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医药信息第6期

时间:2009-07-03 00:00:00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09年第6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0九年七月六日

本 期 目 录

一、医药政策···················2

二、高等教育···················5

三、兄弟院校···················6

四、科研成果···················13

五、海外资讯···················15

六、权威声音···················18

七、重大事件···················19

一、医药政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

《中国中医药报》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已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统一了标准,更加严格管理,从多方面构筑起食品安全“新防线”。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法》取消食品“免检制度”,不留监管空白。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保健食品不准夸大功效。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不能用。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

(二)国家中医药局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普专家委员会

6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普专家委员会。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管理等方面的21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副局长马建中、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担任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该委员会旨在整合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力量,对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工作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指导全行业开展相关工作,提升中医药文化建设水平,建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长效机制,并承担有关文化科普宣传任务。

(三)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县中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中医院建设指导意见》指出,县中医医院项目建设将彻底改变房屋不足与陈旧、基本医疗设备短缺的状况,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成为当地急诊急救网络的重要成员单位。

《指导意见》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中医药治疗率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高10%,每个项目单位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重点中医专科(专病)或3个以上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县中医医院床位数与区域内人口总数之比原则上宜按每千人口0.22~0.27张床测算,建设项目人口稀少地区可适当上浮。

(四)搭建中医药继续教育重要平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遴选工作日前启动,包括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城市社区及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将择优遴选200个。主要负责实施本学科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并授予相应学分,本学科继续教育师资培训,接纳人才培养专项学员的进修、短期培训等任务。设立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等29个学科,每省申报数量在16个以内。

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在全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1个,将承担本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及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适宜技术专项培训等任务。

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原则上5000万人口以下省确立1个,5000万人口以上省确立2个,将承担本省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师资培训和农村医技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及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专项培训等任务。

(五)上市药品将实行编码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月16日印发通知,将对所有批准上市的药品实施国家药品编码管理,以加强对药品在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国家药品编码是指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由计算机使用的表示特定信息的编码标识,包括本位码、监管码和分类码。

据悉,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共14位,由国别码、类别码、本体码和校验码依次连接组成。其中,国别码为“86”,代表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所有药品;类别码为“9”,代表药品;本体码的前5位为药品企业标识,后5位为药品产品标识;校验码是本位码中的最后一个字符,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以检验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中前13位数字的正确性。

(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卫生部日前印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办法》提出,卫生部成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并负责指导全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质控中心的规划、设置、考核和管理。三级甲等医院或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可以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承担省级质控中心的工作,原则上同一专业只设定一个省级质控中心。

《办法》规定,质控中心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质量考核,省级质控中心出具的质控结论可以作为本辖区辅助检查结果互认的依据。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收集、汇总、统计、分析各省级质控中心的质控信息,组织质控交流,经卫生部同意后发布全国质控信息。

(七)卫生部决定废止的部门规章目录(23件)

二、高等教育

(一)国家出台八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军营

近日,为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教育部、财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公安部等部门以空前力度出台八方面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营报效祖国、成长成才。

这八方面的政策是: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实行预征制度,在5月、6月份进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将由政府补偿相应学费,代偿助学贷款;服义务兵役期间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表现优秀、符合总政治部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退役后可根据需要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二)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加大对于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日前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

《意见》对“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四条要求:一要全部用于教师教育。二要突出改革创新。三要努力促进资源共享。四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三)俄罗斯全国统一“高考”在争议中举行

以俄罗斯教育科学部为代表的支持方认为,国家统一考试有利于消除大学录取中的主观因素,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的学生具有均等的大学入学机会。

以莫斯科大学为代表的反对方认为,重点大学作为“国家的骄傲”,应当享有特殊权利,包括特殊的选拔和录取学生的方式。统一考试会影响个性化教学,不利于天才学生的发现和培养。

