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医药信息第12期

时间:2013-12-30 00:00:00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12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一四年一月六日

本 期 目 录

一、医药政策··················2

二、高等教育··················4

三、兄弟院校··················5

四、科研成果··················6

五、海外资讯··················9

六、权威声音··················13

七、重大事件··················14

、中医药文化···············15

一、医药政策

(一)药品委托生产审批权或将下放到省

12月23日在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议案的说明。《修正案》(草案)将《药品管理法》第十三条修改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

《修正案》(草案)指出,《药品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200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实施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将部分药品委托生产审批授权给省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这些年的实践表明,省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履行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有能力履行药品委托生产审批职责。下放该项审批,符合权责统一的原则,更有利于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

(二)近500种病证有了中医药诊疗指南

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新闻通气会透露,“十二五”以来,该局重点开展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究制定,目前已发布了涵盖十几个科系的近500种临床常见病证的诊疗指南。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标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中医药标准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尤其是在临床领域,具体成果包括:已研究制定针灸学通用术语等6项草案,中医临床各科名词术语等30项标准草案正在抓紧制定。重点开展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究制定,目前已发布了涵盖十几个科系的近500种临床常见病证的诊疗指南。

(三)港澳台内地办医审批权下放到省

12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其网站上发出通知,决定将港澳台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置独资医院审批职责,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下放到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知明确,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港澳台”独资医院,应当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

根据通知,港澳台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置独资医院,经医院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已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商务部批准设立的“港澳台”独资医院,变更设置人、法定代表人、地址、投资总额、规模、诊疗科目及筹建期限的,应当经医院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港澳台”独资医院的设置、变更及终止等,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后,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向相应的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通知指出,港澳台服务提供者申请设置独资医院的“门槛”不变,仍按照此前规定执行。根据两部门要求,“港澳台”独资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期为3年,独资医院如发生医疗纠纷争议,则依照内地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独资医院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应当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独资医院的医疗收费价格和营利性独资医院的税收政策按照内地有关规定执行。

(四)新版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出台

12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印发《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对借阅、复制、封存病历和启封等病历管理重点难点内容作出明确要求。《规定》指出,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具有同等效力;医疗机构应当受理患者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或其代理人复制或查阅病历资料的申请。《规定》将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具有同等效力。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编号制度,为同一患者建立唯一的标识号码。

《规定》指出,医疗机构受理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应当由指定部门或专(兼)职人员通知病案管理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将需要复制的病历资料送至指定地点,并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复制;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和医疗机构双方确认无误后,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规定》明确,依法需要封存病历时,应当在医疗机构或其委托代理人、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对病历共同进行确认,签封病历复制件。患者或其代理人拒绝或放弃实施病历封存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公证机构公证的情况下,对病历进行确认,由公证机构签封病历复制件。

(五)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

12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主持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宣布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同时撤销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会议认为,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确定的我国医疗管理核心制度之一,是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多方的努力、配合和支持下,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日益完善,考试组织领导体系逐步健全,医师资格考试队伍不断壮大,考试模式更加成熟,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得到充分发挥。下一步,医师资格考试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转变职能、明确责任,严格标准、科学设计,加强管理、严肃纪律。

会议要求,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医师资格考试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要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考试制度,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二、高等教育

(一)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成立

由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国内10所高校发起,以实现中国高校全球健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提升整体能力为目的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 近日在京成立。

经推选,首届理事会主席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刘培龙教授担任,首届联盟秘书处设在北京大学。该联盟将充分共享联盟成员学校的资源、知识和经验,以跨学科的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包括短期培养和长期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同时,鼓励联盟成员与海外高校、国内其他高校,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提升各联盟成员的教育、培训、科研及社会服务的质量与声誉,实现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国所有高校将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章程制定

教育部近日首批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按照要求,接下来所有985高校将在明年6月前完成章程制定,全国所有高校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我国高校终于在去行政化和依法治校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高校章程素有“大学宪章”之称,其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属于高校内部的“根本大法”,大学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悉数仰赖于此。章程的存在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标志,但一直以来在我国高校中处于空白状态,出台大学章程的呼声由来已久。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饱受诟病,存在行政化积弊严重、官僚习气浓重、人才培养不甚理想等问题,以及诸如学术腐败、招生腐败等现象。应该说,高校出现的这些乱象,究其元凶即在于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政校不分”,高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以及高校内部行政权力过大。

