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药信息第1-2期

时间:2017-03-10 15:53:59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1-2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一七年三月十日

本 期 目 录

一、医药政策... 1

二、兄弟院校... 6

三、科研动态... 6

四、海外资讯... 9

五、权威声音... 11

六、重大事件... 11

七、中医药文化... 16

八、中医药产业... 19


一、医药政策

(一)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

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其中明确“统筹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要任务之一。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卫生计生人员总量达到1255万人,全科医生达到30万人以上,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50人以上、注册护士达到3.14人以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达到0.83人以上的主要指标。

7项主要任务中重点强调要统筹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推动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全面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开展中医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启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造就百名中医药领军人才,遴选培养千名中医药优秀人才和万名骨干人才,建设一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继续做好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以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发展中医药继续教育。

《规划》要求,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不同岗位要求的人才标准,完善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评选表彰制度,构建不同层级相互衔接、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保障机制,加大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规划》还要求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农村、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围绕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逐步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岗位设置,建立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加快培养中医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管理等技能人才。

(二)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20161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9000余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医药的历史发展、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白皮书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白皮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白皮书强调,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中医药成果人民共享;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白皮书指出,我国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医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开展中医药对外援助。

(三)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2016122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部署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将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统筹考虑中医药特点,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运行新机制。到2020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具备相应的医疗康复能力。

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中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推动中医药服务资源与临床科研有机结合,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将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

在“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提出,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将提高。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统筹考虑中医药特点,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运行新机制。

在“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中提出,继续落实对中医药服务的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等各类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提供与其相结合的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服务。

在“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中提出,推动中药生产现代化和标准化,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网络与追溯体系。完善中药政策,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鼓励中药饮片、民族药临床应用。

在“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中提出,加快出台基本医疗卫生法,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疗广告监管,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

同时,将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建立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增强中医药行业文化自信,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创新以及完善中医药文化建设机制五项重点任务,要求到“十三五”末,中医药文化创新成果显着增多,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较“十三五”初期提升10%

《规划》要求,在“十三五”期间,联合相关部委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组织义诊咨询、知识大赛、科普巡讲等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全国每年组织不少于300场。建设覆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平面媒体等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推动各省建设1种以上的官方中医药文化传播客户端。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项目,创作并推出2~3部全面展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大型精品纪录片,3~5部体现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动漫影视优秀作品,1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形象宣传片。

此外,《规划》还对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计划遴选造就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层次领军人才30名,培育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2000名,建立起一支符合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近日,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重点提出“五通”任务:一是政策沟通,完善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二是资源互通,与沿线国家共享中医药服务;三是民心相通,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四是科技联通,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五是贸易畅通,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六)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组织编制印发《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重视并发挥人才资源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培养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人才数量规模稳步增长,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法制环境得到优化。符合中医药特点、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基本形成,人才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持作用更加明显。

规划指出,中医药人才数量规模稳步增长,基本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中医药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地区分布、城乡分布更加合理。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终身教育体系。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师承教育比例达到100%。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法制环境得到优化,形成“配置优化、评价导向、激励引领、人尽其用”的保障机制和“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

(七)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201612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中医心理学发展。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心理学发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将心理健康基础理论本土化,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为基础的心理健康理论技术研究,逐步形成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和临床服务规范。

(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5年增加一倍。

行动计划明确六方面防治措施,其中提出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挽救感染者和病人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扩大中医药治疗规模。中医药、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健全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诊疗工作机制,研究形成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扩大中医药治疗覆盖面。疫情严重地区和有较好工作基础地区要开展中西医综合治疗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规模。

(九)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明确我国“十三五”时期药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制修订国家中药民族药标准1100个,使中药(材)标准处于国际主导地位。

规划明确了五项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二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三要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对照国际先进水平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化学药品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制品标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药(材)标准处于国际主导地位。提高药用辅料、药包材标准整体水平,扩大品种覆盖面,稳步提高民族药(材)标准。实施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制修订国家药品标准3050个,包括中药民族药标准1100个、化学药品标准1500个、生物制品标准150个、药用辅料标准200个、药包材标准100个。研制中药民族药和天然药物标准物质,包括化学对照品200种、对照药材150种、对照提取物100种。四要加强全过程监管。全面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五要全面加强能力建设。

