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药信息第4期

时间:2018-05-15 13:48:20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4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一八年五月十五日

本 期 目 录

一、重大事件. 1

二、兄弟院校. 8

三、科研动态. 9

四、海外资讯. 12

五、权威声音. 14

六、中医药文化. 14

七、中医药产业. 16

一、重大事件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从推进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中医药院校开设师承班,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规培模式,探索师承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衔接、与职称衔接的政策机制,首次提出设置师承教育专项学分,逐步将师承教育专项学分作为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鼓励西医人员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

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有望通过师承申请中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药专家等将走进大学课堂。《指导意见》提出,推进中医药经典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融合,支持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医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进课堂”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师承班,逐步实现将师承教育全面覆盖中医药类专业学生。探索师承教育制度与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衔接的政策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继承人申请中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

《指导意见》显示,将试点开展以名老中医专家传承为主要内容的中医专培,师承考核也将成为中医规培考核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将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作为重要内容,强调发挥师承教育在毕业后教育中的作用,并将师承考核作为中医规培结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试点开展以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提升中医医师专科诊疗能力与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

师承教育还将与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挂钩。《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将师承教育专项学分作为中医药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参加省级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经考核合格,符合职称晋升有关规定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审高一级职称。国医大师申报以其学术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可直接入选。医疗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的质量评价也将成为医院等级评审与综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

此外,非医药类人员通过师承教育学习中医,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章准则规定,进行考核与管理。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制定并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在严格遵循中医药法规定、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首批收录100首方剂。

党的十九大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中医药法规定,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 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提高临床服务水平的有力支撑,也是贯彻落实中医药法的具体举措。

在《目录》的研究、考证、编制过程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成立了涵盖中医临床、基础、文献及中药等学科专家的项目工作组,103种清代以前的代表性医籍10万余首方剂中进行古代经典名方遴选;《目录》主要包括编号、方名、原文(出处、处方、制法及用法)、剂型等内容,展示了古籍所记载方剂的基本信息和原创知识价值。按中医药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精品传承经典、疗效满足需求、价值驱动市场。以古代经典名方研发为契机,逐步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调动行业内外科技创新活力,突破中药质量瓶颈,促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高品质中药制剂研发,是新时期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也将为中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新动能,对于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增强中医药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

为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管理,规范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修订工作,增强中药饮片质量的可控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指出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成立省级饮片炮制规范修订工作委员会,统一负责方案设计和技术审核。

《指导原则》强调,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的修订应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坚持依法规范修订、坚持继承和保护地方特色、坚持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坚持科技创新和发展。

《指导原则》提出6项基本要求。一是修订省级饮片炮制规范,应对饮片的药材原植物(动物、矿物)品种,性状、产地、资源情况,产地加工方法,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及其研究进展,以及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毒性药材饮片的炮制规范修订,除应符合一般饮片的要求外,还应考察炮制工艺对饮片安全性的影响。

二是省级饮片炮制规范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其收载范围仅限于具有地方炮制特色和历史沿用的临床习用品种;不得收载未获得公认安全、有效性数据的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的科研产品,以及片剂、颗粒剂等常规按制剂管理的产品;对于饮片打粉,除确有公认的临床习用历史的品种之外,不应作为规格收载。

三是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的内容应根据本省对饮片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及质量控制所需制定。编排体例和正文部分一般可参照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饮片标准项目及格式。

四是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的书写规范要求可参照现行版《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技术规范》执行。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通则编码、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等,均参照《中国药典》规定执行。

五是研究过程中所有样品信息、原始记录、图片等资料及凭证样品、标本均应留样存档,保留备查。

六是对于国家公布《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保密品种目录》中收载的饮片炮制技术或重点品种,应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制度,其关键炮制技术和工艺参数在规范发布时应有所保留。

《指导原则》指出,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本行政区域内饮片生产、炮制加工、临床应用、分析检验、药品监管及相关领域专家,成立省级饮片炮制规范修订工作委员会,统一负责省级饮片炮制规范方案设计和技术审核工作。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的修订工作一般应按照品种遴选、样品收集、研究制定、技术审核、征求意见、发布实施等步骤有序开展。

《指导原则》还对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审核提出要求。少数民族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修订可参考该指导原则。