这次教育部核准6所重点高校章程,初步满足了人们对大学自主办学、去行政化的期待。大学章程的重要内容在于削减和监督行政权力,但贯彻情况如何,人们不无担忧。

教育部强调,章程不是一纸空文,如果不按章程办事,会有各种纠错机制。我们相信,作为国家的精神高地,高校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能力,期待在高校层面落实去行政化,做好依法治校工作。

三、兄弟院校

(一)辽宁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通过世卫组织亚太地区医学伦理认证

日前,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十三届亚太地区伦理审查委员会年会上,中国地区共有18家机构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伦理审查委员会能力发展启动战略”(SIDCER)的伦理委员会的认证,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东北地区首家通过SIDCER认证的医院。

通过此次认证,不仅保证了该院伦理委员会遵循国际及国内的伦理审查法规和指南,促进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规范化,加速医院临床试验国际化进程,为承接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更好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及临床医生在国际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二)长春中医药大学:SRT计划鼓励学生课外做科研

长春中医药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全校开展“SRT”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即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去年,“SRT”计划共有50项课题批准立项,参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生人数达200余人。

“SRT”计划是该校组织实施的一项鼓励在校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的项目,其形式是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对立项项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完成课题的学生赋予相应的课外培养学分,优秀的研究成果可以申请代替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SRT”计划实行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兴趣选择项目。与课堂教学相比,“SRT”计划项目中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广泛,更能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

(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俄医学院互派学生交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日前在哈尔滨举行教育交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于2014年7月互派5至10名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为期3周的临床实习。

根据两校签署的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在为期三周的互派学生交流学习中,中方学生将在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接受内科、外科和产科的临床实践教学,了解当地疾病诊疗方法;俄罗斯学生将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的饮片局、康复科、针灸门诊、推拿科等科室,体验独特的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交流期间,两校还将结合实际,分别为异国同学举办各类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阿穆尔国立医学院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中俄生物医药论坛”,促进了双方在相关医药研究领域交流合作。根据论坛举办惯例,第十一届中俄生物医药论坛将于明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

四、科研成果

(一)已发布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我国形成中医药标准体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天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布了中医药国家标准27项,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470多项,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主任王炼介绍,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实施了一系列宏观指导和制度建设的文件。在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有序开展国家标准研制、针灸学通用术语等6项草案已经报国家标准委;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临床各科名词术语等30项标准草案正在抓紧制定;中药材编码等4项已经申报国家标准委立项审批。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制定稳步推进,重点开展了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究制定,目前已发布了涵盖十几个科系的近500种临床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查德忠表示,中医药标准大体上分成了三大类:一类是管理标准,一类是技术标准,一类是基础标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目前阶段工作重点是推广应用标准。

王炼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比较晚,技术难度大,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以中医药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中医标准体系建设;以提高能力和强化基础为着眼点,切实加强中医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我国积极组织推进全国中医药信息、民族医药、药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的信息化建设,开展了中医药标准网站建设,发布了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项目在线管理系统,支持地方中医药标准化组织的建设,积极支持上海、广东、深圳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291个病种的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也得到了中央财政的支持,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目前已在全国培训了38850人次,完成培训计划的105%。

(二)单个卵母细胞高精度全基因测序完成,体外受精或可人为选择“优质母亲细胞”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教授和谢晓亮教授领导的3个研究小组,共同完成了对人单个卵母细胞的高精度全基因组测序。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胚胎遗传疾病的诊断,并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帮助选择无遗传缺陷的胚胎,从而减少母源性先天性遗传缺陷婴儿的出生。该成果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上。

据介绍,目前广泛应用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的遗传分析技术是通过从胚胎中分离出一个或几个细胞来确定胚胎的染色体数目或筛查特定的基因突变。相比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方法,这些传统遗传分析方法得到的遗传信息量很有限,而且从正在发育的胚胎中取出一个细胞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后续发育。