二、兄弟院校

(一)山东实施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

210日,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委办、省发改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印发《山东省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实施办法》,规定从2017年起,在省属医学高等学校实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免费医学生为5年制本科生,培养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凡热爱卫生事业,毕业后志愿到乡镇卫生院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具备普通高考报考条件的高中阶段毕业生均可报名。报考免费医学生须承诺,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不少于6年(不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

(二)世界针联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落户山东中医药大学

16日,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针灸学会承办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7国际中医针灸适宜技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执委会第一副秘书长麻颖代表世界针联向山东中医药大学授予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牌匾。

三、科研动态

(一)香雪制药完成治感冒大规模临床研究

近日,香雪制药完成了“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上市后在更广泛人群与地域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研究工作。研究认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感冒,可明显改善多种症状,缩短病程。

本次研究由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申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为负责单位,北京、广东、辽宁、成都四地11个研究单位,历时4年,进行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成人感冒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对近3000例受试者临床观察初步结果表明,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可有效改善成人感冒的恶风、恶寒、咽痛、鼻塞、头痛、肌肉痛等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地缩短感冒病程。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医药研究机构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质量稳定性优势,保障了此项研究成果的权威性与科学性。

(二)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有据可依

由中日友好医院药物药理研究室主任李平领衔完成的“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日前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研究证明了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确切疗效,发现了气虚血瘀证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建立了系统的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评价体系,揭示了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作用机制。

在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基础上,结合团队文献研究、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研究及横断面研究等成果,项目组发现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病机为肾肝脾气机瘀滞,络脉闭阻。由此提出“益气柔肝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的新治法,形成糖肾方,针对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此外,该研究还开展了6家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糖肾方使治疗显性蛋白尿有效率提高30%,使治疗肾小球滤过率有效率提高了11%,突破了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的治疗瓶颈。该研究结果在国际上发表,是迄今为止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三)国家重大新药专项将瞄准中药经典名方开发

222日,科学技术部组织召开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我国重大专项重点任务调整为重大品种及其关键技术研发、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及能力建设,包括重点开展中药经典名方开发,及具有特色优势的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等研究。

新药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表示,“十三五”期间,新药专项将全面提升我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GLP)平台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其充分发挥对新药研发创新链的引领式服务,保障用药安全和我国创新药物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下一步,国家重大专项将重点任务调整为重大品种及其关键技术研发、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及能力建设。把握国际技术发展前沿,研发具有新结构、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重大创新品种。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重点开展中药经典名方开发,及具有特色优势的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等研究。加速临床急需品种研制,加快推进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重点品种(200余个)的研发进程,突破一批高端制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充分依托新药专项已建的各类技术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新方案建立

日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领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苏中药业集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将中医的整体观融入西医临床实践,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揭示IgA肾病进展新机制,成功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新方案,不仅是对IgA肾病治疗的突破,更为中西医结合、产研结合树立了典范,彰显了中医药科研的巨大潜力。

该项目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揭示了IgA肾病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风湿扰肾、致虚、致瘀”病因病机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免疫炎症启动系膜细胞活化(风湿扰肾)导致肾脏固有细胞损伤(致虚)及细胞增殖、基质增多、微血管硬化(致瘀)的中西医结合创新理论,从分子、细胞、动物及人体多层面,系统证实黄葵胶囊调控免疫抗氧化,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临床价值。

(五)天然产物选择性抑制肿瘤研究的新进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曹鹏课题组发现了靶向硫氧还蛋白系统的抗肿瘤天然产物Isoforrestin A,并揭示了Isoforrestin A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该研究成果于2017215日正式发表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出版的国际知名期刊 《Cancer Research》。

