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医药信息第5期

时间:2009-06-05 00:00:00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09年第5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0九年六月六日

本 期 目 录

一、医药政策···················2

二、高等教育···················5

三、兄弟院校···················5

四、科研成果···················8

五、海外资讯···················12

六、权威声音···················16

七、重大事件···················18

一、医药政策

(一)指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国务院日前下发《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文件主要内容包括:①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②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导思想和基本原则;③积极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④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⑤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⑥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⑦加快民族医药发展;⑧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⑩完善中医药事业保障措施。

这是关乎民生和维护人民健康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医药事业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地位,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

(二)中医院发展蓝图绘就——《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规划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名单》发布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该《规划》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以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主线,以加强内涵建设与能力提高为重点。

《规划》要求各地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项目与资金,严格坚持建设标准与规范,抓好《规划》的实施和建设。力争到2011年,基本形成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龙头,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为骨干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逐步实现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规划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名单》作为附件与《规划》一起发布。

(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已报国务院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5月27日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座谈会上表示,《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已由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起草完毕,并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其他相关行政法规也正在制定之中。

(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组建方案将公布——我国将在两年内建起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食品安全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5月27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和卫生部联合举办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座谈会。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透露,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正在筹建,两个委员会的组建方案和章程将于近期正式公布。

陈竺介绍说,卫生部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依托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现有资源,在全国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从城市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总膳食调查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监测数据分析机制。

(五)《生产销售假劣药刑事案件司法解释》5月27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的《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5月27日起施行。《解释》规定,医疗机构明知是假药而销售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解释》共分八条。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认定标准,生产、销售假药罪量刑幅度的适用标准,医疗机构实施的销售假药、劣药行为定性处理,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共犯论处的情形,特定时期生产、销售特定假劣药从重处罚、司法解释的效力等。

(六)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将复核——《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工作的通知》下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如在《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证书》有效期满后继续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应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复核检查申请。复核检查期间暂不受理新增专业申请。未按以上时限要求申请复核检查的机构,将不再具有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格。

(七)2011年起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印发

5月20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联合印发《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决定》提出,到2010年,军地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至少50%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建成无烟单位,确保2011年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的目标。

(八)健康档案信息化有了国标——《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公布

5月19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综合处处长胡建平告诉记者,为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制定国家级标准,这在世界尚属首次,对健康档案的保存、日常更新、使用等都将起到非常重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便于促进各地医疗、公卫、妇幼等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为将来全国范围健康信息的整合奠定基础。《标准》包括35个数据集的标准,全国各地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从中择取所需要的内容,但是数据标准都需要符合《标准》中的规定。

(九)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新规5月20日起施行——新《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颁布

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颁布新的《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并于2009年5月20日起施行。1995年3月8日发布的《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同时废止。

据介绍,新《办法》增加和明确了以下内容: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机关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机关的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医疗器械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新《办法》明确规定,篡改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广告内容并进行虚假宣传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该医疗器械广告的发布,撤销该企业该品种的医疗器械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新《办法》规定,向个人推荐使用的医疗器械广告中含有严重违法内容的,对该产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该医疗器械产品在辖区内的销售。对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医疗器械广告审批,被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机关发现的,1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十)《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院标准(试行)》出台

卫生部5月15日印发《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院标准(试行)》。《标准》规定,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方可出院:①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天,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②流感样症状消失后,次日起连续2天(每天1次)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十一)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印发

卫生部近日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个单病种。

单病种质量控制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在总结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制定了这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二、高等教育

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可享补贴——“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公布

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根据国家现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有关规定,到上述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相应补贴政策。

这次发布的岗位目录共分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基层农业服务、基层医疗卫生、基层文化科技服务、基层法律服务、基层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基层市政管理、基层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9大类,包括在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单位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保健、防疫、助残、公共设施设备管理养护等相关事务管理服务工作的50种岗位。

三、兄弟院校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疫情监控网络

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以高思华校长为组长的的“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学校、附属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研究部署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二)打破学院界限,强化学科交叉,密切课程联系——浙江工业大学培养双专业人才瞄准创新

不久前,浙江工业大学“地方本科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浙江省150家知名企业就当前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匹配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迫切希望引进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中91.2%的企业对复合型人才表示极大兴趣。而从浙工大近年来推出的国贸3+2、软件工程2+2、化工+国贸等复合型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企业希望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类似的复合型人才,而在校学生也希望学校开出更多的复合型专业可供选择。

