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药信息第10期

时间:2020-11-09 08:13:39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20年第10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0年十一月八日

本 期 目 录

一、重大事件. 1

二、兄弟院校. 11

三、科研动态. 14

四、海外资讯. 18

五、权威声音. 19

六、中医药文化. 19

七、中医药产业. 24

一、重大事件

(一)第二届全国中药材产业大会召开

1016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药材产业大会在江西省樟树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出席会议,300多名中药领域代表,以政策为纲,群策群力,共商中药材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黄璐琦作题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用中国办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主题报告,回顾抗疫历程,展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显著作用,讲述新药研发经过与成果,鼓励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

19名专家学者围绕道地、生态、品牌为目标,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展开交流,深剖产业趋势,解读最新政策,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李莉全面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形势与机遇,对中药材生产地加工污染等发展瓶颈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果德安提出深入研究,浅出标准思路,从基础理论到实用科技多角度阐述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及其在标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研究员肖小河指出,在中医药迎来大好发展时机之际更要注重中药安全性问题,并以药源性肝损伤为例分析破解中药安全性难题之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郭兰萍结合中药材重金属、农残和二氧化硫限量3ISO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经验,探讨了中药材重金属、农残和二氧化硫残留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通过中药ISO标准的研制消除中药材国际贸易中因标准差异导致的贸易壁垒;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继永研究员就良种选育、保护、登记等问题进行报告交流,提出种苗产业化发展需实现产业化设计、企业化运营、规模化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研究员张小波指出,区域间的中药材是有差异的,按照这种差异性进行中药区划,因地制宜选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优质药材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并深入阐释了中药材生产统计数据和中药材生产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性;成都大学研究员张亚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戴好富、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张重义、皖西学院教授韩邦兴等与会专家还就雅连、奇楠、地黄、霍山石斛等中药材选育、栽培等多个环节进行个案分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大会还设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协作组成立大会”2个分会场。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会议全面总结中药材十三五产业发展情况,认真谋划中药材产业十四五的重点工作;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协作组成立大会讨论审议了协作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明确协作组工作方式、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同期举办了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委会成立大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吴海东,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戈,江西省宜春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南吉等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主持。

(二)第八届仲景论坛在南阳开幕

1017日,第八届仲景论坛在河南省南阳市开幕。本届论坛以仲景经方与新冠肺炎防治为主题,论坛上,国医大师石学敏张大宁唐祖宣中医药学者围绕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防治,总结仲景经方在新冠肺炎抗疫中的应用经验,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如何提升张仲景经方的学术带动力、文化辐射力、品牌影响力,使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发挥更大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发来贺信。

南阳市市长霍好胜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南阳市强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以张仲景健康城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后举办了十四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七届仲景论坛,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和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中医药工作跨入全国地级市前列。特别是在今年的抗疫斗争中,南阳市发挥中医药大市优势,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中医、中药全程参与救治,使用率100%,为夺取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中医药救治过程中秉承的分类施治、分段施治和一人一方等措施,充分展现了仲景学说辨证施治理论精髓,是对祖国医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张大宁表示,清肺排毒汤再次证明仲景经方方药协同宝贵思想可以为今所用。

本届论坛由南阳市人民政府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除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外,还有仲景经方论坛、仲景文化论坛等4个分论坛,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南阳市中医健康气功八段锦比赛。论坛旨在挖掘仲景经方精髓,加强仲景学术交流,丰富中医宝库的有效举措,对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三)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10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工作视频会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对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中医药相关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闫树江指出,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成效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检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细致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中医药工作。强化哨点作用,规范中医医院发热门诊设置和管理。树立底线思维,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各项要求。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做到应检尽检。提升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推动中医药积极参与卫生应急。

闫树江强调,要加强政治引领,确保认识到位,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切实落实完善各项防控举措。要强化制度保障,确保执行到位,严格执行院感防控各项制度,将标准预防理念贯穿到日常各项工作之中。要加强专项排查,确保整改到位,集中组织对辖区内中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定点中医医院和院感防控工作进行专项排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坚决杜绝因院感防控不到位引发院内聚集性疫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各部门、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局属管医院,以及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各级中医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同志等分别在主会场和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新闻发布暨工作部署会召开

10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广州召开《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新闻发布暨工作部署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郭兰峰,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兴瑞出席会议并先后讲话。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红军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主持。