曹鹏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课题组合作开展了深入的学科交叉研究,从紫萼香茶菜(原变种)(Isodon forrestii var. forrestii)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多乙酰基氧化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Isoforretin A。该化合物能迅速引起多种肿瘤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增加,诱导DNA损伤及细胞凋亡,同时其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毒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全新机制的Trx1选择性抑制剂。Isoforrestin A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直接与Trx1活性位点的两个重要氨基酸Cys32Cys35共价结合来抑制Trx1的活性。

四、海外资讯

(一)吴门中医文化亮相欧洲

近日,由江苏省苏州市政府、意大利威尼斯市政府、苏州市中医医院和威尼斯大区ULSS12医院共同主办的“天下吴医”——中国传统医药吴门医派欧洲巡展在有800年历史的威尼斯圣马可大会堂举行。

展览围绕“中国传统医学介绍”“中国传统医学诊治疾病的方法”“苏州的中国传统医学——吴门医派”“吴门医派的现代传承与发展”四大主题,采用展板、实物、视频、宣传册等方式,展示了中医的起源与发展,把吴门医派的独特魅力传递给威尼斯民众。

威尼斯民众对此次展览表现出极大热情,对中医及吴门医派抱以浓厚的兴趣。巡展还将赴法国、德国、波兰等国展出。

(二)国外媒体关注中医药法出台

我国第一部《中医药法》的出台,使不少国外媒体在第一时间对《中医药法》通过表决以新闻快讯的形式进行了报道,部分媒体就相关话题展开挖掘,如马来西亚的The Star Online网站就撰文称,中医药不再是“便宜的选择”,报道对中医药的成本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这也正是国内许多媒体关心的问题。

加拿大电视台网站刊文报道中国通过立法促进传统中医药发展。报道感叹了中医药的几千年历史,并认为中医药在五大领域成效显著,即针灸、气功(锻炼)、按摩、中草药和饮食疗法。报道引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数据回顾了传统医学在中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并提到屠呦呦等团队的贡献,通过国外诸如针灸行业的发展,表明发展中医国际交流和加强全球医疗合作的重要性。

隶属于易八达的Chinatopix网站刊登综述文章,认为新政策旨在保障和促进中医药发展,并让中西医两者平起平坐。同时中医将更加严格培训以达到更好效果,中药的农药残留等问题也将被严格管理。文章还提及了中医药的全球认可和合作,世界卫生组织说,目前已有103个会员国批准了针灸治疗,29个会员国通过了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等。

当然,有极少数的外媒因为对中医药缺乏科学认知,在报道上产生一定偏差。比如彭博社在其一篇评论文章中对中医药的疗效等语焉不详,文章也提出我国中医药当前面对的一些挑战,如中草药污染、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恰恰是我们出台法律重点管理的原因。不过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建议,认为中国的传统医药企业势必持续发展下去,政府应增加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投资,以规范它的安全性。

(三)世界中联声明:针灸科学性不可否认

面对日前某境外网络百科全书开放平台(英文版)将针灸归为“伪科学”的行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出声明,认为将针灸归为“伪科学”是不正确的,针灸的科学性不可否认。

声明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疗效确切、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副作用小。近几十年来,针灸的临床效果通过科学研究已经得到充分验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证明在近百种疾病治疗中安全有效。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实践和研究证明针灸的科学性毋庸置疑。

(四)美国:糖尿病患者吸烟早亡风险翻倍

北美放射学会芝加哥年会上公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人吸烟会引起早亡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风险增加一倍。

该研究中,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教授卡维塔·加格博士及其同时对来自美国的53454名参试者的总体死亡率、肺癌死亡率和糖尿病相关的肺癌死亡率进行了风险分析。研究期间发生的死亡病例为3936例。其中包括肺癌死亡1021例,非肺癌死亡826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3%6.8%。在重度吸烟的糖尿病患者中,各种原因死亡率和非肺癌死亡率都比普通人群增加了一倍。另外,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看上去更苍老、吸烟越多越久,其身体质量指数(BMI)也会越大。新研究还发现,女性糖尿病患者肺癌死亡风险也会增加,但是男性中并未发现这一现象。

 

五、权威声音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知名院校和学科,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61229日与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座谈。

“老师临床接触病种各异,加之学术观点各见山水,一师一徒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面不宽,常常有门户之见,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继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临床人才。”