于是,浙工大打破学院界限、专业界限和校园界限,推出了三种以开放为特征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①面向全校开放竞争的理工实验班,培养工程科学型人才;②基于学科开放交叉的一体化双专业,培养工程复合型人才;③立足校企开放互动的教改联合体,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其中一体化双专业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与创新。

经过近一年的论证和准备,浙工大从2006年起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跨学科构建双专业,并在培养方案中对双专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等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以强化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已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化工+计算机、药学类+工商管理、计算机+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四个一体化双专业,全校现有大二和大三共11个班级的268名学生在读。

按照规定,学生在读满一年或两年的公共基础课程后,可以申请修读一体化双专业,申请的学生要通过选拔才能进入一体化双专业班级学习。

对于一体化双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在有限的学习年限内将知识有机融合,促进素质的综合和思维的融合,是难点,也是重点。浙工大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实践环节整合、指导力量强化、教学制度配套等5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比如在教学制度的配套上,浙工大对修读条件、学分设置、文凭颁发等进行了创新性处理,只要学生修满一体化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并符合学位证书授予条件,可在其母体专业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注明修读“×××第二专业”,这也给修读的学生吃了“定心丸”。

(三)加快高新技术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向企业敞开大门

为了加快高新技术向中小企业的辐射和转移,给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日前,浙江大学首次大规模举办科技开放周活动。

在开放周里,全校所有69个省部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都敞开大门,向社会和国内企业开放,同时拿出922项授权专利供企业自主选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拉动校企合作,帮助国内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整个科技开放周期间,共有来自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陕西等6个省41个市806家企业的1500多人走进浙大重点实验室,其中近400家企业与浙大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书。

(四)温州医学院建“金字塔”形心理教育网——专家坐诊校园,辅导员任“心理引导师”,班级设心理委员

近年来,温州医学院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温州模式”。

据温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唐闻捷介绍,近年来,温州医学院依托学校应用心理专业学科背景、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强大的人才资源,建设了一支“金字塔”结构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塔顶——是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聘请浙江心理卫生领域资深的10多位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并在省内率先开办“心理专家坐诊校园”,每周定时接受学生咨询求助;中间层——是来自应用心理专业的教师和庞大的辅导员队伍,他们形成各有专长、兼收并蓄的工作团队;塔底——是一支拥有1100多人的基层队伍,每个班级配备的心理委员。

(五)江西理工大学特设“教学型教授”,鼓励教师潜心教学

《中国教育报》记者日前从江西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在今年的职称评定过程中,将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潜心于一线教学。

该校规定,教师申报“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需首先向所在学院申请,学校组织专家对其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组织学校教学督导组、被授课程的学生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课堂考评,经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最后由学校聘为“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

(六)让毕业生在校内工作岗位接受再教育——温州大学推行学士后科研岗探索

为进一步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2009年新学期伊始,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面向全校化学专业毕业生招收学士后科研助理。

该校推行的学士后制度主要是指由学校牵头组织,充分利用学校承担科研项目的部门和导师的资源,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设立的科研助理岗位。制度设计的本质是毕业生在学校提供的工作岗位上接受再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由于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科研力量较强、实验室建设较为完善、与温州行业联系比较紧密,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经费比较充足,因此,经学校研究后决定,首先在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试点学士后科研岗,同时也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学院实施这项措施。

(七)首都医科大学启动新一轮教改

首都医科大学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近日正式启动。该校计划用4年时间,系统全面完成第三轮本专科教育教学改革。

2005年年初,首都医科大学以校长基金资助课题的形式全面启动了第二轮教育教学改革。3年总计投入研究基金142.4万元,立项校级教改课题335项;市级以上课题40项获批并获学校配套研究基金114.89万元。

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该校从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改革入手,以建立独立设置的综合实验课程为载体,以建立实验教学中心为实施平台,建设和进一步完善了包括基础和临床在内的近20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设计了实验教学过程规范化实施方案;形成了综合考评方法和客观结构化考核评价体系。

四、科研成果

(一)《中医基础理论》1330词条有了法译国标

世界中联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与第三次监事会5月16-1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同时举办了“首届中国长沙中医药标准化国际论坛暨世界中联标准化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法对照国际标准(中医基础理论)》获通过,成为首部《中医基础理论》1330个词条的法译国际标准。