课题组采用了由谢晓亮发明的MALBAC单细胞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卵母细胞的两个极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高精度分析,推断获得卵母细胞完整的基因组信息以及其所携带的遗传性致病基因情况。此外,乔杰、汤富酬研究团队成功对二倍体的人类基因组进行分型,确定了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同源重组位点,首次建立了人类女性个人遗传图谱,并且对交叉互换干扰和染色单体干扰等遗传重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首个丙肝病毒感染性克隆建立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科研人员新近建立了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DNA克隆,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病毒学杂志》上。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可诱发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丙肝病毒的细胞感染模型对于丙肝病毒生物学研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丙肝病毒感染性cDNA克隆的建立非常关键。由于丙肝病毒基因组的变异很大,不同基因型丙肝病毒对治疗方案的敏感性有所不同,而且病毒基因型对致病性也有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建立更多的、来源于不同感染性克隆的细胞感染模型。

该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卢捷等科研人员,利用一例基因型2a丙肝病毒临床分离株(PR63)样本,通过功能性克隆筛选、拼接及引入细胞适应性突变,构建了它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PR63cc),进而建立了基于PR63cc的丙肝病毒细胞感染模型。

据介绍,PR63cc是第一个来源于中国丙肝患者样本的全长感染性克隆,也是世界上首个不通过共有序列,而直接从临床样本来源构建的能感染肝细胞系的感染性克隆,PR63cc病毒株的构建方法可应用于其他临床分离株,对丙型肝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药物测试开发等领域均有重要意义。

(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揭示长片段非编码RNA促进肿瘤生长机制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吴缅和梅一德教授研究组,揭示了长片段非编码RNA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瓦伯格效应促进肿瘤生长的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分子细胞》。

肿瘤细胞即使在有氧状态下也优先进行糖酵解,而不是通过产能效率更高的氧化磷酸化途径为细胞生长提供能量,这就是瓦伯格效应。低氧微环境下,肿瘤细胞也能促进瓦伯格效应,但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明确,特别是长片段非编码RNA是否也参与调控低氧环境下肿瘤的瓦伯格效应迄今没有报道。

长片段非编码RNA是指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吴缅研究组发现,一个叫lincRNA-p21的长片段非编码RNA分子可以被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一种重要的调控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蛋白分子)诱导表达。正常情况下,HIF-1α和蛋白分子VHL结合,并被后者降解,使HIF-1α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不至于太高,从而抑制肿瘤的过快生长和转移。但在低氧情况下,被诱导表达的lincRNA-p21分子通过分别结合HIF-1α和VHL,来阻止HIF-1α-VHL复合物的形成,导致HIF-1α蛋白水平提高,最终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促进瓦伯格效应,使肿瘤发生恶变。

他们通过小鼠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表明lincRNA-p21作为一个癌基因,在体内发挥功能。这一研究结果首次阐明了长片段非编码RNA在调控肿瘤细胞瓦伯格效应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lincRNA-p21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五)中美科学家发现同时抑制肝癌和糖尿病发生基因

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教授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肖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基因缺陷能够同时诱发肝癌和糖尿病。研究成果12月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ancer Cell》(《癌细胞》)上。

罗荣城在今天南方医科大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NCOA5基因缺陷导致了男性肝癌和糖尿病的同时发生。他介绍,NCOA5是一种在男性和女性均有表达的抑癌基因,男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NCOA5表达缺陷既可导致雄性小鼠糖耐量减退(一种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的前期病态),又能诱发小鼠原发性肝癌。

2型糖尿病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公认风险因素,但两者关联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研究可能为肝癌预防与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五、海外资讯

(一)《时代》评出2013十大医学突破

1.感染艾滋病的新生儿获得“功能性治愈”

今年4月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和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首次实现了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的“功能性治愈”。最新研究成果为根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铺平了道路。

一般而言,医生们会在分娩过程中,给HIV呈阳性的孕妇以及胎儿同时使用某种单一的抗逆转录酶病毒,以阻止母亲把病毒传给胎儿。但这名婴儿的母亲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IV病毒,因此在分娩时未能采取预防措施。医生们只好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在他出生30小时后,对其实施了药力更强的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一系列测试表明,婴儿血液中的病毒在逐步减少,在他出生29天之后,病毒降低到了无法检测的水平。10个月后,多次对其进行标准的血液检测,均没有发现血液中存在艾滋病病毒。HIV特异性抗体的测试结果也始终为负。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由于及时采用了抗病毒治疗,制止了病毒宿主的形成,该婴儿才得以治愈。