三、兄弟院校

(一)浙江大学与IBM合作培养高端信息技术人才

6月5日,浙江大学与IBM公司在京共同举办首届“IBM浙江大学日”活动。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表示,双方在合作中将加强前沿科技、新兴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全方位科研合作。浙江大学将与IBM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成立创新中心,重点培养软件及服务外包方面的高端人才。此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将有机会得到IBM各领域专家及高级科研人员的亲自授课,IBM也将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增加实践机会的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企业的了解,打造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综合性高端信息技术人才。

(二)沈阳大学增设信访专业

为适应社会对信访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属综合性地方大学——沈阳大学增设信访专业,将开设法理学、宪法学、信访概论、信访实务、刑法学、实用心理学等课程,今年面向全国招生30人,修业4年合格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三)南京大学推出“三三制”本科培养方案

记者日前从南京大学获悉,从今年秋季期开始,该校将进一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课程,享受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带给他们的益处。

南京大学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该校将按院系、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实施“三三制”培养方案,即“三阶段培养”和“三种选择发展途径”。

“三阶段培养”主要指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在大类培养阶段,学生用1至1年半时间修完以通识通修模块为主的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通过专业选择以后,学生进入专业培养阶段,用1年半至2年时间修完以学科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为主的学科专业模块课程,进一步强化专业素养和专业训练。之后,学生通过类别选择,进入学校专门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需求设计的不同发展路径,这一阶段一般为1至1年半时间。

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将在多元培养阶段为学生提供三种选择:对于有志在本专业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学校将提供更深层次的本专业课程,并在课程设置上与研究生课程贯通;对于希望能跨专业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学校将提供相关专业的课程供其选择;对于就业创业类人才,学校将开设专门的课程,帮助他们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各方面准备。

(四)浙江省教育部共建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6月8日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浙江工业大学协议书签约仪式今天在杭州举行,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周济和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签字仪式上讲话,周济和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分别代表教育部和浙江省签署了共建协议书。浙江省领导李强、黄坤明、郑继伟出席。

按照协议,在浙江工业大学的发展建设中,教育部将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对浙江工业大学改革、发展、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与扶持,包括指导浙江工业大学制订完善战略发展规划、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在区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为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加强对浙江工业大学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推动浙江工业大学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根据省部共建浙江工业大学协议书精神,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同时签署了对口支持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校建立对口支持机制,浙江大学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干部交流、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对浙江工业大学的对口支持与合作。

(五)清华大学招生尝试打破文理分界

北京6月10日讯,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本科新生将享受到一项特别优惠的政策:他们将不受文理分科以及所报考专业的限制,在录取过程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申请自由选择专业。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今天介绍说,对于达到清华大学在当地理科录取分数线且有意愿就读清华文科专业的理科考生,或者达到清华在当地文科录取分数线且有意愿就读理工科专业的文科考生,均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向清华大学提出专业意向申请。清华大学将根据考生的意愿,组织专家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面试考查,最后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学生在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可以直接进入所申请的专业学习。可以说,这种“文理分科录取和清华大学校内转系制度的结合”的招生办法是清华今年招生工作的一个创新。“这是对目前文理分科高考办法的一种补充。给素质全面的学生提供一次新的选择机会,是这项政策的核心所在。”孟芊说。

(六)北京大学成立首家职业科学研究机构

作为我国首家以职业、职业活动和职业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成立仪式日前在京举行。有关专家在会上表示,在世界金融危机持续的背景下,加强我国职业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据介绍,该研究所将以创立和完善我国职业科技体系为目标,着重研究我国职业发展与科技、经济、社会,特别是与教育和就业的关系,并以企业为平台开展产业工作现场的职业观察和工作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院校职业课程改革和政府促进就业服务。

(七)清华大学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培养学生大思维

2007年3月,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就是对新生研讨课深入拓展的新尝试。

该课程涵盖理、工、文、医等领域,主讲教师中既有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和高水平教授,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截至2009年春季学期,全校共有32个院系的80多个实验室参与开课,100多位教师倾情参与,2500余名学生选课。学生每学期可以从所有单元中自主选择8个不同院系的教学单元,计1学分;各学期可续选探究课,最多可计4学分,跨学科观摩32个项目。