本次理事会还审议了《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制定发布规范》和《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

据悉,世界中联于2008年启动了“中医基本名词多语种翻译国际标准(ISN)”项目,包括中-法ISN(由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承担)、中-西ISN(由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承担)、中-葡ISN,均将于2010年完成报批稿。

世界中联主持制定的全球首部中医术语国际标准是2007年底出版的《中医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收入各类词条6526个,其确立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为其它语种ISN项目提供了借鉴。

(二)973项目“基于中医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通过中期评估

为中医特色疗法提供理论依据的973项目“基于中医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目前顺利通过科技部中期评估。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房敏介绍说:前两年为最终找到特色疗法的基础理论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后两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将从现代生物学、信息工程学、医学影像学、数字人技术等方面,验证中医特色疗法的疗效,研究其作用机理及效应环节。

(三)973项目“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获进展

973项目“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初步总结了针麻在颅脑、心脏、肺切除、甲状腺等手术中的操作规范和方案,开启了阐明针麻镇痛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该项目分为7个课题,参加单位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任首席科学家。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立项,今年初顺利通过科技部中期评估。

(四)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获阶段性成果

以王振国教授任首席科学家,以研究药性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为目标的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该项目已确立中药寒热药性的判别函数方程和生物热动力学方法,传统中药的寒热药性从此有了现代判别方法。

(五)内地首株甲型H1N1病毒分离成功

5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成功分离获得了我国内地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于5月18日凌晨完成了对该病毒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从而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疫苗、分子流行病学、传播机制等各项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该基因组序列信息已提交全球公共序列数据库(Genebank)和全球流感自发禽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供全球科学家用以分析和监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命名规则,将该病毒命名为A/sichuan/1/2009(H1N1)swl。经过初步序列分析比较,该分离病毒与美国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高度同源,表明为同一类病毒。序列耐药性分析显示,该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达菲敏感,未产生耐药性。

(六)我国科研人员绘出流感病毒基因多样性全景图

近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人员陈继明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绘制了流感病毒两个重要基因的多样性全景图。通过这些全景图,人们可以准确定位任何一个流感病毒的毒株在流感病毒家族中的位置,从而为抗击这种病毒引起的人与多种动物疫病,包括当前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重大疫情,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据了解,流感病毒能够感染人、禽、猪、马及一些海洋动物。流感病毒非常复杂,按照它表面的2个糖蛋白,流感病毒可以分为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HA亚型和NA亚型的组合又形成数十个亚型,如H1N1、H3N2、H5N1等亚型。各亚型流感病毒因为时间、地理、宿主的不同及不同毒株之间的基因“杂交”,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流感病毒家族。这使得准确界定某个流感病毒在家族中的位置、判定它的来龙去脉变得非常困难。

(七)军事医学科学院抢出病毒检测试剂盒

5月2日,军事医学科学院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功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探针核酸检测试剂盒。

据介绍,该试剂盒是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的特异性变异位点,用核酸探针进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点,可在两小时内完成样本检测。同时,考虑到H1N1病毒可能发生的变异,研究小组经过连夜验证,获得了3套特异性探针,即使流感病毒检测位点的基因出现变异,也可以确保不出现漏检情况。该方法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探针技术,关键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该试剂盒目前正加紧进行批量装配,可立即投入使用。

(八)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唐启盛教授负责的一项关于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首次将抑郁症的中医证型分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心肾不交证、心脾两虚证及心胆气虚证6种,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针对不同证型的中医治疗方案——《抑郁症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临床治疗方案》。该研究成果近日获得200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九)首个口服细胞因子抗肿瘤新药有望面世

近日,由浙江理工大学生化所教授张耀洲牵头,联合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刊发了我国科学家的一项重要课题成果——以家蚕为生物反应器,找到细胞因子类活性蛋白口服吸收的有效途径。

据悉,这一成果已经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全面进入二、三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首个口服细胞因子抗肿瘤新药。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浙江理工大学生化所副教授吕正兵说,此次公开的通过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的细胞因子,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治疗和预防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十)中国自主研发抗病毒一类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 注射剂正开展Ⅱ期临床试验

中国自主研发的注射剂“帕拉米韦三水合物”为抗病毒一类新药,2008年6月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

(十一)中草药藤黄中发现肿瘤生长克星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刘明耀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发现,从藤黄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植物药单体“藤黄双黄酮”,可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生长,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癌症权威杂志《癌症研究》上。