余艳红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中医药高地建设是大湾区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和资源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今天正式发布,标志着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正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力提升大湾区健康水平、推进繁荣发展,有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更好走向世界。

余艳红强调,要认准目标、突出重点,乘势而上、起而行之,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的使命任务和有关要求,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立足禀赋、服务大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共享发展、服务民生的原则,构建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坚持融入大局、服务民生健康,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政策支持,着力先行先试、形成示范引领,加强对外开放、助力一带一路发展,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早日取得成效。

马兴瑞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中医药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制定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系列措施,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马兴瑞强调,制定建设方案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广东将把建设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扛起责任,加强与港澳合作,共同抓好建设方案落地实施。一是围绕打造医疗高地,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大力支持港澳中医医疗机构加入珠三角医疗体系,打造大湾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和高水平中医医院集群,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二是围绕打造创新高地,以建设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为重大抓手,推动三地中医药机构深化合作,大力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三是围绕打造人才高地,制定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加快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四是围绕打造产业高地,大力推进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加强三地中药标准互认,建好用好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平台,加快抢占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制高点。五是围绕打造国际化高地,联手港澳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助推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广东各市、各部门要切实吃透文件精神,强化政策支持、组织实施、政策宣传,有力有效落实各项措施,为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郭兰峰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贯彻落实建设方案进行工作部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局长李展润作发言,表示就落实建设方案港澳地区将积极开展有关工作,共同努力打造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监局、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广东省有关部门、大湾区九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青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青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实施方案》,聚焦中医药发展需求,选拔100名青年岐黄学者,支持其发挥专业优势深化研修学习,形成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方案》要求,申请人选应潜心中医药临床或科研一线工作,年龄在45周岁以下;坚持中医药临床工作或中医药科研工作,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及较高的研究水平,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时间不少于年度工作日的70%;中医药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成果较突出,或学术视野开阔,创新思维活跃;具有参与或组织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救治等重点临床工作经历,或有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重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经验;具有正高级职称,西部地区可放宽为副高级职称,港澳台地区人员可不作职称要求。

《方案》明确,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确定本省区不超过10名、其他推荐部门确定本单位不超过7名推荐人选名单并进行排序,在本地区(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

《方案》还明确了委托相关机构组织开展中医药经典理论、前沿科学知识等专题培训;支持跟随院士、国医大师等著名中医药专家开展学习与研究,或到相关机构担任访问学者,或到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专科、重点实验室等学习进修等支持内容。

根据《方案》,项目周期为3年,中央财政按照30万元/人的标准给予专项经费补助,主要用于参加专题培训、自主学习与选题研究、开展访学交流及进修等。

(六)2020年度中医药科普人物科普作品发布

日前, 中华中医药学会按照《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和年度科普作品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程序和要求,经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论证、公示等流程,遴选并发布2020年度中医药科普人物和年度中医药科普作品。

其中,中医药科普人物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为年度科普特别人物;《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专刊部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委、秘书长海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彬为年度基层科普人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韩学杰,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罗仁为年度科研科普人物。中医药科普作品4部,分别为《国医名师谈健康长寿之道》《二十四节气养生手账》《海派中医微视频》《松山医话系列》。

(七)入选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中医药人名单

赵克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王 醒 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朱佳清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

张 凯 安徽省东至县中医院原重症医学科主任、急诊科主任

余知依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贾新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郑福增 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

张继先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

陆定波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尹 斌 湖北省仙桃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

陈 萍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科护士长

石方蓉 湖北省中医院门诊片区护士长

张 军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柯 佳 湖北省中医院肺病科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谢永香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护士长

王夜明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吴 哲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潘和长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龚长志 湖北省黄冈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邹体强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

董志科 湖北省天门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一病区科主任

朱 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中医师

陈 平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汉洪 海南省中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主任中医师

任 毅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副主任

张传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雷根平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

羊赞措 青海省互助县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

李圆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心内四护士长、主管护师

(八)三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对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作出了规范。

《指南》明确,医养结合机构设置应当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并在民政部门进行养老机构备案。机构科室设置、设施设备配备应相应地符合《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要求。

