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药信息第3期

时间:2015-06-11 08:47:38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3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二一五年六月五日

本 期 目 录

一、医药政策……………………………………………………2

二、兄弟院校……………………………………………………5

三、科研成果……………………………………………………8

四、海外资讯……………………………………………………13

五、重大事件……………………………………………………18

六、中医药文化…………………………………………………29

一、医药政策

(一)江西将培育10家中医护理工作示范医院

江西省日前提出开展中医护理示范单位建设工作,成立中医药护理质控小组,培育10家制度完善、中医护理特色明显、人员配置合理、护理专科建设完善、大力推行单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对辖区至全省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中医医院,并以此为抓手,建立中医护理管理和质量评价机制。

该省要求各设区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把中医护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纳入2015年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探索与建立中医护理技术、中医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制定和提高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并将其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畴;探索建立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专业技术职务考评标准;加大对中医护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在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对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和中医护理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二)《中医文化蓝皮书》首发

《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版)》5月8日发布,这是国内首次以年度报告形式,发布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的最新数据,分析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现状,反映最前沿中医药文化新思潮,预测中医药文化发展新趋势。

蓝皮书分1篇总报告和13篇子报告,涉及北京市和全国中医药发展、中医医疗服务、人才教育、中医养生、服务贸易等十余个方面。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传播重点研究室主任毛嘉陵担任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对外交流中心、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健康报等机构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

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校园调研中,有73.6%的北京中小学生看过中医,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对中医药治疗手段的认识多限于汤药(图1),了解中医以“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或亲自体验为主要渠道(图2),31.8%的同学表示乐意用养生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

专家认为,让中医药以主流教育体系出现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将中医药文化资源课程化转化中教师团队的培养建设,是“授之以渔”的可行办法。专家分析,这种探索与实践目前在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独树一帜,系统化教师团队建设是推动中医药资源课程化转化的有效途径。

将中医药基础知识融入各学科中,是切实可行的推广途径。比如,语文、历史、生物、政治、体育等课程都可以融合中医药基础知识。语文教材中可选取《黄帝内经》等一些名医古籍经典中的精彩内容;历史课中将医学史和医学典籍的内容穿插进去,介绍历史时代的医学发展和经典著作;体育课中可增加太极、八段锦有等运动。

数据表明,对于当前风靡各大电视频道的中医养生保健节目,累计有97.0%的受访者有过观看经历,其中“有养生节目必看”的受访者比例达到31.5%。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养生节目必看”的选择比例逐渐上升,其中60岁~80岁的对应选择比例达到78.6%,老年人成为电视中医养生节目的主要受众群。

专家提出,丰富多样的电视养生节目一方面增加了公众对中医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中医知识起到推广和普及作用;但也因所讲知识的科学性难于充分考证,个别节目内容真假难辨等问题,给观众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北京市受访者中29%经常选择中医诊疗,67.8%偶尔选择中医诊疗,仅有3.2%表示从不选择看中医。这个数据虽然显示,经常选择中医诊疗的人群还不够高,但却提示了中医药文化宣传的重点目标是67.8%这部分人群。(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三)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峰会举办

5月9日,作为第七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峰会在京举行,来自政策、资本、实业的代表进行三方对话。与会代表一致认可将中医药作为一种事业来建设,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种行业来管理,以产业化来推动中医药乃至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

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市民政局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中医药健康产业、医养结合等方面政策。北大医信、瑞康医药集团网络医院、凯利药业等机构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健康服务市场与信息化市场分析、互联网思维模式的院前急救平台搭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之路等,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会议现场,资方与实业还进行了部分项目的对接。(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四)王国强访问科摩罗表扬广东抗疟团队

应非洲国家科摩罗联盟副总统兼卫生部长穆哈吉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于今年4月4~6日,访问了科摩罗。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广州中医药大学抗疟小组及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公司代表等来自广东的企事业单位代表陪同访问。

4月5日,王国强拜会了科摩罗总统伊吉利卢。伊吉利卢表示,中国科研人员在科摩罗实施抗疟项目数月后就突显成效,8年来成果稳定,使科摩罗人民基本摆脱了疟疾的折磨。伊吉利卢为该项目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曾在不同场合向非洲各国元首对项目成果进行介绍,分享该抗疟项目经验。伊吉利卢因此还获得了非洲联盟颁发的疟疾突出成就奖。

在科期间,王国强和穆哈吉共同出席了中科合作快速清除疟疾项目研讨会。王国强代表中国政府祝贺中科抗疟团队在清除疟疾工作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中科共同推进这一典范惠民工程表示高度赞赏。王国强表扬了广东参加项目的全体技术人员发扬大爱无疆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运用中国原创的青蒿素复方和快速控制疟疾先进技术,促进了科摩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非洲抗疟是中国中医药海外发展的一个缩影。王国强在出席此前的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表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我国将积极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的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目标。目前,中医已传播到世界上171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与外国政府、地区组织签订了83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医已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南非等29个国家和地区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认,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院校,专门用于培训中医人才。(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五)世界中联养生专委会成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5月23日在京成立,大会推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马烈光任会长,聘请养生专家、中医学者朱鹤亭为名誉会长。

世界中联主席佘靖表示,该专委会为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养生保健相关领域医疗机构、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平台。她希望养生专委会发挥联结各国养生专业同行的纽带作用,推动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动员组织专委会成员和有关专家参与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生规范,为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发布和推广提供技术平台。

马烈光介绍,专委会计划举办国际性养生交流大会,创办专业养生杂志,在全世界范围内开设养生国医馆,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向世界推广中医养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敏如,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梁繁荣,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等出席。

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世界中联养生专委会、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重庆山水都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腾冲县人民政府签署了中医药养生合作框架协议。(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六)2015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工作会召开

5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规划财务司组织召开2015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工作会,部署今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苏钢强指出,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各项目承担单位应将行业专项研究的成果与国家相关的规划紧密结合,推进中医药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提出,做好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论证;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防病治病能力;坚持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中医药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会议对做好2015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学习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有关政策,了解新常态下科研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经费预算,确保项目经费用在刀刃上;各项目承担单位应统筹协调本项目各协作单位,尽快编制完善项目任务书,召开项目实施优化会和启动会,做好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实施工作。会上,还对2015年行业科研专项预算执行与项目经费管理进一步明确了要求。(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七)世界中联与乌克兰签署中医药合作备忘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日前与乌克兰东方医学协会签署《关于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与谅解备忘录》,今后,双方将就中医药教育、培训及中医药科研、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备忘录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姜再增与乌克兰东方医学协会主席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在乌克兰驻华大使馆签署,乌克兰驻华大使馆参赞夏光,一等秘书杰尼修克·伊戈尔见证了签约仪式。(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兄弟院校