2.治疗胆固醇取得重大变革

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联合发布了新的胆固醇治疗指南。除了关注高的胆固醇水平值外,修订后的建议仍然把重点放在诱发心脏病的诸多因素以及治疗心脏病的最好疗法上。如果你从未有过心脏病,那么,你可以使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一方法考虑了你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等因素,将帮助你和你的医生确定是否你能从服用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而受益,这些药物能预防你的首次心脏病发作甚至中风发作。

3.第一支能告诉你怀孕多久的验孕棒

能够显示周数的Clearblue高级验孕棒是第一支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此类测试产品,其不仅能告诉你是否怀孕,还能基于排卵后的时间告诉你怀孕多久。该测试产品依据作为妊娠标志的荷尔蒙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给出评估。

4.我们终于和“多利羊”一样了

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教授使用人体皮肤细胞,利用1996年科学家们制造出“多利羊”的核转移技术,成功地制造出了人体胚胎干细胞。此前,韩国科学家类似的研究被证实造假,因为其利用了试管受精而非核转移产生的胚胎。

在实验中,米塔利波夫教授将一个完全成熟的皮肤细胞注入一个空的人类卵子中,并采用化学和电击方法刺激卵子开始分裂产生胚胎干细胞。干细胞可以变身为身体的其他组织和器官。科学家们希望借用这一方法在未来治疗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心脏病以及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5.单针疫苗就可预防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预防生殖器疣和宫颈癌的最佳方法之一,但在11岁的女孩和12岁的男孩中,只有一半人注射了全部三针疫苗。幸运的是,如果一个国际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获得证实,他们就不必再注射全部三针疫苗了。这组科学家在一群哥斯达黎加妇女身上进行的研究发现,单针疫苗产生的抗体数量是实际感染这种病毒产生的抗体数量的24倍。

6.直接长出新头发

今年10月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报告了一套生发秘方,他们把七个实验对象的头皮组织,放在细胞培养皿里生长一段时间后,再把它移植到种在老鼠背上的人的皮肤上,6个星期之后,七块皮肤里面有五块生成新的毛囊,而且长出细小的毛发,成功率超过70%。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克莉丝提•亚诺表示:“距离成功仍有一些障碍,包括定位、发圈、发色等要素还有待克服,但这的确是可以做到的。”研究人员表示,除了治疗自然脱发,这种技术也可以帮助被火烧伤的受害者,让移植的皮肤长出新发。另外,这项技术也不啻为饱受秃顶苦恼的男性的福音,它并非刺激毛囊,而是直接长出新头发。

7.发明“粪便”药片

这种药片实际上是由粪便中的细菌制成。科学家们已经证明,我们的肠道内充满了各种有用的细菌,它们会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并对抗那些引发疾病的细菌。合适的细菌组合还能帮助我们抵御艰难梭菌,这种让医院和患者苦不堪言的细菌可能引发疟疾或致命的结肠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托马斯•路易博士提出的将各种细菌制成药片的想法真可谓奇思妙想。

8.将质量不好的卵子变成健康的卵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项技术,能够帮助那些卵巢功能不全的妇女再次产生健康且成熟的卵子。这个名为体外活化的过程包括将一个卵子或者卵巢组织去除,然后在实验室用蛋白质和其他因子对其进行处理,帮助其所含的不成熟卵泡发育成卵子;然后,再将经过处理的组织重新移植到输卵管附近。

迄今为止,27名参与了治疗实验的志愿者中,有5名妇女产生了可用的卵子,一名妇女怀孕,另一名妇女诞下了一个健康婴儿。

9.发现12种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的基因

人们最新发现了12种与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的基因,这使得人们已知的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基因总数达到了24个。新发现的基因与身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有关,这两种情况都与阿尔茨海默氏症引起的大脑变化有关。发现的相关基因越多,科学家们就越有希望研制出药物。

10.提前发现帕金森症

科学家们现在相信,像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症这样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果能在早期确诊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今年8月份,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健康人群和患有早期帕金森症的病人脊髓液中的淀粉样蛋白、突触蛋白和Tau蛋白含量时发现,相对于正常人群,患有帕金森症患者脊髓液中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含量较低,可以据此来判断一个人患帕金森症的风险。