(八)港澳台大学:架设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

前不久,在澳门举行的“2009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创新论坛”上,几位来自澳门、香港和台湾的大学校长畅谈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国际化不等于美国化,追求发展需深层改革,高等院校应携手共进。

(九)浙江工商大学听证制度让师生心服心动

为规范管理,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根据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去年12月,浙江工商大学专门制定了《浙江工商大学听证制度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学校的三类事项必须经过听证:第一类事项是规范性文件听证,制定有关师生员工权益的重要规范性文件;第二类事项是不利处分听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学校拟对其作出留用察看及以上或留校察看及以上的处分决定;第三类事项是其他听证,学校会议决定听证的事项。

根据规定,浙江工商大学专门设立了听证大厅和听证委员会。听证委员会由校领导、管理部门代表、教师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学生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每届任期两年,由学校聘任;听证委员会负责受理听证申请,组织听证工作,形成听证纪要;听证事项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听证会纪要》,充分考虑听证意见,形成《听证意见处理报告》,说明采纳的情况与不采纳的理由;校园网上专设“听证信息”栏目,以公布学校听证制度以及听证信息。为了保证听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办法还明确规定,校听证委员会收到有关部门报送的听证材料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安排听证。

(十)“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今秋实施

北京6月21日讯,清华大学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实施一项特殊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根据计划,清华将建立科学的学生遴选机制,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培养,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院士等担任首席教授,按1∶3的师生比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教师和社会杰出人士担任学生导师。

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计划是让有潜质、有特色的学生充分发展、脱颖而出,通过这些优秀‘领跑者’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各院系、各学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而促进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据清华大学教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钱学森力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成为该计划首批项目。入选班级将进行多样化培养模式探索,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设置核心课程体系,选用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水平教材,高度重视基础训练、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培养,通过研讨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鼓励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学生还将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研习、暑期学校等方式,分期、分批到国外一流大学学 习、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学科领域前沿。

(十一)中山大学——帮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中山大学开拓就业渠道,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毕业生招聘会6场、中小型企业宣讲会近200场,建立校院两级实习基地共200多个,并与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磋商,拟共同出资20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资助中大学子自主创业。

学校开发了集职业测评、职业导航、精品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资讯与咨询、就业追踪为一体的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开展职业导师计划,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并协助学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职业规划工作坊”是中山大学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和指导的模式,每期围绕学生面临的就业疑惑设定主题,邀请专家主持,学生自愿参与,范围小,但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目前,已成功开办十几期,接受咨询300多人次。

(十二)宁波大学创新机制培养优秀人才

日前,宁波大学孵化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宁波奇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外风险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成为一家高新科技企业。

近年来,宁波大学实现了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零的突破。学校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按照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须经历一项创新创业活 动全过程的训练,修足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该计划包含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5个方面内容,以第二课堂项目的形式每学期滚动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特长选择相关项目及其修读时间。

(十三)辽宁率先立法促进大学生就业

沈阳6月26日讯,《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据悉,该规定首次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的法律责任,首次明确就业协议的法律地位与作用。作为全国第一部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目的的政府规章,该规定填补了国内立法空白。

据了解,该规定共38条,设定了16项制度和机制,涉及公平就业、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扶持大学生创业、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就业状况预警、就业协议签订等大学生就业的各个方面,在确定政府部门职责、规范就业市场管理、明确高校职责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十四)青岛85%高校建学生心理档案

目前已有85%的高校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和测量数据库,对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和心理冲突提供了重要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青岛市已有90%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且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20所高校中,专职教师占20%,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队伍正在逐渐成熟。

(十五)302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打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平台

5月31日,解放军第302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科教研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打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平台。至此,该院已与国内26家军地医疗、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302医院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承担部分教学和培训工作;建立302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平台,组建中医药科研创新团队,并在兼职教授选聘、研究生培养及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药研发、中医药预防保健研究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必要时可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科研计划专项等重大建设项目。