(一)山东高校中医药协同创新获突破

山东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的《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抗菌抗病毒基础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成果近日在济南通过了专家鉴定。

鉴定认为,经1660例临床疗效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特别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有效率达90%以上,为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山东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牵头建设。经过近3年联合研发,抗菌抗病毒谱与作用机理研究、临床疗效观察等结果证实,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呼吸道感染类疾病常见细菌和病毒、手足口病致病病毒柯萨奇B3及EV71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专家认为,该研究项目选题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符合中医药理论,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中成药的深度开发、中药大品种培育研究有较强的示范价值。(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二)甘肃中医专家在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开课

5月5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派遣的2名中医专家已开始在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开展为期6周的教学和义诊活动。期间,他们将对当地各医疗机构的27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文化和针灸、推拿适宜技术等培训。

根据甘肃与乌克兰国立医科大学的合作协议,双方联合于2013年10月在乌克兰挂牌成立“岐黄中医学院”,还将共享教育及科研资料,互换研修人员,共同合作出版科研成果,联合创办科学期刊等。

2013年12月,14名乌克兰医生来甘肃学习中医,期间自发到庆阳、平凉体验甘肃中医旅游;2014年3月,乌克兰国立医科大学选派的11名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在甘肃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医学习。(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首届留学生中医大赛

历时1个月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留学生首届中医汉语大赛日前落下帷幕。11个国家近80名留学生参加比赛,内容包括中国文化、中医药知识和才艺表演等方面。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根据选手对汉语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划分为高级组和初级组两个组别。来自俄罗斯、加拿大、韩国、蒙古、马里、莫桑比克、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近80名留学生踊跃参与。各位选手在赛前需要用汉语进行两分钟的自我介绍,随后用汉语回答有关中国的人文、地理、历史和中医中药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进行才艺展示,留学生们各自表演了毛笔书法、水墨绘画、茶道表演、武术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才艺。(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四)陕西中医药大学校董会成立

5月24日,陕西中医药大学校董会成立。大会讨论并通过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校董会章程》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单位和董事成员建议名单》,选举产生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鬲向前当选顾问;张学文当选名誉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当选主席,陕西省中医医院等38个单位当选常务董事单位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出版社等68个单位当选董事单位。

校董会主席刘保延在讲话中指出,校董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陕西中医药大学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全新阶段,为学校与董事单位资源共享、合作发展搭建了平台。他表示,董事会全体同仁将秉承校董会宗旨,履行好《陕西中医药大学董事会章程》,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发展献计出力。(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五)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教发函[2015]66号)。学校自2015年6月2日起正式启用新校名。

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泸州医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起先后开始联合培养博士和中医师承博士,2003年获学历教育留学生招生资格,2010年获准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真诚感谢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的指导、关心和支持。学校将一如既往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医科大学,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六)任应秋百年诞辰纪念会举办

5月28日,任应秋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旨在追思、缅怀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表达对他人格的景仰和学术的敬畏,传承和发扬任应秋对中医学事业的忠诚以及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精神。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党委书记吴建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佘靖、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等共同为任应秋铜像揭幕,成为校内树立的第一座以当代中医大师为原型的校园铜像雕塑。

王国强说,纪念任老,就要学习他的精神、继承他的事业。一是铭记他关于整理中医典籍的殷切嘱托,做好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二是继承他求本溯源的治学精神,做好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三是弘扬他“文以载道”的教育理念,做好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四是学习他包容四海的广阔胸怀,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推广工作。

任应秋名家研究室历经3年半整理修订了《任应秋医学全集》,全书共600余万字。研究室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等赠送了系列丛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国医大师路志正、孙光荣,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所教授李经纬、余瀛鳌以及来自英、法、美等国家著名专家和海外弟子出席。(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三、科研成果

(一)九型人格研究与中医五态人格跨学科合作

5月23日~24日,国际中华九型人格研究与应用高端论坛召开,旨在建立研究九型人格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与现代心理学、中医五态人格学相结合进行跨学科、多视野的学界合作研究,进一步建立了中国本土化心理学体系。

会上,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九型人格研究与应用分会举行了成立仪式,青岛育仁医院院长王耀堂当选国际中华九型人格应用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李建明、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杜文东,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五态人格学术带头人杨秋莉等担任顾问。杨秋莉还就成立中医五态、九型人格课题组做了报告。

本届论坛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育仁医院等联合举办。(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二)3D打印技术助手术精准省时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专家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一位左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跟骨模型,并进行模拟手术及钛板预处理,随后在实际操作中只花费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例复杂的跟骨骨折手术,不但节省了手术时间,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创伤。

5月初,55岁的老张从工地架子上掉了下来,随后被送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拍片检查发现,老张的左侧跟骨粉碎性骨折,错位明显。对于这种粉碎程度的跟骨,传统手术需要切开、复位、调试钛板、测量螺钉长度、安装钛板……整个手术没有2个小时无法做完。同时,因为跟骨粉碎严重,并存在严重压缩变形,术后感染和畸形的发生率较高。

实施过3D肘关节置换术的手足外科副主任医师梁海东了解老张的病情后,决定应用目前先进的3D打印技术,为老张进行手术设计。治疗团队将患者受伤的跟骨进行CT扫描,将数据传输到3D打印设备,按照11的比例打印出完全相同的高分子材料模型。通过3D重建的同比例模型,就可以预先在体外对粉碎的跟骨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同时,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医用钛板、钛钉等置入物都是按一定规格批量生产的,医生要依靠经验在手术中选择或现场进行打磨,而3D打印技术可以帮助提前实现“私人订制”。

5月18日,跟骨骨折复位手术在该院顺利进行。该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童致虹和梁海东在术中快速复位粉碎的跟骨,安装测量好的钛板,一切均与术前预想的一致,老张安全、平稳地接受了手术。(摘自《健康报》)

(三)四医大口腔医院发现牙髓炎相关炎性复合体

牙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病因是由于致龋细菌侵入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引发髓腔内炎性感染,导致牙齿肿痛难忍,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生活中,人们很难有效预防牙髓炎症的发生。

近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倪龙兴教授、蒋文凯、吕海鹏、王海婧博士和英国卡迪夫大学宋冰教授经过多年研究,首次发现了影响牙髓炎症的LRP3/caspase-1炎性复合体,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著名期刊《细胞和组织研究》上,作为重要研究论文进行发布。