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李金田建议,师承教育要在完成2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后再拜师进行3年的临床学习,最好每年轮换一位老师。

“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哲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根、本和主要枝干’是中华中医之魂,也是中医药的文化基因与价值体系所在。”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李致重谈中医药的文化基因。

“一方面,中医药要与西医药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中医药也要提升治疗重大疾病的能力。”

王国强参加201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小组讨论时强调——让中医药成为维护百姓健康的重要手段。王国强认为,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将形成中国认识疾病、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新理论新体系,能为世界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看到,不仅是中医药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要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授,在全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也应当引进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这将为中医药教育提供很大的施展空间。”

国医大师孙光荣谈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弘扬中医药文化。

六、重大事件

(一)2016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中医药报社共同揭晓2016年中医药十大新闻:

1)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对新时期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作出部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出台,发展中医药有国法保障。

3)《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颁布,推动中医药纳入健康中国建设。

4)国家首次表彰60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刘延东副总理与教学名师座谈。

5)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6)《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表,向世界宣告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决心。

7)中医药科技创新多点开花,“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多措并举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引领健康需求。

9)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成效显著,城乡居民获得感增强。

10)中医药走向世界提速发力,成为里约奥运、G20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热点。

(二)中药编码3项国际标准获ISO投票通过

2016122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瑞士总部消息,《中药编码系统——第二部分:中药饮片的编码》《中药编码系统——第三部分:中药材的编码》《中药编码系统——第四部分:中药配方颗粒的编码》经过3个月的投票已获通过。作为以上3项中药编码国际标准“顶层设计”的《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则在2016323日投票通过,并由ISO发布。

中药产品数字化编码被确认为国际编码通行的“身份证”,有利于促进我国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进出口贸易,将在优化国际交易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以及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枳壳等10种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化建设项目启动

17日,枳壳等10种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化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江西樟树举行。

该项目是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的组成部分,由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等联合实施,承担枳壳、枳实、车前子等10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

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实施,着力于中药生产各环节的技术规范优化,中药产品标准及中药产品可溯源体系建设。

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表示,希望该项目通过做出并执行好的标准,促进全产业链工艺优化和产业提质增效。

(四)201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19日,201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16年中医药工作,部署2017年各项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出席会议并指出,中国有中医是人民健康的福音,中西医并重应当给我国人民带来双重健康福祉。她要求,牢牢把握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狠抓落实,找准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着力点,把各种机遇和条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李斌表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内外部环境都十分有利,战略机遇前所未有。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日臻成熟,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基本完备,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实施路径已然清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国际环境不断优化。李斌要求,把握和用好机遇,推动中医与西医互相交汇,切实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以实际行动谱写中医药振兴发展新篇章。

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部署了201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的8项重点任务:一是要抓好中医药法实施;二要抓好战略规划纲要落实;三要抓好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四要抓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实施;五要抓好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六要抓好中医药高等教育;七要抓好预算执行;八要抓好中医医院评审工作。

(五)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结果公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此外,中医药领域项目还收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医药成果“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获一等奖,“国际化导向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与应用”“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体系的创建与应用”4项成果获二等奖。

(六)全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

110日,全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强调,把科技创新放在中医药事业全局的核心位置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王国强要求,努力开创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一要把握方向,明确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继承创新,遵循规律;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优先;坚持开放协同,优化资源;坚持主体发展,统筹协调。二要求真务实,贯彻落实好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着力推进中医药实践创新,全面推进中药产业创新。三要协同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创新主体优势,促进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中医药科技平台与体系建设。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优化创新政策与环境。加强政府指导,完善落实保障政策措施。

(七)2016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发布

19日,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处委托,由世界中联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网组织专家,评出2016年度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