(十六)福建中医学院——选送学生赴台及海外学习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办校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福建中医学院近日正式启动在校学生海(境)外学习经历项目,外派交流学习以台湾地区为主,西欧国家瑞典、芬兰、荷兰为辅。

目前,学校已选拔出45名大二、大三的在校优秀本科生,将于下个学期分赴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瑞典维克舍大学等6所院校,进行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其间,外派学生将选学所在学校相关院系的主干课程,并参加所修课程考试,学校将依据这些院校所提供的成绩单给予登记成绩,所修课程的学分视为本校同等学分。此举不仅是学校进行对外合作办学的需要,而且也是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形成兼容开放的学术精神,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适应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十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构建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了评教、评学、评管、监控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合理运用到职称聘任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上。评教:依靠学校督导组、院(部)教学管理组织和学生进行三级评价,将评价结果引入到教师考核与职称晋升之中,近年来,学校评选出了78名教学优质奖教师。评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教学单位从教学管理基础、教学管理状态、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评出了三届优秀教学管理单位,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评学:根据中医药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制定了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督导监控:学校聘请了资深专家作为教学督导员,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学管理状态和教学环境进行监控,同时把重点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加强外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主动适应社会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视社会公众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建立了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与学生家长定期沟通,征询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和毕业生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根据他们的建议,修订教学计划和质量目标,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加学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及整体管理等方面进行外部评议与评估。

(十八)王永炎名医传承工作站建设成效显著

6月12日,记者周颖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举行的王永炎名医传承工作站研讨会上获悉,该工作站坚持与提高临床服务水平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经过2年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该站将王永炎院士的各种资料汇聚,分门别类编号入档保存,方便查询,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展“王永炎谈治学”讲堂活动22期,发表与王永炎学术经验有关论文10篇,出版《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手册》、《中医心理危机干预与灾后常见心理疾病防治手册》)、《薪火传承——永炎篇》、《中风病防治要览》著作4部;围绕王永炎提出的“毒损脑络”及“病络学说”,开展中医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新医药学科群研究课题、国家“211”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其他各级科研课题若干项等。

(十九)北京中医药大学古医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6月11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杰出人物表彰、颁证、授牌电视电话会议”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名单及收藏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四部明代古医籍入选。至此,该校图书馆共有6部古医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主要收录辛亥革命(含1911年)之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建立,对在全国范围内系统保护、利用古籍创造了良好效应。凡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均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医古医籍的入选,将对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医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此次会议由文化部、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

(二十)华中科技大学建多学科交叉生物医药研究院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任院长,张伯礼、张礼和、孙汉董、陈凯先、周宏灏、刘昌孝、侯惠民、杨胜利、陈志南等9位院士及10多位教授参加的生物医药研究院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该院整合了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命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单位,重点围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等4类重大疾病开展药物研究,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新药研究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基地、新药集成与原始创新的孵化器和新药创制研究平台。

四、科研成果

(一)中药得力生抗肿瘤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步长集团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其生产的中药注射剂得力生通过美国FDA规范化实验,验证得力生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有效性。

发布会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洪涛宣读了美国FDA规范化实验得出的结论:得力生注射剂对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具有选择性的抗增殖活性,并且与得力生注射剂有明确的正剂量反应系;经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得力生注射剂处理的癌细胞,细胞核处于G0/G1期(休眠期和DNA合成前期)数量明显增加,从而证明得力生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得力生注射剂对于靶向药物耐药的细胞系依然敏感,可以应用于对西药靶向药物耐药的病例。

(二)一项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状态数据库建立及质量预警信息系统项目研究近日通过专家验收。

据悉,这项研究是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和教育部高教司委托,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牵头,北京、黑龙江、广州、成都等地的中医药院校共同开展。其目的是探索建立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开展中医药教育质量监控工作,指导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目前,该研究已完成了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信息指标体系框架以及预警评价指标,建立了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指标动态信息采集管理平台和配套信息采集规范及标准。