该研究首次从临床标本中发现了牙髓成纤维细胞内NLRP3/caspase-1炎症复合体的存在,阐明了炎症复合体的表达分布,提出炎症复合体可能在牙髓抵抗外界致龋细菌入侵、参与机体固有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一定作用。文章初步明确了NLRP3/caspase-1炎症复合体在炎症发生时的激活方式和信号通路,针对临床转化医学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推进了牙髓炎症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程。(摘自《健康报》)

(四)上海科学家研发新型载体减少肿瘤药物毒副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施剑林研究团队研发的“空心结构介孔氧化硅颗粒”(HMSNs),实现了改良运送药物载体的突破。这一成果在18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对肿瘤患者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要么开发新药,要么改良运送药物的载体。

该研究团队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李永生教授说,药物输运系统(DDS)是克服以上传统裸药给药缺陷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DDS就是将药物包埋或装载于载体材料结构中,通过控制其药物释放速率、特异性的病灶靶向输运等方式,达到平抑药物浓度波动、提高病灶区药物浓度和药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克服耐药性,从而达到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寻找这样的输运载体,正是施剑林团队的任务。

所谓“靶向输运”,也即将药物装在载体内,可以把药物运送到指定的地方释放,而在运送过程中药物不会出来危害健康的细胞与组织。

化疗药物产生毒副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化疗的时候,没有病变的细胞也被药物给伤害了。同时,传统的裸药给药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药效低、药物浓度波动大、全身毒副作用大及容易产生耐药性等严重问题。

药物输运体系中传统的载体材料包括有机脂质体、高分子胶束或微乳液滴等,这些材料均存在化学和生物稳定性低、尺寸不易控制等问题。

施剑林团队采用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空心结构介孔氧化硅颗粒”,这种材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该项目对载体进行了空心化设计,使之具有了更高的药物装载量。

但这种材料也面临一个难题:实现静脉注射、并具有高药物载量的可控制备和药物输运控制。

施剑林团队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三个方面的重要科学发现,成功解决了难题。(摘自《健康报》)

(五)生物工程角膜或将替代人体捐献角膜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了生物工程角膜的注册证书,这个产品将为患者提供角膜的替代品。在全球范围内,这是首枚高科技生物工程角膜产品。

也就是说,未来,角膜病患者或将通过这个产品替代人体捐献角膜。长期以来,角膜病患者都面临人体捐献角膜不足的困境。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在全球,角膜盲患者有6000万名,我国则有400多万名,每年新增10万名。目前,国内眼库角膜供体奇缺,一膜难求,国内一些能做角膜移植的医院大都“等米下锅”。

生物工程角膜获批,或将改变这种困境。

据介绍,生物工程角膜由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公司是我国第一个生物工程再生医学产品研发的高科技医学企业,多次承担863、973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这个产品的研发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

据该公司研发团队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金岩介绍,生物工程角膜是有异质生物角膜,经过专业工艺处理,去除了角膜中的细胞、杂蛋白、多糖等抗原,保留天然角膜基质结构,可与原有人眼组织快速融为一体。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注册证,这个产品取材于猪眼角膜,适用于用药无效的尚未穿孔角膜溃疡的治疗,以及角膜穿孔的临时性覆盖。

武汉协和医院近50名患者参加了这个生物工程角膜的移植临床试验。按照武汉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的说法,这些患者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术后随访复查显示,生物工程角膜清晰透明,与原来的正常角膜结构高度融合。

2013年9月29日,北京同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河南眼科中心等多家医院知名眼科医生聚集深圳,对生物工程角膜临床试验进行总结。临床数据显示,生物工程角膜移植的有效率达到94.5%,接近人体角膜。

国内知名眼科专家、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教授邹留河参与了生物工程角膜的临床试验,在他看来,这种角膜的最大优势是融合性好,脱细胞角膜基质与人眼生理组织自然融为一体。而目前国内外的眼角膜产品,大部分以硅胶等为材料,排异反应明显。

中国再生医学集团总裁邵政康告诉记者,当务之急是提升眼科医生的角膜移植手术水平,扩大医师队伍。集团将筹建医师培训基地,着力进行组织器官制造的研发。(摘自《健康报》)

(六)中外科学家揭示人类干细胞衰老机理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实验室、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等机构的中外科学家,首次揭示了异染色质的高级结构失序是人类干细胞衰老的驱动力之一,为延缓衰老和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据统计,2050年时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年龄将超过60岁,人口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衰老是人类疾病最大的危险因子,但因人类衰老过程漫长且复杂,转化医学研究一直面临巨大挑战。

当前的衰老理论认为,衰老主要源于细胞内不断聚集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刘光慧等科学家却从成年早衰症入手——这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WRN基因(编码一种DNA修复/解旋酶)的突变所致。患者表现为在青春期就提前衰老,并伴发多种老年疾病。

“建立人类成年早衰症的干细胞模型,使衰老研究变得简单。”刘光慧在受访时说,研究人员提出“组织干细胞的加速衰老(耗竭)可能是人类早衰症的病因”这一科学假设,通过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使人间充质干细胞(MSC)中的WRN基因发生纯合缺失突变,在实验室“制造”出人类早衰症特异的MSC。

科学家发现,具有成年早衰症特征的干细胞表现出生长速度减慢、DNA损伤反应加剧、分泌大量炎性因子等衰老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WRN的缺失会导致异染色质稳定性降低,诱发细胞衰老。

刘光慧表示,通过比较健康老年人和年轻人体内分离的MSC,也提示异染色质的重塑可能是正常细胞衰老的驱动力之一。“而过量表达HPLα蛋白质能抑制细胞加速衰老,这为未来干预人类干细胞的衰老提供了可能的分子靶标。”

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在美国《科学》杂志。业界认为,研究首次揭示了WRN基因在表现遗传调控方面的全新功能,首次确立了染色质高级结构的改变在驱动人类细胞衰老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为实现延缓或逆转细胞衰老奠定了理论基础,还将激起企业家在研制抗衰老药物的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刘光慧团队已先后利用干细胞技术发展了儿童早衰症、帕金森氏症、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等一系列人类衰老性疾病和罕见病的医学研究。(摘自《健康报》)