(二)美国:高敏感肌钙蛋白成为继发心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日前发表的一项对984例稳定性心脏疾病患者的随访研究表明,80.7%(794例)患者的高敏感肌钙蛋白(hs-cTn T)高于正常值(>5ng/L)。研究者认为,hs-cTn T水平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病变高度相关,是继发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发展过程中,心肌肌钙蛋白(cTn)已成为诊断心肌梗死等的首选标志物,美国约90%的实验室已开展了cTn检测。cTn是一种调节心肌收缩的蛋白质分子,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Tn会很快被释放入血液,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持续升高。但传统的cTn检测方法灵敏度、精密度较低,可能导致延误诊断或误诊。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hs-cTn T检测技术在瑞士问世,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等充分肯定了高敏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鉴别的重要性,同时高敏肌钙蛋白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衰及稳定性冠心病等均具有预测价值。

(三)日本:“人工造血”获新进展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利用干细胞培育出能够携带氧的红细胞,在此基础上有望大量培育用于输血的红细胞,帮助医疗系统缓解用血紧张状况。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自我复制,这让严重贫血患者目前只能通过输血进行治疗。对红细胞进行实验室大规模培育,在日本一直是受重视的课题。

虽然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自我复制,但其发育过程中的“半成品”——红系祖细胞具有复制能力。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期刊《干细胞报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有两个基因对红系祖细胞的复制和成熟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将这两个基因导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中,成功培育出在实验室中几乎可以无限复制增殖的红系祖细胞,并使它们成功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

分化出的红细胞中大部分都是胚胎血红蛋白,与成人血红蛋白不同,但研究人员证实这些血红蛋白有携氧能力,并能在输血后在实验鼠体内循环。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让红系祖细胞分化出含成人血红蛋白的红细胞,以期最终改善日本供血紧张状况。

干细胞是能够发育分化成不同细胞的“原初细胞”。胚胎干细胞来自胚胎,分化能力最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同样有很强的分化潜力。

(四)德国:研究发现新活性物质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分裂

德国弗赖堡大学日前发表研究公报,称发现了一种新的活性物质,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分裂,而且有望在抗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被称为XD14的活性物质可以抑制BET蛋白家族中的几种蛋白功能。BET蛋白也称为表观遗传识别蛋白,可以识别细胞组蛋白中的表观遗传学信息变化,并传递激发细胞分裂等的信号。以白血病为例,血细胞内BET蛋白的基因突变会干扰这种信号传输,导致病变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从而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

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虚拟筛选的方法,找到了这种新的活性物质。他们在计算机模拟的模型中,研究了大约1000万种分子化合物的特性,以鉴别出能够阻止某些BET蛋白传递信号的物质。研究人员对60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进行了XD14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XD14能够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分裂。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应用化学》杂志上。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考虑能否将这种新的活性物质作为抗癌药物。

六、权威声音

(一)以基地为核心完善继承创新体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

11月29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阶段总结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要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中医药协同创新。以基地为核心,不断完善中医药继承创新体系。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继承创新体系框架,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享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建立成果导向制度,促进高水平的多学科开放协作,从根本上解决继承创新问题。

(二)将中药资源列入国家资源战略(第二届中国•岭南中医药高峰论坛专家)

12月7-8日,在广东省从化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岭南中医药高峰论坛上,众多中医药专家学者围绕“中药资源”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一方面野生中药资源遭破坏,存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有限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存在浪费,针对这一矛盾,专家呼吁,要统筹考虑,综合利用——将中药资源列入国家资源战略。

七、重大事件

(一)英国“封杀”中成药

明年4月30日起,未注册的草药制品将全面禁售据《英国侨报》报道 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近日发布新闻称,为了进一步帮助人们购买和使用安全的草药制品,从2014年4月30日起将全面禁售未注册的草药制品。目前尚无一中成药成功注册,这也意味着明年4月30日以后,目前英国市场上的中成药存货将全部下架,消费者将无法通过正当渠道在英国市场上购买到中成药。

2004年欧盟颁布《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药企若能够在申请日之前提供至少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的,就可以通过简易注册后以药品身份正式登陆欧盟市场。