《指南》规范医疗服务管理,对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护理服务管理、医疗康复服务管理、感染防控管理、病历管理等提出要求。指出应当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国家发布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分级护理管理制度,制定合理、规范的诊疗护理服务流程,建立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护理管理目标;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规,建立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及管理应当符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按照《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等行业标准,加强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指南》还分别在养老服务管理制度和养老服务质量管理两方面对养老服务管理进行规范。

(九)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会议召开

近日,第三届心血管病·南北交融: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会议暨2020全国中医院冠心病介入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直播期间共计传播约51万人次。

会上,总结活血化瘀祛痰研究的最新成果、弘扬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的专著《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证效验录》发布。在专题演讲环节,陈可冀院士、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张敏州教授等先后作主题报告。

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院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联合主办。

(十)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永久落户济南

1024日,第二届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出席会议,美国、英国等23个国家的行业专家线上参会。

开幕式上,济南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代表济南市接受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永久会址牌匾。

大会设解构现代中医药发展力”“互联网医院发展新势能”“智慧中医药的产业化道路”“全球中医药抗疫纪实四大板块,与会者就中医药传承创新、数字健康产业、中医药产业投融资等领域议题开展交流。

会上,世界中药(材)互联网交易中心、世界中药(材)质量检定中心、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亳州基地等中医药创新发展项目落地。

(十一)中华医道第二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学术会议举办

1024日,中华医道第二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学术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会议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联合主办。

本次会议以五行主题,进一步统一和深化对中医核心基本理论——五行学说的认识,厘清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脉络。会议邀请了海内外20余位中医界及跨学科领域学者,其中,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陈兆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宇鹏等专家,分别围绕五行求本”“中医五行学说与象思维”“以象思维破解中医理论中的五行之谜等话题,对五行理论进行阐述与分享。

会议学术成果正在进一步整理中,最终将通过丛书出版、纪录片拍摄、专访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

(十二)国务院新闻办就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介绍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于学军介绍,十三五期间,完善激发和释放活力的政策机制,中医药守正创新迈出新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等全面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全国现有中医机构6.5万多个,年诊疗量约11.6亿人次,中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人民健康。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蓝图和2035年发展远景,也将对全面深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系统谋划。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中医药是我们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优势和特色。多年以来,一直给老百姓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特别是在养生保健方面,更多人容易接受传统中医药的理论、方法。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在第一时间参与疫情救治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疫情防控中,在实际救治过程中,研制出很多好的药品,包括康复阶段患者的康复疗养方式方法。这再次凸显了我国中医药的传统优势,也再次提示我们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发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形成了共识,在制定的十三五还有下一步十四五规划中,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都是规划的重要部分和内容。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按照委领导指示和国家中医药局紧密沟通,下一步,也把中医药纳入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建设中,所以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于学军从7个方面介绍了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情况,包括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实施,共建共享水平逐渐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持续发力,健康扶贫成效显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加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完善激发和释放活力的政策机制,中医药守正创新迈出新步伐等。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从2015~2019年,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从1.38人增长到2.61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11张增长到6.3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22人增长到2.77人,注册护士数从2.37人增长到3.18人。近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同时,确定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3个主攻方向,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县医院纳入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组织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贫困县县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和边远地区。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累计分类救治贫困患者1900多万人,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此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40元提高到今年的74元,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4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化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实施职业病、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人群,2019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十三五期间,有序调整完善生育政策,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59.5%。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全面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开展五类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和康复试点工作。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达到4万多家,每年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10万、8.1‰10.7‰降至17.8/10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十三)全国中医类别管理人才培训班举办

1029~30日,2020年全国中医类别管理人才培训班在广东深圳举办。会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授与互动研讨。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宝安区及沙井街道有关领导、专家出席活动。

本次培训班聚焦新形势下中医药政策、专科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绩效考核等实际管理热点问题开展研讨,旨在提升医院品牌及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更好运用祖国医学造福人民,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培训班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沙井人民医院)承办。

二、兄弟院校

(一)湖北中医药大学举办中医疫病防治骨干培训班

日前,由湖北中医药大学举办的湖北省2020年中医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培训班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培训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现场直播的形式开展,线上直播最高热度达25.3万。

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吕文亮、国医大师梅国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综合处处长李涛、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学校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安长青、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谢沛霖和来自武汉市内31家有关医疗单位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护理等相关专业的150余名学员现场参加培训,87家武汉市外有关医疗单位的400余名骨干人才参加线上直播培训。