(四)陈竺等获颁舍贝里奖

413日,中国科学家陈竺和法国科学家安娜·德尚、于克·德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颁2018年舍贝里奖。

当天,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宣读了获奖者成就。瑞典王宫大总管斯万特·林德奎斯特随后向三位获奖者颁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早前宣布这三位科学家荣获舍贝里奖,以表彰他们“阐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理并开创革命性疗法”。

“曾经一种最为凶险的白血病,利用中西医学的智慧治好了,这为我们的精准医学提供了一个范例,”陈竺当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感到,中国的医学应该可以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中国肿瘤研究工作的肯定,”陈竺强调癌症治疗研究中团队合作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我和法国同行已经有了30多年的合作,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医学科学更加没有国界,因为它是造福人类的重要领域,它是一种和平的语言、一种发展和进步的语言。好奇心和责任意识相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原始驱动力。”

戈兰·汉松说,他非常高兴陈竺等三位荣获2018年舍贝里奖的科学家来斯德哥尔摩领奖,“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以这一重要奖项来表彰他们的贡献”。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说,陈竺教授发明治疗白血病的革命性方法,拯救了中国乃至世界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舍贝里奖是对他及两位法国科学家长期深入研究、携手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充分肯定,也是中国迈向科技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陈竺等人开创出可以不用化疗的新疗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综合治疗,90%的患者在接受此疗法后可治愈。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公报中说,这种疗法的疗效已被大量科学研究证实,在许多国家成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

瑞典企业家本特·舍贝里2016年捐献20亿瑞典克朗(约合2.5亿美元)创立舍贝里基金会,用于推动癌症、健康和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舍贝里基金会资助的舍贝里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每年奖金总规模为100万美元。

(五)6名中医药专家获中国药学发展奖

2017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颁奖大会425日在北京举行,王军志、孙连桂等24人获奖,其中郭兰萍等6名中医药研究专家获奖。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名誉理事长桑国卫院士,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院长李波,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张伟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郭兰萍研究员、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李剑副研究员获创新药物奖,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教授、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葛继荣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张岩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康主治医师获康辰骨质疏松医药研究奖。

(六)《中医堂(馆)服务基本要求》发布

414日,《中医堂(馆)服务基本要求》在陕西西安发布,同期召开中医药大健康论坛。

该项标准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相关单位组织5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3年调研走访,总结400多家中医堂(馆)发展情况制定而成。

标准从国医堂设置、人员配备、服务能力等方面对中医堂(馆)做出具体规定。该标准将用于指导世界中联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委会中医堂(馆)的运营管理和评价。

发布会上,《中医堂(馆)服务基本要求》课题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广芹对该项标准进行解读。中医药大健康论坛上,国医大师李佃贵、王世民分别做专题讲座。

(七)全国中医药教育管理工作会召开

328日,2018年全国中医药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研究部署了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和中医药工作要点要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意见。

会议提出,要认真抓好相关战略规划中人才任务的推进落实,做好规划中期评估;重点做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等工作,开创医教协同新局面;继续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向中医全科等紧缺专业倾斜;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强化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深入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着力推动中医药人才能力建设。

河北、江苏、浙江、陕西等地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相关负责人交流了工作经验。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部分中医药院校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回应鸿茅药酒事件,组织专家论证鸿茅药酒转为处方药

4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鸿茅药酒事件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

当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就鸿茅药酒有关事宜向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通知要求,请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成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公司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

20031125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通知》,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九)四川中医药条例修订成为首位立法计划

43-4日,2018年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座谈会在内江市召开。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通报了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并将《四川省中医药条例》修订工作作为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今年4部立(修)法计划的首位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由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实施。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全省中医药改革发展情况。该省通过实施兴医兴药并举,构建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联动、国内国际互动发展的新型模式,全省中医药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的新态势,中医药发展战略地位上升到了新高度。

下一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将以条例修订工作为重点,把条例做成具有鲜明四川特色、反映四川先进经验的一部综合性、全局性的中医药地方性法规,力争今年颁布实施。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方面拿出“四川方案”、给出“四川答案”,为四川省中医药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制保障,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助力健康四川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十)岐黄杯第九届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评出

43日,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岐黄杯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举行。

本次活动共收到论文333篇,最终专家评选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68名。获奖论文将在《中华中医药杂志》刊登。