(七)天大研发成功最新版智能中医综合诊断系统

近日,在天津大学精仪学院中医工程实验室,科研人员展示了他们研发的一套最新版智能中医综合诊断系统,该系统可模拟中医医师对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并可根据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开出“建议处方”以及针对个人的健康养生攻略,堪称智能中医“大白”。它还采用了“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其诊断信息可便捷地与医院联网共享,同时设计了手机端APP应用,每个人通过手机也可实现初步的“望闻问切”,在云端获取健康预警。

专家数据库自动开处方

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是很多国内科研工作者的目标,天津大学精仪学院中医工程实验室的师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望闻问切”四诊中最难实现是“切诊”(脉象诊断),据实验室主任、副教授王学民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们就尝试着对中医脉象诊断进行工程化分析,经过10年努力,他们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家合作,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中医“脉图”标准,将中医脉象以类似心电图的形式来呈现,并逐渐获得全国中医专家的认同。一晃又过去了十几年,天大精仪学院中医工程实验室刚刚研发成功的最新版系统真正实现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王学民介绍,最新版系统包括中医脉象诊断系统、中医望闻问诊系统、体质辨识系统、养生调理系统以及医用经典处方系统五大模块,其中脉象诊断系统通过模拟中医医师按压手法实时采集脉象信息,并可依据各项特征参数对28类脉象进行自动分析判断;望闻问诊系统通过中医舌面象仪、精密传感器、电子问卷等收集客观数字化的诊断信息;体质辨识系统综合运用四诊信息,辨别患者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发病倾向、环境适应力等;中医养生调理系统再结合以上信息给出个性化的养生调理方案。最后通过医用经典处方系统,由专家数据库自动开出“建议处方”供医生参考。

用手机APP可在家四诊

最新版智能中医综合诊断系统还有一项重要突破,就是采用了“互联网+”理念与技术。王学民表示,智能中医综合诊断系统采集的患者信息可在医院内联网共享,中西医之间亦可互相参照,从而更好地为诊断病情服务。同时,他们还设计了手机端APP应用,通过手机摄像头、麦克风、线上问答以及配套的“脉象腕带”,使个人在家中就可便捷地实现初步的“望闻问切”四诊,相关信息上传至云端进行专家库自动分析处理并把结果实时反馈给客户端,为个人提供健康预警和个性化的养生攻略。更重要的是,通过手机端信息采集形成的个人健康数据库,将为进行治疗的患者提供关键信息。(摘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

四、海外资讯

(一)美英科学家研究发现:改变饮食习惯可防大肠癌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改变饮食习惯仅仅约两周时间,大肠癌风险就会出现明显变化。如果大量摄取纤维质,少吃点蛋白质、脂肪,大肠癌风险就会下降。反之,若吃很多肉、脂肪,纤维质摄取量偏低,大肠癌风险就会在短时间快速增加。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通讯》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该研究结果再次证实,高纤维饮食可以明显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而肠道细菌在大肠癌病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方饮食中蛋白质摄取量往往很高,纤维质摄取量偏低,因此西方人患大肠癌比率日益增加。与此相比,非洲人平均摄取较多纤维质,脂肪、蛋白质摄取量则较少。

为了探究饮食和肠道细菌对大肠癌的潜在作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以20名非裔美国人、20名南非乡下居民为研究对象,请这两组人互换饮食模式,持续两周。在研究前后,研究人员为这些人进行大肠镜检查,并测量生化指标,以评估其大肠癌风险。

研究刚开始时,约半数美国人有大肠息肉,非洲人则没有大肠息肉问题。大肠息肉是一种异常组织,虽然无害,却可能演变成癌症。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两周改变饮食习惯后,美国人的大肠发炎反应明显趋缓,癌症风险指数也逐渐下降。与此相比,非洲人改成西方饮食两周后,癌症风险指数就会快速飙升。

研究人员指出,从该研究结果看,多摄取纤维质的确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风险。不过,这并不是新发现,较使人感到惊讶的是,改变饮食习惯后,只有短短两周时间,大肠癌风险指数就会出现剧烈变化。(摘自《健康报》)

(二)日研究发现细胞膜张力控制细胞运动

日本神户大学5日发表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在生物体内的运动受到细胞膜张力的控制,并且确认一种能感知膜张力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传感器的作用。

这一成果首次在分子级别弄清了膜张力与细胞运动的关系,将有助于尽早发现癌症并预防癌细胞转移。

构成身体的细胞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其运动会受到适当控制。例如,一个受精卵边增殖边分化发育为成熟个体的过程中,细胞的运动受到高度控制,这样细胞就被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但如果控制细胞运动的机制崩溃,就会出现类似癌细胞转移这样的细胞运动。因此,弄清细胞运动的控制机制对于遏制恶性肿瘤非常重要。

神户大学生物信号研究中心教授伊藤俊树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猴子和人类癌细胞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位于细胞膜内的蛋白质FBP17如果感知细胞膜张力减弱,就会集中到张力减弱的部位,而这种蛋白质具有使细胞膜弯曲的性质,能将细胞膜向细胞内部拉伸,进而决定了细胞的运动方向。

研究人员尝试降低猴子和人类癌细胞内FBP17蛋白质的浓度,结果癌细胞的运动随之停了下来,但是添加FBP17蛋白质以后,癌细胞又重新开始运动。不过,如果添加的FBP17蛋白质被人为改造失去了使细胞膜弯曲的能力,癌细胞就不会恢复运动。

伊藤俊树等人表示,这项研究显示FBP17蛋白质对细胞运动不可或缺,他们推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膜张力存在差异。如能根据这一线索深入研究,就有可能根据膜张力的强弱来及早发现癌症,或者实现对细胞运动的抑制,从而防止癌细胞转移。(摘自《健康报》)

(三)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甲状腺癌发病机制

日本秋田大学日前发表公报称,该校教授佐佐木雄彦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两个特定基因丧失功能会导致甲状腺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

研究小组发现,一个称为INPP4B的基因也能够分解PIP3。他们培育出PTEN和INPP4B两个基因都缺损的实验鼠,发现其甲状腺中的PIP3出现异常蓄积,所有实验鼠都患上了能够转移的恶性甲状腺癌;而且随着PIP3蓄积量的增加,癌细胞也随之增加。PIP3量少的时候,由PTEN基因发挥作用,多的时候则INPP4B基因也发挥作用,两种基因合作防止PIP3异常蓄积。在发生癌变的过程中,先是PTEN基因丧失功能,由INPP4B基因负责分解PIP3,但最终该基因也丧失了功能,导致甲状腺癌。

