理论与抗疫案例

7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魏凯峰副教授团队《温病理论与抗疫案例》全英文课件在匹兹堡大学Supercourse网站COVID-19专栏发布。通过国际知名的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领域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向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分享中医温病学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学术进展与经验,既展现了中医药在全球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积极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积极尝试。

《温病理论与抗疫案例》课件概述了数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抗击传染病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医温病学简史,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温病学科,重点展示了现代温病理论指导中西医结合远程会诊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案例及卓越疗效。该课件是由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联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精心打造的中医经典国际化课程系列课件之一,旨在推动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在全球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下,该课件内容对各国防疫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Supercourse项目发起人、匹兹堡大学原WHO合作中心主任、公共卫生学院教授Ronald LaPorte对本课件给予高度评价。

五、权威声音

“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努力促进医学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大力扶持建设以中药质量研究和质量科学评价与检测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全面提升中医药产品质量,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要在人才支撑上下功夫,高度重视中医师承教育,涵养中医底蕴,传承医德医风,积极培养顺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级人才和特色人才,建立科学的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大力开展基于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加大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力度,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药产品。要提升重大疾病诊治能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丰富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中医药文化宣传形式。”

——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

中医药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政府和中医医院必须高度重视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整体目标,乘势而上做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上海市副市长宗明

“新冠的病程就像一条抛物线,中医药在两端有比较好的作用,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中医有有效方案。中西医结合救治,是中国方案中的亮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六、中医药文化

(一)四川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系列活动

713日,四川省委宣传部、 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布通知表示,从7月份开始,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将持续到12月,活动主题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将重点开展包括名人大讲堂、中医中药中国行——名中医四川行、驻蓉领事官员走进四川中医药、中医药文化创意作品征集评选、云上中医药文化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中医药文化六进、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宣传等8个方面的活动。

通知明确,四川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将开展宣传系列活动策划安排,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也将发挥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优势,配合开展好中医药文化宣传系列活动。

(二)《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读本》发行

近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召开《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出版项目发行推广工作线上会议,《读本》入选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新书已于6月出版,目前已有30个省份签约该书的发行代理。

《读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8个入选项目中,唯一一个与中医药文化传播普及有关的出版项目,由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担任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人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读本》侧重传播中医药文化,而非专业知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不单单是医学知识,还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并不是为了给学生灌输医学知识、培养小郎中,而是从小培养其健康生活的理念,并通过学生们把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与精神传递给每一户家庭,建议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同时,对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有很深远的意义。

本套《读本》分小学版和中学版两个版本,分别设上册和下册,共4册,每册18学时。在内容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习惯,小学生读本注重故事的趣味性,知识点偏于直观、感性。中学生读本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为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另外,中学生更强调主动学习,适当增加了思考性内容。书中配有大量插图,以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增加趣味性、可读性。

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彰显了中医药的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中医药健康文化的魅力。《读本》的出版,可以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医药、走近中医药,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2020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动漫)遴选活动启动

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印发《2020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动漫)遴选活动方案》,向社会广泛征集中医药动漫形象和中医药动漫、微视频作品,遴选中医药动漫形象进行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并对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播。

活动设置中医药动漫形象中标作品1个,中医药动漫形象优秀作品10个、人气作品10个,中医药动漫、微视频各设优秀作品10个、人气作品10个。作品形式分为中医药动漫形象、动漫及微视频。其中动漫形象为平面作品,手绘稿或电子设计稿均可。动画作品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漫画作品可为单幅、多格、长篇等多种形式。微视频作品时长一般不超过3分钟,最长不超过5分钟。动画、视频中的文字语言应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

根据《方案》,作品要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导向和价值取向,有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注重知识性、文化性、通俗性、艺术性的统一。涉及中医药专业内容准确无误。中医药动漫形象要有中医药元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易于识记。中医药动漫、微视频以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中医药动漫形象设计需附作品名称、创意理念的文字介绍。中医药动漫、微视频作品需附150字以内的文字简介。作品中一律不得标注与作品内容无关的信息,不得夹杂药品、平台等商业宣传推广内容。《方案》还对作品的著作权、专利权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和规定。

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1030日。202011~12月进行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

活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协办,无锡开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三)首部中医药文化题材评弹剧《医圣》在沪首演

今年中国医师节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819日,首部中医药文化题材评弹剧《医圣》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医圣》讲述了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临危受命,出任长沙郡太守,带领全郡民众抗击瘟疫,继而功成身退,归隐山林著就《伤寒杂病论》传世,终成一代医圣的传奇故事。

评弹剧《医圣》的诞生源于编剧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恒夫在疫情期间看到有关中医药抗疫报道时的所思所感,由上海中医药学会学术指导,上海评弹团用半年时间进行创作。

上海中医援鄂医疗队的医师代表应邀出席,该剧表达了主创团队对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的敬意。

七、中医药产业

(一)贵州省政协调研丹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日前,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孙诚谊一行到黔东南州丹寨县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强调要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鼓励品牌企业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中药材精深加工,推进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中药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孙诚谊一行前往丹寨县兴仁镇了解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生长周期、产业发展规划和带动贫困户就业等情况,对丹寨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扎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给予充分肯定。

在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调研组了解产品研发、中药材培育品种、市场需求、辐射周边中药材发展等情况,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服务深度,完善制度供给,从政策支持转向制度保障,助推中药材企业高速发展。叮嘱企业要更加积极地开展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中药材加工的深度,加大对本地药农的培训力度,规范中药材原材料市场。

孙诚谊强调,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聚焦道地中药材产业,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围绕特色中药材精深加工,推动主导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引导企业做大规模、做好高技术产品研发,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助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决胜脱贫攻坚。

(二)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87日,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江西赣江新区管委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9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发布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做宏观经济分析时指出,2020年我国中医药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持续维持在20%。未来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修涞贵在《中医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中认为,中医药产业发展首先需要从业人员要建立中医药思维,强化中医药文化和专业技术学习;其次要重点解决药材、工艺、组方、疗效的问题,最后是妥善解决管理主体、市场主体、独立标准、法规制度的问题。

会上揭晓了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国医药商业百强、中国连锁药店百强等影响力榜单,并颁发抗疫慈善爱心奖。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企业负责人近千人参会。会议由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管委会承办。

(三)贵州规范中医药产业扶持项目绩效评估管理

近日,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贵州省中医药产业扶持项目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资金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绩效评估指标、方法和工作流程等。

《办法》指出,绩效评估的对象为贵州省中医药局支持的中医药产业相关项目。评估内容一般包括项目承担单位自评估和主管部门(贵州省中医药局)评估两个部分。自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部门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内容指标完成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

《办法》要求,绩效评估专家团队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格依照项目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程序和办法,客观、公正地对项目作出评价或者提出意见。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贵州省中医药局督查项目完成情况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重要依据,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上一条:2020年中医药信息第9期

下一条:2020年中医药信息第6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