会议邀请多名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博士生论坛上,参会博士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国际化等话题进行研讨。

活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华中医药杂志》社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承办。全国20多所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的师生参会。

 

 

 

二、兄弟院校

(一)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启“汉语—中国文化—中医”特色教学

数据显示,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生新生较去年同期增加22%,生源国家数量增加了7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5%

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国教院汉语教学中心立足学校特色,针对中医院校留学生专业学习中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将汉语教学与中医专业学习相结合,逐步开展了“零起点、多级次”基础汉语教学,“汉语+中医文化”特色汉语教学以及“中医+汉语”专业汉语教学,构建起语言预备阶段、中医预科阶段、中医本科低年级阶段及高年级阶段等模块衔接良好、相关知识完备的中医专业汉语课程系列。

为拓展与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国际学生视野,培养国际学生知华友华,汉语教学中心在传统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汉语—中国文化—中医”体验式语言文化教学体系。学院通过前期调查留学生关注的中国文化元素,甄选了包括中国传统饮食、中国民俗风情、中国书法、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代表中医文化的太极拳、五禽戏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主题,通过主题文化简介与动手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的课程导向,以兴趣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体验,增加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河南中医药大学200万元年薪招聘“仲景学者”

日前,河南中医药大学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仲景学者”工程和“学科特区”计划,面向海内外招聘一批高端优秀人才,其中对“仲景杰出学者”开出200万元年薪、500万元安家费和200平方米周转房的待遇。

“仲景杰出学者”的引进条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境)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对理工医科类人才给予5000万元科研启动费,人文社科类给予500万元科研启动费。

此外,本次还招聘“仲景领军学者”“仲景优秀学者”“仲景骨干学者”,年薪分别为15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并分别给予200万至60万元的安家费、16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的周转房以及200万到50万元不等的科研启动费。除“仲景骨干学者”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外,其他均无年龄限制。

据悉,此次主要引进的学科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

(三)湖南中医药大学将建中华本草文化园

329日,湖南省中华本草文化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举行。

中华本草文化园项目选址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云盖村,占地1500亩,拟建设一个集中医药教学、实践就业、文化推广、健康养老等于一体的中华本草文化主题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拟分为种植及加工区、养生区和文创区,其中种植及加工区占地1300亩、养生区占地90亩、文创区占地110亩。

(四)清华大学成立中药研究院

410日,清华大学中药研究院成立。中药研究院由清华大学药学院牵头发起。“我们希望能发挥清华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化优势,推动中医药发展。”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介绍,中药研究院将依托清华大学在药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优势,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

(五)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海外中医药文化展

日前,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的“岐黄博览——中国浙江中医药文化展”开幕式先后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和西班牙萨拉戈萨市举行。

本次中医药文化展为期1个月,通过中医药特色展品与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国外的中医爱好者、系统介绍了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医药历史贡献、中医药名人、中医药典故等内容以及浙派中医药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鲜明的特色。

开幕式结束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高宏作有关“针灸疗法的传播与应用”的专题讲座。展览活动还设有中医体验环节,到场的中外嘉宾及中医爱好者可以现场体验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

三、科研动态

(一)吉林大学学者发现人参皂苷人类靶点

日前,吉林大学金英花课题组成功发现了人参皂苷的人类靶点,为认证人参的抗肿瘤功效提供重要线索,并将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部分成果在世界权威科技期刊《自然》旗下开放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这是有关人参皂苷人类靶点的首次报道。

金英花是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金英花教授课题组开始对人参皂苷开展现代生物学研究,进行系统筛选人参皂苷人类靶点的工作。经过3年多的努力,发现了47个靶点,并通过现代生物学研究手段确认了9个与人类肿瘤直接相关的靶点。这一结果向人类提示人参用于开发抗肿瘤药物的可能性。

(二)“茯苓”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牵头的“茯苓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及产品研发”获科技部立项,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该项目总经费达6428.5万元,将打造以湖北英山县为核心的茯苓产业集群,培育茯苓产业龙头企业,建设覆盖大别山的茯苓产业带,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增加就业,助力脱贫;届时,将建立集成多学科力量和国内优势单位,涵盖茯苓种植、加工、研究、开发、生产的高水平学科联合攻关团队,建立茯苓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研发平台;建立湖北省茯苓技术创新中心。促进茯苓产业转型升级,保障茯苓中药材质量的稳定,促进茯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茯苓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新开发10个含茯苓药材的大健康产品并上市销售,为1万农户总计增收5000万元以上,带动茯苓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助力茯苓产品向精深发展,以此带动全国茯苓产业跨越发展。