刘明耀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藤黄双黄酮”能通过调控细胞胞外的激酶信号通路和小G蛋白活力,来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小管状结构形成,从而阻断血管新生,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研究表明“藤黄双黄酮”这一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安全有效的抗肿瘤新药。

(十二)我国科学家SARS蛋白水解酶研究获新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理三室沈旭研究员课题组与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DDDC)蒋华良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博士生胡天岑、张余等人研究发现,虽然Ser139和Phe140是SARS蛋白水解酶(SARS 3CLpro)二聚界面的相邻氨基酸,其突变可引起不同的酶的聚集状态和活性,即Ser139突变使酶以单聚形式存在,但却保持一定的酶学活性,而Phen140突变使酶以二聚形式存在,却丧失活性,通过晶体结构分析,他们系统研究了“3CL水解酶酶活”与“聚集状态”的关系,相应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病毒学》(Virology, 2009, 388, 324-334)杂志上,并被列为封面文章予以介绍。

五、海外资讯

(一)FR235222分子抑制细胞内寄生虫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日前宣布,他们与国家科研中心合作,发现了FR235222分子能够有效地抑制寄生虫(疟原虫与弓形虫)产生的酶,从而阻断寄生虫在细胞间的扩散。该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实验医学杂志》上。

(二)两个变异基因与卒中有关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埃里克•博尔温克尔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与卒中有关的两个变异基因——它们位于第12条染色体的NINJ2基因旁。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卒中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最终可能发现预防和诊治卒中的新办法。

(三)973项目平衡针灸创新技术落户美国旧金山

2009年中医发展五洲论坛暨美中第三届“中医药学术大会”日前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应大会组委会的特别邀请,全军平衡针灸学创始人、国家973平衡针灸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文远在会上做了973平衡针灸创新理论和特色技术专题讲座,并进行了现场演示。

(四)恶性疟疾病因找到

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尼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病原体卷》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一种名为Treg的免疫细胞(全称为调节性T细胞),会使疟疾患者的病情转为恶性,因为Treg细胞会“关闭”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疟原虫不受控制地增殖。

(五)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基因分子发病机制

新一期美国《肠胃病学》杂志报道,日本理化所与美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如果进入肝细胞,就会导致转谷胺酰酶2进入细胞核,导致基因转录因子SP1发生过度交联反应,从而促进肝细胞坏死。

这一发现为人类了解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开发新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了帮助。

(六)美国研究证实传统疫苗预防甲型H1N1病毒无效

经过临床验证,现阶段适用的传统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眼下全球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毫无作用,达菲亦非防控良药,这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经过实验室验证,甲型H1N1病毒具有抵抗现有疫苗的能力。

(七)甲型H1N1病毒可能已在猪身上传播十多年

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剑桥大学的国际科研团队5月22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51个甲型H1N1病毒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该病毒可能已在一些国家的猪身上传播了十多年而没有被人类发现。研究人员对甲型H1N1病毒在人际间快速传播的能力表示担忧,一旦甲型H1N1病毒变异成毒性更强的版本,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八)科学家找到引起脱发基因

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与庆应大学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文章称:他们利用大鼠进行实验发现,一种基因产生的“Sox21”蛋白质与脱发有关。由于人类也拥有这种基因,因此相同的机理也适用于人。这一发现对于将来研制治疗脱发的药物将有很大帮助。

(九)美科学家发现抑郁症相关化学物质,有望创新疗法

美国科学家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大脑发育和焦虑症中起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13日出版的《神经科学》杂志上。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细胞机理在焦虑中作用的认识,有可能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提供靶点。

法国波尔多大学医学院主任皮埃尔•维琴佐•皮埃萨称,这一发现或许能为焦虑症提供一种直接针对病因的全新的疗法,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仅仅只能通过提供镇定剂来暂时缓解患者的痛苦。

(十)绿茶提取物可治慢性淋巴白血病

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的一项研究表明,绿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儿茶素酸酯(EGCG)可有效控制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病情,这为攻克该病带来了新希望。该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日的《临床肿瘤学杂志》网络版上。

在临床试验中,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病人不仅能够忍受这种高剂量绿茶提取物,而且许多人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现某种程度的好转,在患有淋巴结增大症状的病人中,大部分人的淋巴结会缩小一半甚至更多。