英国从2011年开始实施欧盟规定,中成药产品必须要拿到产品的注册执照才能上市,没有注册执照的中成药库存销完、保质期结束后不能再进货。

根据MHRA官网列出的登记注册表格,目前有300多种草药制品已注册并获得了销售许可,然而还未有任何一个中成药能够成功注册。

英国中医师学会会长马伯英称并不是中医界不愿意申请中成药的注册,而是中药公司根本花不起成本去申请中成药注册。他举例称,以六味地黄丸为例,要通过6种成分的分别鉴定和厂家GMP等的认证,交上申请费,总计不少于100万英镑,才有可能通过批准。而在英国六味地黄丸的一年的销售连1万英镑都不到,离注册成本相去甚远。目前在英销售的中成药约有100~200种,假使每种都注册将需要非常高昂的一笔注册费,远非普通的中医药企业所能承受。

马伯英表示,之前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说,2011年4月底前中成药允许进口并卖给诊所,使用到保质期结束。不少中医师因此进了不少的货,短期内根本消化不完,这样的政策改变必然给英国中医药业带来巨大损失。

英国中医师学会副会长王友军表说,由于成药销售在不少诊所的营业收入中占很大比例,相信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又会出现一个中药店倒闭的高潮。(中新)

(二)《中医杂志》英文版获影响力提升计划支持

日前,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评审揭晓,我国有66份期刊被评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支持项目。其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医杂志》英文版(简称JTCM)获得C类项目支持。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是上述六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展大联合、大协作,通过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交流平台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和影响力”和“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重要指示精神,启动的一项重要工程。对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升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JTCM于1981年创刊,是以刊登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科研成果为主的中国传统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被国际知名文献数据库MEDLINE、CA《化学文摘》、EM《荷兰医学文摘》、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刊版等收录。近年来在主管和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两个院级课题的资助下,JTCM期刊质量和评价指标不断进步。继201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此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支持项目,将为JTCM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中医药文化

(一)佛手——闻香的果

中医说其气味清香而不烈,药性温和而不峻,有宽胸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那股香味儿,温馨淡雅,有点儿像柠檬,但比柠檬要柔和得多,且持久得多。除了味儿好外,喜欢参禅的风雅文人还将佛手视为仙果,原因是其模样就带有几分“仙”气儿。诸佛在讲经说法时不是用各种姿态的手势表达经文中的深刻含义吗?这些手势被佛教徒们称作“手印”。你看这佛手的果实顶端开裂呈手指状,半握半伸着,像不像佛家的“手印”?并且每只都不尽相同,各具情态。其实,佛手的种种“仙”态,都来自千百年来,我国一代代园艺师们的精心育种,不断筛选。原来,佛手是芸香科植物香橼的园艺变种,也就是说,在植物学上,香橼就是佛手,佛手就是香橼。香橼(包括佛手)与柑橘、柚、橙子都是芸香科的本家兄弟。香橼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理气化痰药,能够治疗胸腹满闷、两肋胀痛、咳嗽痰多等症。我国古代中药学家都很清楚这一点,《本经逢原》就曾清楚地指出:“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性味相类,故《纲目》混论不分。盖柑者佛手也,橼者香橼也,兼破痰水,近世治咳嗽气壅,亦取陈者。”

现代《中药学》将两者分开而论,并且说明了药性孰轻孰重。这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我有一位太爷级的长辈——瑞珍老翁,他是旧时同仁堂柜上的老药工,他曾告诉其儿孙:“抓药的时候啊,香橼和佛手是可以相互代用的,但香橼的药力弱,量要相对大一些,并且要去瓤。”后来我就此话做了分析,原来,香橼在作为园艺品种向佛手改造的过程中,人们让其长出了更多的“手指”,以增加其观赏性,而长出更多的“手指”则意味着要长出更多的果皮和减少更多的果肉,而香橼、佛手这类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柠檬油素、香叶木苷及橙皮苷等物质则几乎都蕴含在果皮中,果皮的增多,意味着药性的增强,因此佛手在人工的影响下,药效比其祖先增强了,因此香橼在代替佛手入药的时候,就得增加用量,还得去掉多余的果肉,才能与之媲美。

(二)无竹使人俗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宋•苏东坡

健康话题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比较的手法,强调了对竹子的钟爱,得出了竹子比肉更重要的结论:“可使食无肉”,宁肯去忍受“瘦”的折磨;“不可居无竹”,也要去享受竹的优雅。