(三)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全球发现细胞命运密码与小分子解码技术

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5年攻关,揭示了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方法,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20184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干细胞权威杂志《细胞·干细胞》上。

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用于再生新的组织和器官,为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提供个性化“种子”细胞,还可以帮助人类了解细胞“变身”的奥秘。各国科学家开辟了各种方法,有的具有潜在的致癌隐患,有的存在步骤多、时间长、效率低、机理不清楚等弱点。

裴端卿团队经过5年努力,开发出一套化学小分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只需要给细胞用两种不同的“药水”依次“洗澡”,便“返老还童”到多能的状态。这一过程是通过“药水”里的小分子先关闭体细胞染色质结构,然后开启多能性基因实现。该方案可以实现多种体细胞类型“返老还童”,包括在体外极难培养的肝细胞。裴端卿说:“由于没有引入外源基因,该方法操作简便、诱导条件均匀、所有成分明确、标准化,将为干细胞应用提供安全、高效的制备方法,并为开辟药物诱导细胞命运转变提供了新方向。”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谢欣表示,本研究使我国在化合物诱导多能干细胞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四)三种乳腺癌易感基因被发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团队发现了3种全新的乳腺癌易感基因,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肿瘤研究》杂志上。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确定了超过90个乳腺癌易感位点。在此次研究中,该院研究人员不仅重复验证了已知的乳腺癌易感位点,同时还鉴定出了两个全新的编码变体:C21orf58ZNF526,以及一个新的位于7q21.11的非编码变体,它们在控制乳腺癌细胞生长中具有功能性作用。这在全球范围内是一项突破性发现。该研究揭示了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新基因和位点,拓展了乳腺癌的复杂基因遗传学背景;同时在临床上,扩大了肿瘤基因筛查,尤其是针对汉族女性乳腺癌基因筛查的潜在基因选择范围。

(五)英国:骨关节炎遗传基因被找到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威康桑格研究所科学家对3万名骨关节炎患者和近30万名健康人士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9种遗传基因与该病有关;其中5种基因表达与正常基因明显不同;此外,对膝关节炎和髋关节炎的比较发现,这两个患病部位88%的遗传因素相同。随后,研究人员尝试对这9种基因与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之间进行关联,数据分析认为,糖尿病和肥胖与骨关节炎存在明显因果关系。

研究首席撰稿人、谢菲尔德大学埃莱夫塞里娅·齐格尼称,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在细胞组织模型中改变骨关节炎病人患处的基因表达。“本次研究是了解骨关节炎遗传因素的重要一步,它为骨关节炎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六)美国:两个人类基因与感染禽流感有关

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个科研团队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肺上皮细胞的机制与两个人类基因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影响这两个基因来开发抗病毒的新方法。

相关论文10日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学术刊物《细胞报告》上。研究人员说,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时,常通过肺上皮细胞入侵。为了筛查哪些基因与病毒感染机制有关,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制造出约1.9万个存在不同基因变异的肺上皮细胞,让它们接触H5N1病毒。

结果发现,名为SLC35A1的基因负责编码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病毒可利用这种受体在细胞表面“着陆”。如果把它敲除,病毒就失去了感染宿主的“抓手”。

另一个名为CIC的基因可调节免疫反应,它抑制细胞对外来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如果将它的功能关闭,免疫反应就会更强,有助于抵抗禽流感病毒。

四、海外资讯

(一)北美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成立

421日,北美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成立大会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该中心在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联合指导下,由加拿大华佗中医研究院、阿尔伯塔省针灸中医学院及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该中心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牌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加拿大推广基地。

(二)中德、中非大健康产业联盟成立

48-9日,第七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在京召开,会上分别成立中德大健康产业合作联盟和中非大健康产业合作联盟。