目前此项研究已进入第二阶段,后续参与临床试验的病人数与第一阶段人数大致相同。所有人都将服用与原来试验中同样的最高剂量。

(十一)日本培育出可复制人类疾病的荧光猴

日本科学家27日宣布,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可以复制人类疾病并且会发光的转基因灵长类动物。在一种基因的帮助下,他们让培育出的狨猴皮肤发出绿色萤光。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具有争议的成就。但日本科学家表示,这项成就能够让医学研究人员踏上一条令人兴奋的道路。

由于可以“复制”人类所患的部分最具破坏性的疾病,实验室猴子无疑为研究这些疾病的成因以及治疗手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型。日本研究小组表示:“利用这些模型,潜伏期研究有望取得一系列伟大突破”。但其他人也警告说,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可能潜在地引发一场“道德风暴”。令这些人感到担忧的是,这项用在我们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属”上的技术可以用来培育转基因人。

(十二)骨质疏松症基因机理被发现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14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其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人体中一种特殊转录因子在维护骨生长和骨吸收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报介绍说,这种转录因子又分为转录活化因子和转录抑制因子两种不同形态。其中,转录活化因子能激活一个名为“MafB”的基因,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相反,转录抑制因子则能抑制“MafB”基因,从而有利于破骨细胞的扩散和活动。研究人员推测,转录活化因子和转录抑制因子的比例失调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原因。

研究人员认为,借助上述发现,通过研发调节转录活化因子和转录抑制因子产生的药物,应该能达到维护骨生长和骨吸收平衡的目的,从而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十三)科学家找到早老性痴呆症致病主因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希曼特•鲍德尔等人对一种在早老性痴呆症中起重要作用的TAU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在早老性痴呆症患者脑中,这种蛋白质数量会无限制增加,并纠结在一起。此前研究表明,正常TAU蛋白质仅吸附3到4个磷酸盐,而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的不正常TAU蛋白质能吸附21到25个磷酸盐。

他们发现,TAU蛋白质中有一种叫Ser202的氨基酸,只要有单个磷酸盐黏附到这种氨基酸上,就会导致TAU蛋白质不正常,进而诱发FTDP-17遗传病和早老性痴呆症。TAU蛋白质Ser202氨基酸吸附单个磷酸盐正是导致早老性痴呆症的“罪魁祸首”。

(十四)日科学家发现遗传基因新功能

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个生物科学研究小组近日发布消息称,他们经过试验发现,在脊椎动物背部骨骼形成过程中,有一种特定的遗传基因能够将原本细长的组织器官分割开来。

研究人员首先开发出一种在鸡受精卵由胚胎分化成长过程中,在特定时期导入遗传基因的试验方法。他们利用这种新方法研究分析胚胎中可发育成背部骨骼的,被称为体节的组织中约20种遗传基因的活动情况。结果发现,一种被称为“艾弗琳”的遗传基因不但可以将组织器官分割开来,而且还有使分割后的断面变得平滑,使之呈现“上皮化”的功能,而如果阻止其活动,那些比较杂乱的组织就可以结合在一起。研究人员认为,通过控制“艾弗琳”的活动就达到修饰组织器官形状的效果。

研究人员称,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再生医疗领域,按需培育与患者更加匹配的器官和组织,在整形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

(十五)干细胞疗法可精确杀灭癌细胞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迈克尔•洛班热等人说,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携带一种名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蛋白质准确找到并杀灭数种癌细胞,包括肺癌、鳞状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癌细胞。在实验鼠身上的试验则发现,这种干细胞能使乳腺肿瘤增长速度减慢80%,使肺转移瘤减少38%。

研究人员指出,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准确找到癌细胞,而TRAIL可杀灭癌细胞,但不会破坏正常细胞。他们则第一次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结果发现这种疗法可“显著减少癌细胞数量”。研究人员说,他们希望2年到3年内能开始有关人体临床试验。

六、权威声音

(一)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一根台柱(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

近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中医药发展论坛上,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表示: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中医是其一根台柱。当前,中医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关于中医,不应该仅仅把它看着一个“医”,而应该认识到中医是中国的一种文化,是保障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化。

(二)按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日前,在中医中药中国行福建省活动期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来到福建中医学院考察调研。他强调,中医院校培养人才要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

(三)将传统医学纳入会员国卫生系统(世界卫生大会“传统医学”决议)