开班仪式后,专家分别从中医疫病理论、新冠病毒科技攻关与临床研究、新冠肺炎的防治与康复、中医医院急症急救队伍及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参训学员作专题授课。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以购代捐扶贫助农

1016日上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举办的脱贫攻坚成效展暨2020扶贫日主题活动中,来自该校定点扶贫县的农副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定点扶贫县。活动中,成都中医药大学搭建了盐源县、得荣县、特色扶贫产品、互联网+中药溯源道地放心产品4个展台。得荣县华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得荣县太阳魂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及盐源杨柳桥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参加展销。苹果干、树椒酱、糖心苹果、核桃油、凉茶、木耳、香菇等当地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受到师生喜爱。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说:因为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这几年的扶贫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这次活动是总结学校这几年的扶贫工作,同时把两个扶贫点的农副产品带到现场。师生可根据需要购买,达到以购代捐的目的。据了解,本次展销活动销售额接近2万元。

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统筹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430万元,实施人才支撑、健康支撑、基建支撑、产业支撑、动力支撑五支计划,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已高质量脱贫。2020年该校在帮扶点支持农户试种半野生虫草成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实现户均增收1346元,促进农户快速脱贫。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筹建的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20日揭牌

日前,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筹建的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20日揭牌,钟南山为该馆题馆名抗疫文献馆。该馆目前已整理防疫专题档案1132465件,收集大量珍贵实物档案615件,以及关于中医药防治瘟疫的古籍406册,其中清代、民国线装书158册。

今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启动了抗疫文献全球征集。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教授担任征集代言人,并率先捐赠了包括其最新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医案精选》等个人著作10种,共150册。仅4个月的时间,目前文献馆共采集到图书12103种,其中中文图书11936种,外文图书167种,期刊文献4815篇,古籍民国文献3460种,学位论文5704篇,视频381个,报道文献5369篇,专利文献1399篇,实物藏品286个。馆内藏品还包括:张忠德等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队)队员签名的防护服,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签名的旗帜,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援鄂期间写就的大量中医处方手稿、中医护理方案、护理记录等。

实物档案中还有一套特别的战地婚纱。疫情之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唐杏杏主动推迟婚礼、请缨援鄂,医疗队队员用隔离衣为她改制婚纱,举行线上婚礼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分管档案工作,她强调,疫情防控档案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真实记录,对工作查考研究、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要求对疫情防控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充分利用。

学校防疫档案馆由该校档案馆防疫档案专区和图书馆抗疫文献馆两部分组成,在以为前提的基础上,分别突出两项不同的功能:文书、图片、视频档案存放于档案馆,实物档案和部分文书文献档案在抗疫文献馆展出。抗疫文献馆还充分利用空间环境优势,展出了馆藏岭南抗疫古典医籍、李国桥教授与青蒿素研究推广、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从非典到新冠的坚守与担当等珍贵图片78幅。

张忠德表示,南粤之地由于地理气候原因,传染病多发,南粤历史相当一部分就是南粤人民同各种疫病斗争的历史。地处南粤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将全球抗疫的资料、史料加以保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希望通过建设抗疫文献馆,及时总结、挖掘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抗疫的成果,为今后中西医应对新发、突发疫病提供一个专业平台,不仅造福南粤人民,更造福全人类。

(四)专家汇聚山西中医药大学研讨傅山与中医药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山西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首届傅山学术与文化传承研讨会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专家学者围绕傅山与中医药探讨交流。

国医大师王世民开讲《傅青主医方方药纂解》,从傅山巧用桑叶,妙用使君子牵牛子切入,分析傅山独到的组方经验和用药特色。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顾漫作题为《傅山医书与明末清初医学风气的变迁》的报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主任、海派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室主任徐莲薇交流《傅青主女科学术思想拾萃》。

据悉,山西中医药大学成立傅山文化研究中心,下设傅山医学文献研究所、傅山医学教育研究所、傅山医学体系研究所、傅山人文思想研究所、傅山书画艺术研究所等。


三、科研动态


(一)国家药监局发布3个中药新药相关指导原则

10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3个指导原则的通告,3个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主要内容包括药材基原与药用部位、产地、种植养殖、采收与产地加工、包装与贮藏及质量标准等。基本原则为尊重中医药传统和特色、满足中药新药研究设计需要、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关注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药新药用饮片炮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般原则为遵循中医药理论、满足中药新药研究设计的需要、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以及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对炮制工艺、炮制用辅料、饮片标准、包装与贮藏等内容进行规定。