佐佐木雄彦指出:“此前一直不清楚甲状腺癌缓慢发展的原因,此次研究显示甲状腺癌并非只涉及一个基因,而是与两个基因的异常有关。通过药物激活INPP4B基因的作用,就有可能控制甲状腺癌。”(摘自《健康报》)

(四)中美科学家发现帕金森氏症潜在疗法

中美研究人员12日说,他们弄清楚了为什么这种蛋白会造成过量的神经炎症反应从而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一种小分子抑制剂有潜力作为治疗该病的备选药物。

这项成果当天发表在美国《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研究负责人之一、清华大学教授尹航在与美国乔治敦大学凯茜·马圭尔-蔡司教授研究组的合作研究中,发现阿尔法-突触核蛋白积聚物会与免疫细胞表面一种叫做TLR1/2的蛋白结合,引发免疫细胞出现长期炎症反应。而过量的炎症反应,尤其是慢性炎症,会引发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尹航解释说,TLR蛋白原本的作用是保护人体,通过激活炎症反应清除入侵的细菌或病毒。而阿尔法-突触核蛋白的积聚被机体误认为是类似于病原体的危险信号,因而会导致炎症反应过度。

尹航研究组还开发出一种小分子抑制剂,在试验中被证实可有效阻断阿尔法-突触核蛋白积聚物引发的炎症反应。目前,他们正在与工业界合作,以期把该抑制剂作为抗炎症备选药物推入药物研发阶段。(摘自《健康报》)

(五)科学家揭示中药抗疟机理有望开发新一代抗疟药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20日说,他们破解了传统中药常山的抗疟机理,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疟药。

这项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中药常山是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在中国用于治疗疟疾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但其毒性较大,临床应用受限。

负责研究的哈佛大学助理教授拉尔夫·马齐切克告诉新华社记者,常山可能是最古老的抗疟药,基于常山活性成分常山碱开发的一些合成化合物如常山酮的抗疟效果与青蒿素一样好,但人们并不清楚其作用原理,也不了解怎样减轻它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对其进一步利用。

为此,马齐切克领衔的研究小组分析了两种对常山碱有着高度耐药性的疟原虫的基因组序列,结果发现,这两种疟原虫中唯一的共同变异是一个编码脯氨酰tRNA合成酶的基因。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个合成酶就是常山碱的药物标靶,是常山碱遏制疟原虫感染的关键所在。研究人员就此开发出一种名为halofuginol的化合物,并利用它治疗感染疟疾的小鼠。结果显示,该化合物有效减少了疟原虫感染,接受治疗的小鼠没出现副作用。(摘自《健康报》)

(六)新方法有助找到特定干细胞修复受损心脏

英国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成功通过一种特定蛋白质找到能修复实验室小鼠受损心脏的干细胞,这项技术有望在再生医学领域提高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此前研究显示,从心脏中分离出来的干细胞有助修复因心脏病突发受损的心脏,但研究人员一直不确定哪种干细胞最有疗效。

来自帝国理工学院和英国心脏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上报告说,他们发现那些具有心脏修复功能的干细胞表面都有一种被称为“PDGFR alpha”的蛋白质,以它为标记物就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那些合适使用的干细胞。

研究人员说,实验中,他们利用上述方法找到特定的干细胞,进行培养后注射入小鼠受损的心脏中,经过12周,这些小鼠心脏中大部分受损肌肉都得到修复,从而避免心脏衰竭。

研究人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通过这种新方法,寻找适用于人类心脏的干细胞,从而开发出相关的再生医学疗法,治疗心脏衰竭。

共同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心脏基金会研究人员迈克尔·施耐德说,未来除了可以利用这类干细胞注射来开展治疗,还能从这些细胞中提取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加以利用。(摘自《健康报》)

(七)美研究显示:未来十年内肥胖将成癌症“罪魁”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来10年内,肥胖将取代吸烟,成为人类患癌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分析的一项研究显示,超重女性罹患子宫癌的几率比体重正常者高6倍。此外,肥胖还会增加癌症患者的死亡风险。另一项研究中,在乳腺癌确诊的情况下,身宽体胖的患者死亡几率比不肥胖者高75%。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超重会引起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肿瘤生长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建议,对癌症患者而言,除手术和化疗外,饮食和锻炼也应纳入“标准疗法”中。(摘自《健康报》)

(八)加拿大发明仿生镜片10秒内可恢复视力

近日,加拿大一家科技公司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种高科技仿生镜片。研究人员表示,戴上仿生镜片后,只要短短10秒钟,就可以让视力快速恢复,而原先不良的视力不但能够被矫正,还能比1.0的视力好出两倍。

报道称,加拿大Ocumetics科技公司执行长韦伯斥资300多万美金,与研究团队耗费8年时间,终于开发出“Ocumetics仿生镜片”。根据该公司网站介绍,只要使用者戴上仿生镜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在10秒内仿生镜片就会在眼球上扩散开来,马上矫正视力,整个安装过程只要8分钟,佩戴者眼球不会感到疼痛和刺激。

韦伯表示,使用者安装仿生镜片后,不但能矫正视力,视力还会比普通人好很多。他说,仿生镜片的技术非常安全,不会对眼睛产生副作用,同时也不会有闪光或是夜盲的问题,但仅限年龄超过25岁以上的成年人使用,因为超过这个年纪的人眼睛结构才是完全成熟的。

目前韦伯已经在权威眼科医师会议上向大家公开了这门顶尖技术,在加拿大及其他国家政府认可仿生镜片的技术前,将会先进行动物实验,再对视力不佳的病患进行测试,最快将在2017年正式出现在市面上。(摘自《健康报》)

(九)科学家发现新“痛觉基因”有望带来缓解疼痛新方法

最近,一个由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识别出一种新基因PRDM12,对痛觉神经的产生和形成至关重要,可作为药物标靶,有助于开发出缓解疼痛的新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据每日科学网25日报道,痛觉是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预警机制,能警告生物环境中的危险和潜在的组织伤害。有很少数人天生不会感到疼痛,但他们时刻处在危险中,会积累大量身体损害而不自知,往往导致寿命变短。人们也不希望感受过度疼痛或慢性疼痛,现有的缓解疼痛措施并不理想。

研究小组利用详细的基因组地图,分析了亚洲和欧洲11个有先天性痛觉缺失(CIP)症状的家族的基因构成,找到了这种症状的原因是PRDM12基因变异。PRDM蛋白是一个表观遗传调节子家族,控制着神经分化和神经形成。该基因与染色质修改有关,其功能就像开关,能打开或关闭基因(称为表观遗传影响)。研究人员识别出CIP患者PRDM12基因10种不同的纯合变异,所有变异都阻碍了基因功能。受CIP影响的家族成员携带该基因变异的两套副本,如果他们只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一套副本,就不受CIP影响。