大会以“贡献中国智慧、促进世界健康”为主题,旨在向世界尤其是欧洲和非洲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世界健康产业的交流和发展。在会议大中医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围绕大中医新业态、量子科技与大中医健康产业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世界健康产业大会研究院同期成立,首任院长黄明达表示,研究院将依托世界健康产业大会,联合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搭建大健康全产业链供需合作、资源共享平台,为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谋求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世界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三)我国积极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中医药合作

413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承办的对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合作协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市召开。

中东欧国家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重要合作伙伴,中医药在双方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协作组单位已成功在海外开办多个中医中心,中医药服务在当地受到欢迎。会议讨论并初步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合作协作组章程》。会议透露,今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将通过开展“驻蓉外交官走进中医药”等活动为中医药多元化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外交部欧洲司相关领导,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12个协作组单位及四川省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参会。

(四)甘肃将与巴西开展中医药领域合作

418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尚裕良在兰州市会见来访的巴西中医药学会会长方芳、巴西联邦药物监督委员会委员保罗·瓦兰达等一行,并就进一步加强甘肃省和巴西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座谈。

座谈会指出,甘肃中医药资源丰富,中药材资源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具有良好对外开展中医药交流合作的区位优势和基础底蕴。巴西植物资源居世界首位,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传统医药在巴西当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甘肃与巴西在传统医药和植物药方面的合作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充分发挥甘肃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和巴西的植物药资源优势,在植物药及中药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促进甘肃与巴西的中医药产品贸易发展,推进中医药在巴西的立法进程,并为植物药及中药进入整个南美市场奠定基础。

甘肃将与巴西在中医药领域开展教育培训、人才交流、科学研究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并积极推动巴西岐黄中医药中心建设,推进《中国药典》的第一、四章和有关中成药部分的翻译工作,促进与巴西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巴方代表表示,巴西传统医药和中医药在当地十分受欢迎,中医、巴西传统医药、西医的互补共存,能够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巴西联邦药物监督委员会正在积极地推进中医药在巴西的立法工作,希望能够建立政府间的中医药交流合作机制,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在巴西的发展。

五、权威声音

“中西医的学术之争,根本上是不承认中医有自己的方法论,认为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唯一的。”

加拿大独立学者潘晓川认为发展针灸要坚持中医理论内涵,如果否认中医理论内涵,认为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唯一的,那所有的中医学术研究都将失去实质性意义。

“目前我国建成的中医药博物馆仍以小型馆为主,场所定位和功能性质也有模糊之处,主题不明确,特色不突出,信息不完整,功能不健全,鲜有游人驻足。”

中国中医科学院李爽姿研究员表示,亟待建座“国字号”中医药博物馆。一座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可以系统展示从古代传统中医药科技文化精华,还有到今天中医药科技文化在传承中的创新发展,这不仅是记录中医药发展历史,更是瞩望未来;不仅是推动中医药科学普及和弘扬、传播,更是以生动、鲜活、直观的形式介绍“中医药新知”。

“从大科学角度切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中医药精髓,这条路走得还不够,而这恰恰是清华的优势。”

清华大学首届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任德权认为,目前中医药研究离不开三个路线,一是沿中医药自身理论体系继承发展,即发展“纯中医”;二是在现代医学理论视角下研究中医药;三是从大科学角度切入,推动中医药自身现代化。

六、中医药文化

(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首个传统医药非遗标准

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技术规范》。该规范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首个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团体标准。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中医导引学经典,通过伸筋拔骨、吐故纳新、守中和合,达到强筋壮骨,固摄精气,濡养脏腑,涵养心性的效果。

2014年,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成为我国首个中医导引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该规范对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的定义、基本步态、手形及各导引势动作要领等进行规范,并根据“三因制宜”原则,对各类人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习练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有助于今后更为广泛的传习、应用。

规范的制定旨在推动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治未病和慢病康复中的应用,强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丰富中医健康管理干预技术理论与方法,提高慢性疾病人群的生活质量。

(二)《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出版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与周国琪教授联合主编的《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付梓出版。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将《黄帝内经》近百年来的研究成果及探索今后研究的方向或趋势作了全面展示。该书还在内经文化、内经与其他学科关系方面有所侧重,突破了既往《黄帝内经》研究偏重临床、理论、养生的局限,挖掘了《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的深层次学术价值。