根据《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研究者应根据中药新药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药用物质的理化性质、制剂的特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并确定质量标准控制指标,还应结合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质量标准的内容,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水平,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明确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注册分类以及申报资料要求。

中药注册按照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等进行分类,前三类均属于中药新药。为加强对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将中药注册分类中的第三类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细分为“3.1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以下简称3.1类)“3.2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以下简称3.2类)3.2类包括未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和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加减化裁的中药复方制剂。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两类情形均应采用传统工艺制备,采用传统给药途径,功能主治以中医术语表述。对适用范围不作限定。药品批准文号采用专门格式:国药准字C+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

《要求》明确,3.1类的研制,应进行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3.2类的研制,除进行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外,还应对中药人用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并对药物临床价值进行评估。

注册申请人在完成上述研究后一次性直接提出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上市许可申请。对于3.1类,国家药监局不再审核发布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统一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药品上市许可审评程序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评。

(三)《医保药品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制剂统一编码规则和方法》印发

日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医保药品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制剂统一编码规则和方法》,加快推进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形成全国通用语言

《方法》明确,中药饮片编码分4个部分共10位。其中第1部分是中药饮片识别码,用1位大写英文字母“T”表示。第2部分是标准分类码,区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收录的中药饮片。第3部分是功效分类码,根据中药解表、清热、泻下等功效大类区分。第4部分是中药饮片名称码。在医疗机构制剂方面,医疗机构制剂编码分4个部分共16位。其中第1部分是医疗机构制剂识别码,用1位大写英文字母“J”表示。第2部分是行政区划代码,第3部分是定点医疗机构顺序码,第4部分是医疗机构制剂顺序码。

(四)两个中医药标准项目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

10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关于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授奖的决定》,揭晓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表彰名单,其中,两个中医药标准项目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包括1个一等奖。

根据名单,标准项目《中医药 中药编码系统 第1部分:中药编码规则》等9项标准获一等奖,主要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等单位完成。标准项目《中医药 三七药材》等13项标准获三等奖,主要由昆明理工大学、文山学院(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完成。

(五)《道地药材标准汇编》新书发布

1016日,在第51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开幕式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带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组织全国数十所科研、教学、监管、企业等单位共同起草的《道地药材标准汇编》在会上举办发布仪式,这也是我国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道地药材标准汇编。

道地思想形成源头始于秦汉时期成书、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道地药材与地域密不可分,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因此, 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逐步形成了固定产地的方法,即使用道地思想来控制药材的品质。

中药材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野生资源难以满足临床所需,多数道地药材逐步转为人工种养。目前道地药材存在资源无序开发、生产不规范、传统技术传承不足等情况,影响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急需开展道地药材的传承与保护,而标准化是其中的关键。

道地药材标准的制定突出的是临床长期应用优选,该系列标准的编制采取黄璐琦所提出的三代本草”“百年历史遴选原则,在系统梳理历代本草、医籍、方志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严谨的本草考证,并综合考虑品种选育、农业技术发展、可操作性,兼顾当前生产实际等因素,与时俱进,文献考证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对道地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等都做了详细的要求。首次将历代推崇且延续至今仍为临床所认可的150多种道地药材以标准的形式予以规范。20198月,该系列标准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审查,正式发布实施,并以汇编的形式出版。

在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一周年之际,《道地药材标准汇编》出版发行是推动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的重要举措,践行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将进一步推动道地药材的传承与保护,为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道地药材相关专家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吴海东、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戈等国家部委有关领导,江西省副省长孙菊生等江西省各部门、各市县领导,黄璐琦院士等人出席发布仪式,来自全国中药资源领域专家学者及中药相关企业300人参加发布仪式。

(六)《中药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试行)》发布

日前,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中药注册受理审查指南(试行)》,更好地指导中药注册申报和受理工作。

《指南》明确,中药临床试验申请/药品上市许可申请由药审中心受理,要求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的规定提交申报资料。申报资料的撰写应参考相关法规、技术要求及技术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