5月22日结束的第六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16项决议,其中“传统医学”决议,敦促各会员国制定国家政策、法规与标准,促进传统医学的适当、安全和有效使用,将传统医学纳入会员国卫生系统。

(四)大学真的需要排行榜吗?(工人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CCTV.COM)

1.别盲目迷信大学排行榜

大学排行榜在中国的出现,是在上世纪末。近年来不少高校对大学排行榜越来越重视了。

作为民间机构,制作大学排行榜需要自谋资金维持生存和发展。制榜机构一存在资格认定的问题,二缺乏监督,三带有功利性。因此,对于大学排行榜的规范和监管,更显得迫切。因为,一旦有了利益关系,无论这种利益关系是以什么名义出现,都会影响公正性和公信力,误导家长考生。

2.大学要保持独立精神

如果高校自身缺乏较高的学术积淀、雄厚的办学实力以及不为外界所动的学术淡定和从容信仰,则会更多关注排行榜上的位次,迎合各种排行榜标准。他们之所以热衷排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患上了发展焦虑征——希图在排名上前进几位,以扩大知名度,吸引优秀生源,获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在大学生态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这实则折射出一些高校的生存状态——因为缺乏足够的知名度和财力支持,它们也往往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为了改变现状或在政绩压力下,有的不惜“走捷径”,打花钱买排名的主意。

大学排行榜尽管颇受非议,但还是影响着一些考生、家长的判断力。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要勇于拒绝“潜规则”,保证大学的独立精神。

3.民间排行机构亟待规范

存在问题,说明需要规范,并不能因此就一棍子打死。大学排行榜还得相信市场的力量,继续靠规范成熟的民间组织来运筹。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率先推出全美大学排名,英国、加拿大、日本和德国等许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大学排行榜”。这些大学评价系统基本也是由民间机构主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竞争,榜单逐渐有了比较有公信力的范式。

4.期待大学排行更科学

目前一些民间排行榜更多的只关注各高校笼统的排名,并没有针对分学科进行学校间的比较,这让许多有专业优势的大学在排行榜长期处于尴尬地位。

对比而言,国外高校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也更为复杂和详细。其中包含大量人文化的软性指标,比如师生比例、学生奖学金的多少、学生毕业去向、校友打分等。不过尽管如此,这些国外的排行榜也经常会引起质疑,原因在于衡量大学发展的指标十分繁杂,侧重点不同,计算方法不同,结果经常会大相径庭。

要让大学排名更科学合理,一是要建立科学的排名指标体系:不以学校规模作为评估指标;严格界定科研活动产出指标;统计数据以权威机构公布的为准等。二要深入研究确立科学的分类标准:中国大学排名要在继续尝试建立自己的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并将分类标准与排行榜一起发布。三要研究科学的信息收集方法,保证可靠的信息来源。

(五)行业特色大学应选择差异化发展之路(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邓秀新)

行业特色大学的特色主要集中在传统学科,这些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学科结构与功能老化的现象。要保持学科优势和特色,就必须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提升。

行业特色大学长期依托行业,这一特定的校情,决定了这些学校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特色发展道路。

七、重大事件

(一)胡锦涛强调全力制止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播

胡锦涛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抓紧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科学、有效地实行卫生防范措施,全力制止疫情在我国传播,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温家宝主持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前一阶段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防控措施。要求进一步抓好十项重点工作:①继续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②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工作;③抓紧做好医疗救治准备;④搞好应急物资的生产与储备;⑤积极开展防治技术的科学研究;⑥加强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同港澳台建立协作机制;⑦搞好猪禽等动物流感疫情监测与防治;⑧中央财政安排50亿专项资金;⑨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⑩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5月11日,温家宝再次主持国务院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

(三)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作用,4月24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通知》。通知要求:中西医协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协调制度)、切实做好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的保障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和经费保障、加强技术指导、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宣传引导)。

(四)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拉开序幕——“我为中医药发展献一策”大型主题征文活动启动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和中国中医药报社共同筹办的“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将于今年11月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继承创新,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作为本届大会重要内容之一——“我为中医药发展献一策”大型主题征文活动(推出近百个话题)已经启动,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拉开序幕。

(五)首届国医大师评选揭晓,我校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中医教育家与临床家、国家级名老中医何任教授荣誉当选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授予王玉川等30位同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我校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中医教育家与临床家、国家级名老中医何任教授荣誉当选。国医大师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30位“国医大师”为: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 任、吴咸中、张灿?、张学文、张 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六)卫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中医药预防甲型H1N1流感方案》