中医药振兴发展上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开启依法发展新征程;奥运赛场上菲尔普斯身上的“拔罐印记”再度引爆全球性“中医热”;全球78个国家240多所孔子学院开设中医、太极拳等中华文化课程;中国首次表彰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批海外中药师职称获认证;人工麝香救活400多个中药配方,陈竺等获“欧尼斯特·博特勒奖”;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首设中医药分论坛及体验区,陈冯富珍参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并为博物馆题词;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完成美国FDAⅢ期临床试验,同仁堂发力拓展海外中医药市场;美国纽约州立法通过针灸师可使用中药等自然产品,加州恢复中医针灸医疗保健费用支付;中药编码系统4项国际标准获ISO投票通过,中药产品数字化编码有了国际通行“身份证”;英国测试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首次批准对中草药进行临床试验。

(八)201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揭晓

114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协办的中华医学科技奖(2016)颁奖大会在南京召开,共有83项医学科研成果和1位获奖人荣获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7项,另有卫生管理奖2项和医学科普奖1项。其中7项中医药科技成果分获二三等奖。

荣获二等奖的两个中医药项目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8家单位开展的“‘肾精亏虚型慢性病’共同病理基础与疗效机制”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等3家单位开展的“银屑病等皮肤病维医诊疗关键技术与药物的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的5个项目包括: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开展的“清热解毒中药救治重症脑梗死的理论创新与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开展的“贺氏火针疗法及临床应用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开展的“人参皂苷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3家单位开展的“慢性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开展的“古希腊-阿拉伯医学与维医的相关性及核心病机异常黑胆质创新研究”。

(九)2017医师资格考试多项内容有新规

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发出公告,对2017年全国医师资格报名时间、考试时间、考试事项等进行说明。

今年,实践技能考试全国考试时间为2017617-23日,缩短至7天。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826-27日,较往年提前半个月。考试报名审核时间提前1个月,网上报名时间截至22224时,现场审核时间为224~310日,且从今年起,不再受理个人报名信息修改,考生须持有效身份证件按有关规定如实准确填报个人信息。

2017年“一年两试”将在天津市、海南省和云南省试点,即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医师和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在上述考区通过实践技能考试但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笔试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

(十)国家中医药局调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标准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2013年版)》做出调整,新增加中医妇科、中医儿科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指标,并对之前诊疗设备、人员配备等部分标准进行了修改。

此次调整新增加两项指标,一是加强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建设,要求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等文件要求加强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建设。二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

其他调整的指标包括,上调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针灸、火罐、刮痧板等基本器具以及TDP神灯等中医诊疗设备的覆盖标准,由80%调整至100%。将“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中的“80%”上调为“100%”。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和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内容合并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十一)首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颁奖

224日,首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今庸、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德新、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学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路志正荣获“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青海藏医药研究院多杰(藏族)、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中秋、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荣获“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青年奖”。

七、中医药文化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印发《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活动。

推进行动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平台,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实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行动、实施中医药新媒体建设工程、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媒体传播联盟、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场馆。

二是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理念,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创作推广中医药文化作品。

三是倡导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行为,组织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组织开展全国悦读中医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四是建立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保障机制,建立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机制、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

(二)《西游记》里的中医药文化

《西游记》中,每每有作者巧借中草药名称以及五行之理叙事的记载。第二十八回,悟空兴起大风驱杀残害众猴儿的猎户,但见“一个个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第三十六回,唐僧以九味中药名来抒发情怀、砥砺意志、表达心境:“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第四十一回,红孩儿吐出三昧真火,五辆车子上红焰腾空。“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火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生。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以此揭示“天人相应”,阐释五行与人们脏腑之间的关系。

(三)《本草中国》,中医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国内首部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已开始筹拍第二季。 《本草中国》第一季在20165月份登陆江苏卫视后,一直保持着收视神话,首播收视率就高达0.83%,足以媲美周末黄金档的热门综艺节目,一部以中医药为主题的纪录片能够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显示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

(四)“温暖的中医”读书会启动

近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传承学院编委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等机构联合推出的“书香中国·温暖的中医”读书会启动。

“温暖的中医”读书会分为医师自愿者(具有医师资格的专业人员)、行业志愿者(各行各业非医师的志愿者)两类。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力红担任医师志愿者带头人,北京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上百位医师已加入医师志愿者团队。编剧六六担任行业志愿者带头人。