《指南》明确了申报事项审查要点,包括新增功能主治(或者适应症)要求、临床试验终止后重新申请、直接提出上市许可申请等。还明确了沟通交流审查要点、申请表审查要点、申报资料审查要点等形式审查要点。

四、海外资讯

(一)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这次治疗感受到了中医疗效

1014日电 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日前接受中国驻乌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各国应重视研究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并将其应用于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她本人将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823日季莫申科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且病情严重,24日晚接受呼吸机治疗。在中国驻乌使馆帮助下,季莫申科的医疗团队与中国中医专家取得联系。95日季莫申科服用了中国专家提供的中药后,体温开始下降,病情出现好转。服用数日后,911日季莫申科新冠核酸检测呈阴性,并于9月下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季莫申科说,通过这次治疗,她切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这些药物对她和家人的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她要真诚感谢中国大使馆和中医专家的无私帮助。

季莫申科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研究和发展中医药。千百年来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践,相关独特知识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财富。各国应当认真研究中医药并将其用于全人类的健康事业。

季莫申科在接受采访时还称赞中国的抗疫努力堪称世界典范。她说,武汉的抗疫壮举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医疗保障能力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季莫申科说,中国在抗疫过程中的公开、透明以及和全世界分享经验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在自身疫情得到控制后,为多国提供抗疫援助,这样的举动令人难忘。

季莫申科说,中国的抗疫援助让乌克兰人民真切感受到了朋友般的温暖。在当前全世界疫情依旧肆虐的艰难时刻,各国只有团结一致,人类社会才有延续生存、迎来繁荣的可能。

五、权威声音

“要坚持守正创新,既汲取传统中医学的精华,又坚持现代科学理念持续创新,精制产品、打响品牌,擦亮江西中医药的金字招牌,持续做优做强做大中医药产业。”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关键时刻,全国中医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时推广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有效方药,推动中医药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全过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必将在国内外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

“‘十四五’期间,要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中医药健康扶贫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要把中医药健康扶贫当前工作重点和长远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切实加强贫困地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支援医院要认真落实帮扶计划任务,积极帮助受援医院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

六、中医药文化

(一)第十三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举办

102日上午,第十三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二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以下简称文化节)在北京地坛公园开幕,本届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健康服务为主题,通过线下实地展览与线上中医药主题展的形式,推出十百千万特色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医文化

活动首次发布了北京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地图中医服务云平台,该平台囊括北京市16个区县所有中医类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包括39家二级以上中医和中西医医疗服务机构,170家中医健康养老示范机构以及300余家具有中医服务能力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百姓实现便捷就医。

开幕式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指出,地坛文化节一向以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健康生活为核心,通过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药自我保健技能和展示中医药健康服务链条,提升市民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运用水平。此次活动将运用线上云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医药文化节,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智慧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让中医药融入百姓生活。

活动现场邀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清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等抗疫先进个人代表分享战疫经历和体会,展现中医药领域医护工作者舍生为民的感人故事。开幕式上,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北京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正式启动建设。

北京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东城)是本届文化节一大亮点。该馆位于地坛公园的养生文化园内,是全市16区建设的32个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的第001号馆。开幕式上,该馆正式开馆并同步推出本草小象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线上微信小程序,可以在馆内体验到中西医检测、健康管理、文化科普等互动体验,能够为群众提供科学、权威、综合、便捷的中医药健康生活指导服务。

本届文化节推出十百千万特色活动,即十大活动亮点、百支团队下基层、千所机构齐参与、百万粉丝关注。文化节主展区设在地坛公园东西主干道和银杏大道两侧,以图片、展板、现场介绍、互动体验等方式分为七大板块,分别包括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展、中医药疫情防控成果展、首都中医健康扶贫成果展、北京中医健康养老示范工程成果展、中医健康与数字文化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果展、国家综改试验区成果展。线上的中医云展平台实现虚拟现实(VR)展示、互动看展等在线功能,推出中医药学术、文化、抗疫、扶贫、服务等线上主题展,网友可以随时随地点击浏览。

本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期间,东城区卫生健康系统依托名中医身边工程项目,组织超过百支名医团队开展中医药下基层健康咨询服务活动,将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二)成都市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培训线上开班