竹是高雅植物

竹子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受欢迎的植物,其最受人们欣赏之处,莫过于其清香之气、淡雅之风。作为绿色植物,它带给人的是四季常青、无限生机。它的品种很多,目前已知的就有百种以上。我国四川长宁有一座“竹海公园”,占地6万余亩,有竹子几十个品种。坦桑尼亚有一种淌酒的竹子,竹管中可淌出30度的白酒,味道醇厚,清香可口,还有健脾、清心、解暑的功效。人们常见到的可供观赏的竹子很多,如凤尾竹、龟背竹、紫竹、斑竹、金竹等,足有上十个品种。竹子是菜,它的嫩苗竹笋,是可供食用的部分。既含有极高的营养素,又有鲜美的味道,有“素食第一品”的称谓。以它清炒、配肉、配菜,都可得到美的享受,宋代诗人杨万里用“顿顿食笋莫食肉”的诗句来形容它也算不过分。除人食外,它更是国宝大熊猫的食粮,熊猫的宝贵因素中包含有它的因子。竹子还可以加工成渔具,用作建筑材料,以及搭窝棚、制凉?、编竹?,做家具等,精美的竹制工艺品可以出口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

竹是洁净中药

竹子作药,是有典可查的。入药部分几乎囊括它的全身。竹笋有利水、益气、养胃、祛痰之功,对于消化不良、肺热咳嗽、热病烦渴、小便黄赤都有治疗作用,同时能防治麻疹。现代研究认为,它含的高蛋白质和纤维素,对胖肥症和心血管病患者有益。竹叶,鲜品入药最好,既可单味泡水当茶,又可配入复方使用,主要作用是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伤寒论》中的竹叶石膏汤,是用它治疗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的;《外台秘要》中的竹叶汤,是用它治疗烦热口渴的;《圣惠方》中的淡竹叶粥,是用它治疗小儿内脏风热、精神恍惚的;《医方简义》中的导赤散,是用它治疗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的。古今方中,用竹叶的居多,《药品正义》赞它曰:“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竹衣是竹杆内的衣膜,有喉哑劳嗽之治。《景岳全书》中有竹衣麦门冬汤方一首,以竹衣配麦门冬、竹沥、竹叶、茯苓、橘红、杏仁、桔梗、甘草等煎汤内服,对劳瘵痰吼、声哑不出难治者有显效,至今还被演艺界一些发声演员作为护嗓养音之用。竹茹是竹子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入药尚有淡竹茹、青竹茹、竹皮、麻巴、竹二青等异名,是临床常用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化痰止呕之功,古今医家中运用的心得颇多,也涌现出了不少经方、名方、验方。如《金匮要略》中的橘皮竹茹汤、竹皮大丸,《类证活人书》中的青竹茹汤、《千金方》中的淡竹茹汤、《圣济总录》中的竹茹汤、《三因方》中的温胆汤、《济生方》中的竹茹膏等,分别记录着它治疗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胎动、惊痫的功劳。竹实、竹心、竹黄、竹精,也有药用价值:竹实有益气作用,陶弘景说:其“状如小麦,堪可为饭”。竹心清心除烦、消暑止渴,清晨采摘入药,外敷内用皆可。竹黄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凡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者用之皆好。竹精专治汗斑,以色清、无臭味者为好。

竹子除直接入药外,还可以取出连带的药来。它们一是竹沥,即用火烤灼淡竹茎而浸出的液汁,《本草衍义》说它是“痰家之圣剂”,《本草选》说它是“阴虚有大热者(之)仙品”,《本草逢原》说它“善透经络,能治筋脉拘挛”。竹沥有清热、化痰、镇惊、利窍的作用,成为治疗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和破伤风的要药,古医籍《千金方》、《梅师集验方》、《全幼心鉴》、《兵部手集方》、《广利方》、《简便单方》、《古今录验方》中都有具体运用的创制。二是竹蜂和竹蠹虫,它们分别是在竹中筑巢的蜂和食害竹质的虫子,前者清热、化痰、定惊,治小儿惊风、口疮咽痛;后者治小儿头疮。就是竹蠹虫蚀害竹杆后的蛀屑(入药叫“竹蛀屑”)也有用途,可治?耳出脓、水汤火伤、湿毒臁疮等。