研究人员观察了CIP患者的神经组织,结果发现他们的痛觉神经缺失。从这种疾病的临床特征推测,CIP患者在胚胎发育期间,在形成痛觉神经元时出现了障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小鼠和青蛙模型,并结合人体诱导产生干细胞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该研究共同负责人、剑桥大学医学研究所教授杰夫·伍兹指出,对自我保护来说,感受疼痛的能力至关重要,而人们对痛觉缺失的了解还很少。他说:“在开发新的疼痛疗法上,这两方面同等重要——如果我们知道了痛觉背后的机制,就有可能控制并减少不必要的疼痛。”

迄今为止,PRDM12基因是人们发现的与痛觉缺失有关的第五个基因,以往发现的2个基因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止痛药,目前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PRDM12基因也可作为缓解疼痛的药物标靶。研究人员表示,希望新基因在药物开发中能成为优秀候选。(摘自《健康报》)

(十)中老年人面部皮肤细胞约四分之一含癌症突变

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健康中老年人的面部皮肤细胞中,有约四分之一携带至少一个癌症相关突变。但不用担心,它们不太可能真的发展成皮肤癌。

由英国桑格研究所领衔的这项研究分析了年龄介于55岁至73岁的4个人的皮肤样本,这些人接受了常规手术切除遮挡视线的多余眼睑皮肤。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这些皮肤样本中每平方厘米都含有100多个癌症相关突变。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突变大多是一种常见而且可治疗的皮肤癌——鳞状细胞癌的突变,并非罕见且致命的恶性皮肤癌——黑色素瘤的突变。含有这些突变的细胞还形成克隆的细胞团,它们可长到正常细胞克隆的两倍大。

负责研究的桑格研究所的彼得·坎贝尔博士表示,这项研究使科学家得以“窥视细胞发生癌变的第一步”,但目前仍不清楚这些细胞还要经历多少步骤才发展成癌症。(摘自《健康报》)

五、重大事件

(一)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市场培育,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为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分基本和非基本中医药健康服务,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政策引导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中医为体,弘扬特色。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快科技转化,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能力大幅提升。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基本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基本适应全社会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丰富和发展服务技术。

——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研发、制造与流通规模不断壮大。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和相关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和产品。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环境优化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基本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支持。

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类规范和标准,推进各类机构根据规范和标准提供服务,形成针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指南(服务包)。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丰富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开展药膳食疗。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产品。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高水平、个性化、便捷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宣传引导,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更全面地认识健康,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加快制定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相关规范及标准。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保险以及各类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通过中医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等方式,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指导健康体检机构规范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业务。

专栏1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建设项目

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

在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健康体检,提供规范的中医健康干预服务。

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

建立健康管理组织与中医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机制,在社区开展试点,形成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个人多种形式的协调互动。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建设

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人员、技术、服务、产品等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建立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范和推进中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传统中医诊所。

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转变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推进多种方法综合干预,推动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健康维护,发展治未病、康复等服务。支持中医医院输出管理、技术、标准和服务产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鼓励县级中医医院探索开展县乡一体化服务,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

专栏2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建设

建立由国家、区域和基层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三个层次构成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优化诊疗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发挥技术辐射作用。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规范中医诊疗设备配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中医类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针对部分基层常见病种,推广实施中药验方,规范中药饮片的使用和管理。

非营利性民营中医医院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肛肠、骨伤、妇科、儿科等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发展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

民族医药特色健康服务发展

支持发展民族医特色专科。支持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上藏、蒙、维、傣、朝、壮、哈萨克等民族自治地方设置本民族医医院。规范发展民族医药健康服务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应用。

(三)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各地根据康复服务资源配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院,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

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规范。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与社区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康复技术,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就近享有规范、便捷、有效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专栏3 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建设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加强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中医医院康复科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伤康复中心、民政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康复服务。

(四)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

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专栏4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项目

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

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包括: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机构,以改建转型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建为主,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创新老年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研究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发展养老服务新业态;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型人才,依托院校、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家政护理人员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

(五)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依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开展健康教育。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医孔子学院等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名胜古迹、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药膳食疗馆等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支持举办代表性强、发展潜力大、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展览和会议。

专栏5 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项目

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加强中医药文化全媒体传播与监管评估。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依托现有公园设施,引入中医药健康理念,推出一批融健康养生知识普及、养生保健体验、健康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

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工程

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通过中医药科普宣传周、主题文化节、知识技能竞赛、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队伍,深入研究、挖掘、创作中医药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

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六)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

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鼓励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通过对接研发与使用需求,加强产学研医深度协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扩大中药材种植和贸易。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中药材优良品种筛选和无公害规范种植,健全中药材行业规范,加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保护,建设中药材追溯系统,打造精品中药材。开展中药资源出口贸易状况监测与调查,保护重要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开展第三方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认证、评估等服务,培育和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认证、医疗管理服务认证等服务评价模式,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和成果转化服务。发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作用,探索发展中医药电子商务。

专栏6 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重点项目

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研发创新平台,促进产品的研发及转化。

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发

加强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保健食品研发,重点研发中医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中医体检系统、经络健康辨识仪等中医健康辨识、干预设备;探索发展用于中医诊疗的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

第三方平台建设

扶持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评估及相应的咨询服务机构,开展质量检测、服务认证、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支持中医药技术转移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化建设

提供中药资源和中药材市场动态监测信息。

(七)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

吸引境外来华消费。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中医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或外宾服务部,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多样化服务模式,为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全面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整合中医药科研优势资源,为境外机构提供科研外包服务。

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扶持优秀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等中医药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培育一批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中医药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中医药院校赴境外办学。鼓励援外项目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相结合。

专栏7 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

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

扶持一批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一批特色突出、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创建若干个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等服务贸易,开发国际市场。

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遴选可持续发展项目,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影响力。

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区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东盟(10+1)、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为平台,在边境地区建设民族医药产业区,提升民族医医疗、保健、健康旅游、服务贸易等服务能力,提高民族医药及相关产品研发、制造能力。

三、完善政策

(一)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对于社会资本举办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传统中医诊所、门诊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只提供经核准的传统中医诊疗服务的传统中医诊所。

(二)加强用地保障。各地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统筹考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需要,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用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安排土地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的发展需求。按相关规定配置中医药健康服务场所和设施。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对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可根据规定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对不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三)加大投融资引导力度。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统筹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发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新增项目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中医药企业通过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融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扶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发展股权投资企业。加大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外汇管理支持力度,促进海关通关便利化。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