卫生部日前制订并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方案》包括了疑似病例以及确诊病例的信息报告、隔离、病例标本的采集、检测、上送、以及病例的排查、订正、检测结果报告与反馈等内容。

另据消息,《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也与日前公布,《方案》分为生活起居预防、饮食预防、药物预防等四部分。

(七)41家虚假中医药网站被关闭,一批报纸虚假中医广告被曝光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今年监测到的46家互联网上虚假中医药机构网站进行了打击,现已关闭41家,其余5家尚未关闭的网站的接入地和域名注册机构均在境外,分别为:中国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前列腺治疗中心、中国国际慢性病康复研究院、全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协会。

另据消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曝光一批报纸虚假中医广告,选取全国62家报纸,监测中医医疗广告653条次,虚假违法占634条次,违法率高达97.1%。

(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建立应急科研长效机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组织在京的10家医疗科研机构有关人员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科研工作,以及如何建立中医药应对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科研长效机制和组织模式。

(九)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成立

从卫生部获悉,国务院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日前组建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

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卫生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相关部委分管领导担任。

(十)“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

《中国教育报》北京4月29日讯,“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获得“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大学生有(按姓氏笔画):帮扶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复旦大学学生邓贝西,勇攀科研高峰的北京大学学生王启宁,热心社会公益的天津大学学生王荃,捐肾救人的新疆大学学生王燕娜,志愿服务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李菊,冰窟救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何晓波、刘峰,驰骋奥运赛场、为国赢得荣誉的清华大学学生胡凯,登顶珠峰、点燃圣火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袁复栋,抗震救灾、践行使命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蒙祖海,自立自强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谭之平。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云南农业大学学生杨继斌获“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共同指导,人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自2005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届。

(十一)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正式启用——国家图书馆首批20件馆藏入网

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日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启用。该图书馆是在互联网上以多种语言形式向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资料。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该项目提供了20件馆藏。世界数字图书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32个公共团体合作建立,由全球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导开发。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发起馆之一,也是该项目中文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之一。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该项目提供的20件馆藏包括:甲骨文、手稿、敦煌文献、少数民族文字典籍等。

到目前为止,除中国国家图书馆外,还有美国国会图书馆、台北中央图书馆和耶鲁大学等机构为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提供了中文数字资源或与中国相关内容的资源。

(十二)内地首现输入性二代病例

卫生部5月30日通报,福建省泉州市5月29日报告的1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被确诊,北京再报2例确诊病例,广东省佛山市报告1例疑似病例。截至5月30日21时50分,内地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24例确诊病例和1例疑似病例,已有8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十三)北京市开建全国首家重大疾病样本库

“该项目以本市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为基础,在开展‘十类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同时,将最终形成‘一个平台、十个样本库’。”市科委负责人介绍,其中一个平台即“信息平台”,将汇集重大疾病防治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病例信息和随访信息等;“样本库”则要针对本市居民死亡率排名前列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分别搜集临床研究中所需的样本资源,包括血清、细胞、遗传物质、组织等。“预计2012年项目完成时,将搜集5万例数据信息和40万份样本资源,为促进市民健康、控制重大疾病以及推动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原始性创新资源。”

“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出资建设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作为项目主持单位,首都医科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目前已有6家医院加入了项目的一期建设,其中天坛医院负责“脑血管病”,佑安医院负责“肝炎、艾滋病”,北京妇产医院负责“宫颈癌”,301医院负责“慢性肾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负责“乳腺癌”,北京胸科医院负责“结核”。其余新发突发传染病、糖尿病、冠心病、精神疾病等4类疾病的“样本库”承担单位也将在年内确定。

(十四)打击产销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5月15日,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该联席会议制度是经国务院同意,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银监会、国务院法制办、邮政局13个部门联合建立,主要任务是统筹协调打击生产销售假药工作。卫生部部长陈竺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卫生部副部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任联席会议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会上,13部门成员单位与会代表研究讨论了《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及《全国打击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药品广告、通过邮政信箱快递服务等渠道销售假药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3个文件。

会议提出,有关部门联合在全国开展一次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以严厉打击互联网发布虚假药品广告及以邮政信箱、快递服务方式销售假药等违法犯罪行为。

上一条:09中医药信息第6期

下一条:09中医药信息第4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