(三)中药诗

1.高良姜

姜出高良种实稀,形如杜若认还非。

方传思邈金丹效,碑制颠仙御笔挥。

何虑风寒邪更侮,莫愁噫逆性多违。

子名豆蔻红偏好,消食温脾更可依。

按:高良姜味辛温无毒,入脾胃肝三经。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禀地二之气以生,性温,《本经》:大温。纯阳,浮也。入足阳明、太阴经。二经为客寒所犯,则逆冷,霍乱腹痛诸病生焉。辛温暖脾胃而逐寒邪,则胃中冷逆自除,霍乱腹痛自愈矣。甄权治腹内久冷气痛,去风冷痹弱。《大明》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消食。苏颂治恶心呕清水,皆取暖胃温中散寒之功也。而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瘀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大补命门相火,故正元丹中用之。时珍曰:《千金方》言:心脾冷痛,用高良姜,细锉微炒为末,米饮服一钱,立止。太祖高皇帝御制周颠仙碑文,亦载其有验云。《圣惠方》治霍乱、吐利、腹痛等疾:高良姜一两,锉,水三大盏,煎取二盏半,去滓,下粳米二合,煮粥食之。《外台秘要》备急霍乱吐利方:火炙高良姜,令焦香,每用五两,打破,以酒一升煮三、四沸,顿服。亦治腹痛气恶。子名红豆蔻,能温肺散寒,醒脾燥湿,止呕消食解酒。

2.石 斛

石斛丛生石上多,金钗一股赠娇娥。

配姜代茗偏收效,灌水经年永不磨。

入肾强阴精可益,厚肠止泻胃俱和。

酥蒸酒浸能常服,遍体身疼不用那。

按:石斛味甘平无毒,入胃肾二经。石斛丛生石上,其根纠结,茎叶生皆青翠。干则黄白而软,折之悬挂屋下,时灌以水,经年不死,俗呼为千年润。时珍曰: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禀土中冲阳之气,兼感春之和气以生,故其味甘平而无毒。气薄味厚,阳中阴也。入足阳明,足少阴,亦入手少阴。益中气,厚肠胃,长肌肉,逐邪热,壮筋骨,强腰膝。石斛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同麦门冬、白茯苓、橘皮、甘草,则益胃强四肢。同麦门冬、五味子、人参、炙甘草、白芍药、枸杞、牛膝、杜仲,则理伤中,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同枇杷叶、麦门冬、橘皮,则下气。得木瓜、牛膝、桑白皮、石楠叶、白鲜皮、黄柏、茯苓、菖蒲,则主诸痹及逐皮肤邪热痱气冷痹弱。《深师》云: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宜加之。一法:每以二钱入生姜一片,水煎代茶饮,甚清肺补脾也。雷公云:凡使,先去头土了,用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干,却用酥蒸,从巳至酉,却徐徐焙干用。石斛锁涎,涩丈夫元气。如斯修事,服满一镒,永无骨痛。

3.景 天

火母原能辟火灾,盆中石上种应栽。

女人带漏须寻至,军士金疮早觅来。

产后酒调阴不脱,昏时汁点眼能开。

丹疮风疹驱皆去,更好煎汤浴小孩。

按:景天味苦酸寒无毒,入心经。《图经》曰:景天,生泰山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人家多种于中庭,或以盆盎植于屋上,云以辟火,谓之慎火草。又名戒火(《本经》)、救火(《别录》)、据火(同)、火母(同)、护火(《纲目》)等。?曰:性喜高显,因名景天。具高明之象,秉寒水之化令。大寒纯阴之品,故独入离宫,专清热毒。性能凉血解毒,故主大热,火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寒热风痹,诸不足。风疹恶痒,热狂赤眼,头痛寒热游风,女人带下,金疮止血。煎水浴小儿,去烦热惊气。热解则毒散血凉,血凉则阴生故也。乃治一切赤游风,各种火丹之神药也。《外台秘要》治瘾疹:以慎火草一斤,捣绞取汁,敷上热炙,摸之再三,即瘥。《千金方》治小儿丹发:慎火草生一握,捣绞汁,以拭之?上,日十遍,夜三、四遍。《子母秘录》治产后阴下脱:慎火草一斤,阴干,酒五升,煮取汁,分温四服。又方:治小儿赤游,行于体上下,至心即死,捣生景天敷疮上。眼生花翳,涩痛难开:景天捣汁,日点三、五次。(《圣惠》)。

电子版请登陆http://library.zcmu.edu.cn直接访问

上一条:2014年中医药信息第1-2期

下一条:2013年中医药信息第11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