1012日,由四川省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中医管理局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承办的成都市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培训在线上直播开班。该培训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成都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临床医师与中医医学文化科普人才的双师型人才培养,促进地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学院组织筹备了本次培训教学内容,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李继明以破冰中医文化为题带来了首场专家讲座。全市151名有志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中医药行业中青年骨干参训。

参训学员表示,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者,将心怀继承中医,发展中医,创新中医之情, 学习中医,运用中医,传播中医。

(三)广东省惠州市印发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日前,广东省惠州市印发《惠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将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通过小手拉大手,促进中医药文化进家庭,营造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文化氛围。到2022年,全市建设10个以上中小学校中医药宣教实践基地,惠州市中小学校园中医药科普率达到98%以上,打造5所以上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小学校,培育1所以上中小学校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方案》明确,修订发布《惠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保健指引》,修订再版《惠州民间草药志》,编撰《罗浮山民间验方集》,设计制作中医药养生动漫作品《罗浮医侣传奇》,购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读本等,遴选一批中医药经典文献,作为惠州市中小学校常规中医药文化宣教活动资料。制作并发布中医药文化相关系列解读视频、授课视频等,作为校园中医药宣教辅助资料。将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中小学体育活动内容。制作中医药文化宣传栏,作为校园中医药文化宣传载体。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自主创作新颖、独特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资料,鼓励对资料设计进行专利保护。

《方案》要求,市、县(区)教育局负责督促所辖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校医、科学(生物)教师等进行中医药文化专题培训。各中小学校由分管宣教的副校长负责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在本校落实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负责指导工作开展,并联络1名执业中医师担任中医活动顾问,定期指导学校中医药宣教工作。鼓励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中医师参与附近中小学校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

根据《方案》,首批确定博罗县罗浮山葛洪博物馆等和各县区中医药文化宣传主题公园为惠州市中医药宣教实践基地,建立健全对外开放管理制度,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团体公益性开放。

《方案》提出,建立中医药文化宣教体系。在小学一至五年级、初中一至二年级和高中一至二年级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宣传推广《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惠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保健指引》《惠州民间草药志》和中医药经典等读本,讲授中医药基础知识、传统起居保健、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养生保健知识。

定期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安排中医药讲座和实践活动,一学期不低于5次,宣教采用视频、解说、互动、标本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0202021年度所有年级均使用相同的资料。在第二课堂安排中医药选修课,组织学习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待疫情稳定后,学校可邀请中医药相关专家开设中医药大讲堂活动。此外,每次课后布置中医药相关家庭作业,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所在家庭学习中医药,普及中医药知识。

据悉,20202021学年,惠州市首批遴选30间中小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学期末将安排一次调查,了解学生掌握中医药素养情况,收集师生对活动体系的意见和建议等。2021年秋季推广至全市中小学校。20212022年进一步修订和调整,逐步形成小学中低年级讲故事,小学中高年级读经典;初中生打基础;高中生重实践的宣教体系,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提供借鉴,助力广东省创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各中小学校可结合语文课外阅读,开展中医药文献经典诵读活动;可结合体育课内容,开展共舞太极拳活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建设校园中草药园圃,开展识别中草药等户外活动;可结合宣传教育主题周内容,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宣传周活动。

(四)《中医文化蓝皮书(2020)》发布

1031日,《中医文化蓝皮书——中国中医药文化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提出,通过调研发现,中医药参与抗疫取得良好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医药学术形象。

中医文化蓝皮书(2020)》以中医药抗疫为主题,包括“2020年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观察与分析”“2020年互联网视域下中医药口碑观察与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医科研发展方向的影响等系列中医药抗疫报告,记录了中医药人抗疫事迹与实战体会,梳理了中医药参与抗疫的过程、取得的优秀临床疗效和不断增强的社会影响力,分析了中医药抗疫成功背后的文化力量,反映了民众对中医药认知态度的积极转变。《中医文化蓝皮书》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毛嘉陵介绍,课题组从众多抗疫信息中选择重要事件和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按照防控决策与组织实施、疫情认知与解决方案、临床诊疗与疗效评价、临床科研与药品研发、援鄂勇士与抗疫行程、国际合作与援助海外等进行分类记录,基于此撰写了“2020年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观察与分析