(四)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可以按规定获得财政补助,其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可由同级政府给予支持。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引导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对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摆在重要位置,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医药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制定本规划实施方案,会同各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文化、卫生计生、旅游等部门要各司其职,扎实推动落实本规划。各地区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细化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组织,通过行政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适宜行业组织行使的职责委托或转移给行业组织,强化服务监管。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咨询、标准制定、行业自律、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标准和监管。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规范和标准制修订工作。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领域,制定并落实服务承诺、公约、规范。建立标准网上公告制度,发挥标准在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管机制,推行属地化管理,重点监管服务质量,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引导行业自律。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引入认证制度,通过发展规范化、专业化的第三方认证,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应用,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专栏8 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化项目

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制定

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人员、服务、技术产品标准,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国际化进程。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公告制度,加强监测信息定期报告、评价和发布。

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应用推广

依托中医药机构,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应用推广。发挥中医药学术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药标准应用推广培训,推动中医药标准的有效实施。

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设

制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统计方式和统计体系,完善统计信息报送和发布机制。

(四)加快人才培养。推动高校设立健康管理等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设置,逐步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相关职业(工种)。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着力培养中医临床紧缺人才和中医养生保健等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规范并加快培养具有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探索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科普宣传、中医药服务贸易等复合型人才,促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与落实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紧密衔接。

改革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方式,推动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接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具体工作,建立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在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专栏9 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建设项目

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

依托现有中医药教育资源,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教育培训,培养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领域领军(后备)人才、骨干人才和师资。

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建设

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型人才岗位设置,制定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培训职业技能标准,加强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培训,推动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接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具体工作。

(五)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办专门的节目栏目和版面,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弘扬大医精诚理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人员,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坚持科学精神,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以中医药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虚假宣传中药、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违法违规行为。(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二)国医大师程莘农逝世

首届国医大师,针灸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名誉院长程莘农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5月9日在珠海不幸逝世,享年94岁。

程莘农1921年生于江苏淮安,1936年拜著名中医温病专家陆慕韩为师,学习内科和妇科,1939年独立挂牌应诊。1976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后到针灸研究所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担任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他提出针灸理法方穴术辨治理念、六阴经有原论、八脉交会统一论等学术观点,创立“一窍开百窍法”“通调四关法”“八穴镇痛法”及“程氏三才针法”等。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确立了“缘理辨证、据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的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程莘农是中国针灸教育培训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培养了大批针灸界后起之秀,多年来为国内外众多的针灸医生进行针灸培训和继续教育。著有《中国针灸学概要》,他主编的《中国针灸学》至今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针灸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他撰写了《难经语译》(初稿)、《难经概述》等,对针灸辨证施治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发表了《八会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有关‘五腧’的几个问题》等论文。在针灸临床、教学、科研以及国际合作与传播方面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堪称中医针灸大家。(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三)国医大师郭子光逝世

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医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郭子光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17日21时04分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3岁。

郭子光毕生从事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贡献颇丰。他不断创新中医理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经方证为“病理反应层次”学说、“三因鼎立”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新体系”。他始终致力于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在全国率先开掘中医康复学科领域,提出创立“现代中医康复学”的框架构想。临床主张“病证结合”,提出“临证八步骤”等临证要诀,极大地丰富了中医临床理论。(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四)国医大师王琦高邮工作室成立

5月9日,国医大师王琦高邮工作室在江苏省高邮市中医医院成立,该院闫勤、蒋茂剑两位中医师正式拜入王琦门下学习。

王琦籍贯高邮,曾在高邮行医,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回到家乡设立工作室并收徒,是江苏中医药发展多年来坚持“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和加速中医药人才培养“请进来、走出去”的新举措。下一步,该省将继续大力实施“三名战略”,做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医药服务。(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六、中医药文化

(一)食药两用话薤白

薤白,又名苦藠,蔬菜类植物,俗称小蒜。薤白为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叶细长,开紫色小花,嫩叶也可食用。成熟的薤白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薤白生长期10个月,其味微苦,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凉拌、泡制、煲汤,尤以煲汤更鲜美,深得食客青睐。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薤白“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又,《本草纲目》载:薤白“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安胎。温补助阳道”。此既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经常食用薤白可调理、疏导气机,可使行气通顺,调节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平衡。

薤白具有清热、消暑、降燥、开胃、健脾、排毒、养颜之功效,是春夏季食用佳品。薤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盐类,具有健脾开胃、延缓衰老、防癌等功效。

薤白的吃法很多种。鲜品切片或切成丝炒肉,味道独特,而更多的还是用来腌制。个大色白的可按各人喜好腌成酸、甜、辣等口味,不但色泽晶莹鲜亮,而且馨香沁人,令人闻而生津不止;品质稍差的则拌入辣椒剁碎腌成薤白辣子,都是开胃佐餐顺气的佳品。(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二)中国的针灸外交:无心插柳柳成荫

美国1972年8月14日出版的《新闻周刊》的封面是一位脸上扎满银针的美女照片,标题为:“针灸大全”。 经过一个记者,两位科学家和四位美国医生,以及一个总统代表团的推动,此时美国针灸热已经走向高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自豪,外交技巧也灵活多变。人们熟知的有“乒乓外交”“熊猫外交”,甚至“茅台外交”。针灸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更广泛的后续国际影响。

在70年代特定国际背景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多年,各自宣传自己的制度优势,两边的民众没有直接接触和比较,几十年舆论之战不分伯仲。当资本主义客人首次来到社会主义中国访问时,主人要做的自然是向客人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当年有计划地对外宣传针灸和针刺麻醉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将针刺麻醉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还有意地将针灸作为一种外交手段用来吸引西方人的注意,以便建立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

中国人深知,对来自科技发达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客人来讲,大部分中国现代科技成果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针刺麻醉手术的现场表演的确能让美国客人震惊和心动,让客人们感到东方文化的神秘。在诸多“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中,也只有针刺麻醉最具有中国特色。此技术源于古老的中国针灸术,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做背景,传统针刺能同现代西方医学结合使用,实属中国人独创发明。针刺麻醉通俗易懂,立竿见影,适合演示,足以吸引西方人的眼球,是最合适不过的“宣传品”了。此技术在当时并不是刚刚发明,而是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医院的多种手术中取得成功,累计病例很多,只是出于“保密”考虑,中国从未对外正式公布。