(三)柳公绰《太医箴》的预防医学思想

柳公绰(763-832年),字宽,小字起之,唐朝书法家,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柳家塬)人。

柳公绰任吏部郎中时,见唐宪宗爱好武功之事并多次外出游猎,乃献上《太医箴》以讽谏宪宗。文曰:“天布寒暑,不私于人。品类既一,高卑以均。人谨好爱,能保其身。清静无瑕,辉光以新。寒暑满天地,浃肌肤于外;好爱在耳目,诱心知于内。端洁为堤,奔射犹败。气行无间,隙不在大。谓天高矣,氛蒙晦之;谓地厚矣,横流溃之。饮食资身,过则生患;衣服称德,侈则生慢。唯过与侈,心必随之。气与心流,疾乃伺之。畋游恣乐,流情荡志。驰骋劳形,叱吒伤气。不养其外,前脩所忌。人乘气生,嗜欲以萌。气离有患,气完则成。巧必丧真,智实诱情。医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心静乐行,体和道全。克施万物,以享亿年。圣人在上,各有攸处。臣司太医,敢告诸御。”

唐宪宗收到此谏后谓曰:“卿言气行无间,隙不在大,爱朕深者,当置之坐隅。”逾月,(柳公绰)拜御史中丞。

柳公绰以用医学理论和实践劝谏宪宗,从四时六气与人的关系阐述四时气候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是生命发展的规律,顺从这个规律,就能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运动发展;不能顺应四时,饮食无节,生活奢侈,情志上也随之发生变化。违逆自然之道,就会对身体产生灾害;顺从它,就不易生病而能益寿延年。

《太医箴》认为,人之元气,禀受于先天精气,赖于后天荣养而滋生,元气借三焦通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是生化动力的泉源。若元气、心神丧失,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太医箴》最后谓:“医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此外,即使现在有了疾病,除了积极治疗当前症状外,还要考虑其发展和预后,提出措施,从而防患于未然。

七、中医药产业

(一)4项中药进口关税将取消

根据国务院第4次常务会议决定,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公告,自201851日起,对部分药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

此次调整将取消28项药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含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中成药、中药酒(混合或非混合,治病或防病用已配定剂量或零售包装)、清凉油(混合或非混合,治病或防病用已配定剂量或零售包装)和其他中式成药(混合或非混合,治病或防病用已配定剂量或零售包装)。

(二)云南:杏林大观园中医文化展览馆开馆

近日,云南杏林大观园中医文化展览馆正式开馆。该馆以绘画、雕塑、文物等形式重现五千年中医理论、中医诊疗方法及中药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展览馆除可满足群众中医科普教育需求外,也可对专职中医师进行历史文化及理论的专业培训。

据悉,该馆将积极瞄准市场需求,着力打造“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在中医药健康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力争建成全省最大的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该馆包括展品收集和制作在内,共投资4620万元。

(三)湖北:设立投资基金助推中医药健康服务现代化

43日,由湖北省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共同参与、支持的湖北省首个中医药投资基金在武汉启动。该基金总规模达5亿元,旨在助推传统中医药健康服务向多方位、现代化方向迈进。

据了解,基金名为“武汉华方健民医潮投资基金”,将在连锁药店、中医诊疗服务、中药饮片、中药材资源、中医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仿制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医药大健康领域展开探索。

按照基金参与方公布的运作模式,湖北省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分别出资1亿元。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其余2亿元资金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面向社会公开募集。

(四)广东: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举办导学班

414-15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举办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导学班,旨在协助澳门中医生系统了解中国内地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帮助其拓宽执业区域及专业范畴,进一步提高澳门中医生的专业水平。

为期两日的导学班中,产业园邀请了具有资深备考和复习指导经验的专业师资团队,详细解读医考信息、报名流程与考试大纲,并结合“实践技能”与“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考试内容,通过组织“理论笔试”“技能实操”与“临床答辩”三场模拟考试,系统地帮助考生拟定学习计划,针对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与目标进行备考,从而强化考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参加此次培训的澳门中医生将有机会参与产业园在莫桑比克、葡萄牙、泰国等国家及地区举办的中医药国际培训交流项目,通过参与海外实习、临床带教、海外义诊等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上一条:2018年中医药信息第5期

下一条:2018年中医药信息第3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