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课题组在部分省市开展了中西医优势互补就医选择网上随机问卷调研。截至20205月,被调查者中,有95.40%认为中医药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1.50%认为中医药具有科学性,28%改变了之前不认可中医的态度。毛嘉陵表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中医药在取得抗疫成功的同时,也正在重塑形象和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有助于民众深入了解中西医的临床优势,理性进行就医选择。

《中医文化蓝皮书(2020)》提到2020年中医药抗疫实现的 “5个首次:首次大范围有组织实施早期干预、首次全面管理一个医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区、首次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提出后抗疫时代中医药发展的5大战略思路:重树文化自信,重塑医学形象,重估临床疗效,重构话语平台,重建生存环境。

发布会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金匮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

(五)《中医药文化(英文)》新刊发布

中医药文化(英文)》新刊发布暨国际发展研讨会1029日在上海召开。《中医药文化(英文)》(《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于2014年推出试行刊,2018年国际创刊,此次在国内正式创刊。该刊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担任主编。

据介绍,作为全球唯一的中医药人文领域英文学术期刊,该刊旨在从文化源头全面解读中医药学,向世界展示中医药学深厚人文内涵,打造中医国际话语权,增进中医药学与世界多元医学文化的互动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医杂志社社长刘国正等专家围绕中医药国际化、科技期刊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平台作用发挥等方面作了交流研讨。

七、中医药产业

(一)江西省中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集中对接活动举行

日前,江西省中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集中对接活动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副省长孙菊生出席活动并讲话。

孙菊生表示,要抢抓机遇、敢创敢干,依靠提振精气神,努力实现江西省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破解产业发展堵点、难点、痛点,扶持企业发展。各中医药企业要放眼未来,拼搏奋进,加快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满足新需求。职能部门和企业要携手共进,攻坚克难,加强中医药产业链对接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集中对接会按照政府搭台、企业自愿原则,为中药制造业产业、中药材种养业、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机构搭建中药企业与中药材种养企业、中医医疗机构的供需对接平台。

(二)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黄璐琦院士一行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黄璐琦院士带领扶贫专家组成员、片区组长和成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等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极度贫困村,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开发贫困县之一,为云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这里自然生态环境好,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中药资源。黄璐琦曾多次到维西县指导当地农民开展中药材种植。

李铁梅是生活在维西县塔城镇戈登村的贫困户。6年前,李铁梅在黄璐琦的帮扶指导下开展中药材种植工作。如今,她已经从一名贫困户成为当地的中药种植大户,更带动1300多名贫困户加入种植。

此次黄璐琦带领专家组再次来到维西县,在田野和山林里解说道地药材及生态种植技术,帮助当地药材经济发展寻找新方向,推广成熟的中药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扶贫必扶智。根据《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关于构建技术培训平台要求,黄璐琦一行还先后在云南维西县、湖南新晃县、广西兴安县开展了远程线上培训,提升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线上培训为同心本草系列直播课程之一。同心本草系列直播课程是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培训的重要部分,面向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户和部分有志于从事中药材种植方面的广大农牧民开展,旨在把现有在线的农民学员逐步培养成某一味药或者几味药的种植能手,进而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当地中药产业的发展。

在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向家地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种植黄精。但受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影响,村民收入参差不齐。黄璐琦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曾建国教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校奇等在双节期间前往向家地村的黄精种植基地,开展了户外线上培训。就黄精市场、黄精生态种植,道地药材优势等问题对黄精种植户进行了近2小时的讲解培训。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黄璐琦建议,当地党委政府结合当前乡村发展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际,强化政策引导和规划布局,建立支持中药材生态种植的保障机制,补齐制约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发展短板。

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与中国健康好乡村组委会联合,在当地政府和企业家的支持下,拟在100个极度贫困村建设同心本草园,支持中药企业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作为原料药材供应基地,在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车间,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在家乡就地就近就业。

兴安县桐子坪村由于生产条件差、交通闭塞、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一部分村民生产和生活非常困难。该县境内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资源种类丰富,由于该县缺乏规模化生产意识,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少,中药材产业尚未形成。为从最深处拔掉穷根,黄璐琦院士一行前往当地,将中药材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指导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解决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之间矛盾。

双节假期的贫困山区,扶贫专家组同心诠释着中医药人助力脱贫攻坚的决心。

 

 

 

 

上一条:2020年中医药信息第11期

下一条:2020年中医药信息第9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