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将协助医师志愿者,在各地社区(乡村)常态化、持续化地开展“温暖的中医”读书会。

(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对传统医药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支持中华医药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

《意见》提出七项重点任务。深入阐发文化精髓。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六)中医中药校园行传承中医药文化

近日,“中医中药校园行”签约仪式在京召开。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医药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中医中药校园行”活动将于今年3月启动。

据介绍,“中医中药校园行”活动旨在抓住中医药立法的历史机遇,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及部分大学举办有关中医中药公益科普活动,通过中医药科普宣传和趣味性的体验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魅力,寓教于乐,让青少年了解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医中药文化、认识中医中药功能、感受中医中药魅力,在青少年中播撒中华文明的种子,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储备后续力量。

八、中医药产业

(一)陕西商洛:10亿元投资中医药健康服务

日前,陕西省商洛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推出一批富有商洛特色的中医药服务品牌,到2020年,形成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将中医药健康服务融入商洛建设,计划投入10亿元开发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47个项目。包括在柞水县新建中医药博物馆、岭南千亩中药养生生态旅游观光园和芍药、丹皮、金银花等药材种植培育基地,以及1000亩苍术、黄精等40个品种中草药标本苑;在洛南县新建中医康复医院、中草药种植园、食疗商业街、中医养生疗养酒店等;在山阳县新建占地100亩,开展垂钓、水产养殖、名贵中药种植等的农业观光示范园。

《实施意见》提出,通过政府引导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落实各项财税价格政策,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项目建设和举办传统中医诊所、门诊部,并在技术准入、科研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院同等对待;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政策范围内门诊、住院中医药报销比例10%,煎药费、中药费、针灸费实行全额报销等。

(二)河南开封:谋划中医药健康旅游

14日,河南省开封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座谈会。会议决定要组建开封市中医药集团联盟,将全市中医资源集群化,发挥好市中医院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要借力“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建立“一带一路”城市中医旅游联盟;要精心谋划发展中医药旅游,继续申报全国中医药旅游示范区,与各部门合力打造中医药旅游路线;要在自贸区引进和整合全国中医药资源,形成中医药高地。

(三)重庆垫江:建中华太极养生园

日前,重庆市垫江县与太极集团签约“中华太极养生园”项目,将面向重庆、成都等西部城市群,打造以洗肺、养眼、康疗等功能的大型度假、养生基地。项目拟在垫江县鹤游镇、坪山镇一带建成数个主题区:一是打造“三百园”,即百果园、百草园、百花园;二是建设康养大道,规划建设30公里的环湖自行车道、环行步道、马拉松跑道等各类康养大道;三是建设“太极文化养生园”,打造全球最大的太极八卦运动园;四是建设“鹤游生活-你梦中的慢生活”村落;五是修复天下第一城堡群;六是种植十万亩三木药材基地;七是修建数个康养医院及以运动、康养为主的休闲型酒店。

(四)山东日照:加大国医堂建设力度

近日,山东省日照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日照市卫生计生委争取到各级财政补助300余万元,用于加大国医堂建设力度。到2018年,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高标准的国医堂,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得性、可及性。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的比例达到30%

(五)浙江嘉兴:新增2家省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

日前,浙江省旅游局、省卫生计生委、省农业厅三部门同意增设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虫草博物馆)、华圣石斛园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嘉兴市内已有4家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六)安徽六安: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

26日,安徽省委常委、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主持召开中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就六安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部分委员提出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等提案。

座谈会上,孙云飞指出,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切合六安特色优势。提出四个“抓起来”:要把利好机遇抓起来。紧抓国家《中医药法》的颁布和各级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的机遇,结合六安市自然环境和药材资源,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推动合力;要把规划编制抓起来。加快该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形成市级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具体意见;要把关键环节抓起来。相关县区和旅游、卫生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围绕中药材种植、综合加工、产业融合发展等环节,强化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持保障;要把项目争引抓起来。重点围绕在中医药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实施优化招商服务等手段,形成集聚效应,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医药集聚发展基地和企业。

 

上一条:2017年中医药信息第3期

下一条:2016年中医药信息第12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