1971年7月18日新华社发正式向全世界公布“中国针刺麻醉成功”,这一天成为中国现代针灸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载入史册。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阑尾炎手术后的针灸治疗。历史的事件竟然如此巧合,就像是预先计划好了的一样,其中有没有刻意的安排,尚不得而知。

赖斯顿在北京因病住院期间,周总理专程到协和医院探望了他。第一次见面,周总理就对他提到了针灸,说针灸会帮助他康复。周总理一直对中西医结合成果十分关心,曾多次亲自过问针刺针麻研究。由此可见,周总理对赖斯顿接受针灸治疗和对针灸有兴趣的情况十分了解,中国的针灸外交此时无疑已经开始了。

中国的“针灸外交”不但震撼了西方客人,也引起了海外华裔人士的极大兴趣。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是最早应邀访华的美国华裔科学家之一。他于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就到了中国,被安排到各地参观访问。杨振宁博士回到美国后,在他任教的大学发表了题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讲演。很明显,讲演中有关针灸麻醉的内容最精彩,不时赢得听众的阵阵掌声。同时期,还有台湾留美学生访华,也参观了针刺麻醉手术。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外宾”都适合参观针刺麻醉,中国外事部门在实践中也有过教训。1971年10月,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基辛格再次来到北京。中方为准备接待尼克松夫人取得经验,特意请基辛格随行的两位年轻女秘书参观了针刺麻醉。可是,当两位姑娘看到医生把银针插入病人的穴位并用劲地捻动时,其中一位当场晕倒。后面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尼克松访华时,其夫人没有同其他人一道参观针刺麻醉。

相比之下,赖斯顿夫人萨莉的却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女士,她曾在手术室参观过针麻开胸手术,还当场拍照记录手术的实况。出于对针灸的兴趣和支持,萨莉女士为1972年在纽约出版的《大众针灸指南》写过一个序言,文中清楚地表述了针灸在当时沟通东西方相互了解中起到的作用。萨莉不愧为一位针灸外交的友好使者,她在文章的开头说:“很多年前,一次英国出现大雾,伦敦晨报新闻的标题是:‘迷雾笼罩海峡,内地分离’。在过去22年里,太平洋的上空一直被政治迷雾笼罩,将中国同西方分离。偶尔,迷雾淡薄,神奇显露,人们好奇到底是谁同谁分离。”文章结尾是:“当我从(协和)医院的窗户里瞭望北京狭窄的街道,倾听远处传来菜贩的叫卖声,看着顽童们用竹竿钓取树上的果实,我想到中国的奇迹可能已经超过了丝绸和马可波罗的香料。”

正因为中国针灸外交的奏效,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美方特意提出要求安排参观针刺麻醉的请求。通过针灸外交,中国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不仅一次次吸引了西方来访者的眼球,在西方舆论界引发轰动,还成为外交谈话中有趣的话题。

1974年基辛格访华时同邓小平副总理的谈话这样开头的:【时间:1974年11月26日下午;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主题:关系正常化;记录:基辛格感谢邓小平安排他的家人参观紫禁城,当基辛格提及他的妻子南茜要去看针灸参观示范时,邓小平和他谈起针灸术的历史。基辛格:谁会想到把一根针刺入身体能治病呢,全球没有其他文明想出这招。邓小平:我们能回归正题吗?我们想听博士的意见好吗?】

中国安排西方客人参观针刺麻醉的外交回报是十分明显的,尽管观看针刺麻醉表演后并不能让每一个参观者都心服口服,但参观过针刺麻醉的西方客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感到震惊,他们都很骄傲有机会在中国看到神奇医术。很多人回去后通过接受采访、发表讲演、撰写文章等方式将其所见所闻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

大量事实表明,中国政府当年精心安排来访外宾参观针灸,主要是为了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宣传社会主义新中国,消除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同时进一步与西方建立广泛的联系。中国政府当时并没有刻意要在西方普及针灸疗法,也没有向西方输出中医针灸的计划。至于美国70年代初出现的针灸热,中国大陆的中医界似乎全然不知。直到后来出现西方人纷纷来中国学习针灸,中国官方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下,开始建立“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中国政府的针灸外交意外地引发中国针灸疗法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三)杭州立夏吃两饭

不管平日吃什么,“立夏”当日,杭州人饭桌上必有的,不是乌米饭就是蚕豆饭。这里的养生学问,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的何迎春博士为大家解读一二。

在江南一带,立夏以后正是青蚕豆上市的时节,所以不少人家会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带壳蚕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立夏以吃蚕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讲究一点的,蚕豆饭里,还加了一点雷笋、豌豆、苋菜,寓意“五谷丰登”。蚕豆有健脾养胃,清热止血,降血压的功效,适应于胃脾虚弱,中气不足,高血压,唠血,小便不利等症状。蚕豆中富含钙,锌,锰等矿物质,并含有大量的胆碱,具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改善记忆力的作用。

杭州一带流传着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关于“乌米饭”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最为人信服的是:战国时期,孙膑被庞涓陷害,被关进猪舍。为瞒过庞涓爪牙的监视,老狱卒用乌饭树叶煮糯米,捏成一个个呈乌褐色的极像猪粪的饭团子,偷偷送给孙膑吃。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就正值立夏那天。这个节气,在南方人看来,是“迎夏之首,末春之垂。”

乌饭树叶因为有一股特殊的清香,蚊虫等敢接近。所以人们在立夏吃这种特殊食物,自然蚊虫也就远离了。而糯米被称为米中圣品,也是一味特殊的中药。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在历代名医和本草文献中,糯米可以入肺补肺气,入脾健脾气,入胃养胃气,所以,糯米“为补脾胃,益肺气之谷”。初夏养脾胃,吃一点糯米饭还是蛮有益处的。(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四)北京将建立300余个三联学堂

未来3~5年,北京全市将建立300余个三联学堂,百姓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免费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

2010年起,东城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目前已建成8所中小学校实验校。各校既有专门编写的校本教材,也有穿插在日常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有中药种植等实践环节。

文化节活动现场设置了中医名家大讲堂、中药饮片鉴识与传统制剂加工展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等,提供专家健康咨询、名家科普讲座、养生保健宣传、中医科技设备等多种体验服务。《中医大师》系列纪录片开机仪式同期举行,纪录片将以首都国医名师为对象,通过对国医名师的全面挖掘,展现大师风采的同时,探寻和回顾中医药源头。(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上一条:2016年中医药信息第1-2期

下一条:2015年中医药信息第2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