(三)中国首例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获成功

去年刚刚一岁的源源被诊断患有神经母细胞瘤且到了晚期,经手术和化疗后,决定为他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以提高生存率。今年四月源源在北京儿童医院接受了自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源源造血已恢复,肿瘤已全部消失。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医学研究所所长裴雪涛认为:现可肯定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是有应用价值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认识。他称,如果经济状况允许,保存自己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不仅是对个体是个储备或保险,对于血缘相关的亲属或用于公共库捐赠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四)我国科学家培育出猪“万能”干细胞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肖磊研究组利用猪的成体细胞培育出“万能”干细胞,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培育出家养有蹄类动物的多能干细胞。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分子细胞生物学报》上。

据介绍,科研人员通过使用转录因子重编程了来自一头猪的耳朵和骨髓的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再通过一种病毒把这些重编程因子的混合物引入细胞中,使这些细胞发生了变化,并发育成了胚胎样干细胞群。进一步的测试证明,它们确实有能力分化为组成胚胎的三层(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类型,这是所有胚胎干细胞都具有的能力。

据悉,研究人员可以修改干细胞中的猪的基因,并培育出携带同样基因障碍的猪,从而让它们具有和人类患者类似的症状,然后就有可能使用这种猪模型开发治疗这种疾病的疗法。

(五)清除脑内浊毒治脑病新药问世

由王永炎、张伯礼院士参加的“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痴呆的研究”课题组经过10年不断探索,研制成功了治疗脑病的国家级三类新药——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以清除脑内浊毒来治疗脑病的新药。

该药可直接营养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并激活濒死的神经细胞,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六)中国首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制成功

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宣布: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氟喹诺酮类(沙星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日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这标志着我国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终于打破长期依靠仿制的局面,中国百姓可以用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价钱更便宜的“中华牌”抗菌药了。

(七)我科学家发现可调控细胞死亡方式的人体蛋白激酶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韩家淮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是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的分子“开关”;通过调控这个开关,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这一发现,被认为是为临床治疗脑缺氧、心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等与细胞坏死相关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6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长篇研究报告的形式刊登了这项成果。

该课题组经过近6年的研究发现,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简言之,该蛋白激酶是细胞凋亡与坏死之间相互转换的一个分子“开关”。它通过调节能量代谢,会影响细胞选择不同的死亡方式。

五、海外资讯

(一)中医有望在瑞士纳入医保

日前,在瑞士选民的公投中,中医以67%的支持率被列入该国基础医疗保险报销范畴的议案,意味着中医在瑞士有望纳入医保。这是中国商务部驻瑞士经商参处近日透露的消息。据了解,若中医能够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被纳入基础医疗保险,将对其海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2006年,中医针灸治疗关节等疼痛被纳入德国医疗保险。新加坡、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已将其纳入医保。

(二)“精确制导”杀灭癌细胞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说,用基因工程改造的一种骨髓干细胞可携带灭癌蛋白质通过“精确制导”杀灭数种癌细胞,正常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迈克尔•洛班热等人说,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携带一种名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蛋白质准确找到并杀灭数种癌细胞,包括肺癌、鳞状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的癌细胞。在实验鼠身上的试验则发现,这种干细胞能使乳腺癌增长速度减慢80%,使肺转移癌减少38%。

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举行的美国胸科协会国际会议上公布。

(三)基因影响乳腺癌转移被查明

美国耶希瓦大学日前报告说,该校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发生转移的乳腺癌细胞中,一种名为ZBP1的基因处于“沉默”状态。

辛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细胞科学杂志》上介绍说,在最新的实验中,他们对小鼠、大鼠和人类的乳腺癌细胞中ZBP1基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发现,当有甲基附着到ZBP1的“基因启动区域(即基因中启动基因表达的片段)”时,这个类似基因“发动机”的区域由于“甲基化”就无法与一种特殊蛋白质结合,导致基因无法表达,被迫“沉默”。

研究还发现,ZBP1基因“沉默”后,癌细胞的移动能力增强,而且会促进转移后的癌细胞增殖。

(四) 卵巢癌化疗障碍原因查明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造成卵巢癌化疗障碍的重要原因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人体细胞中引发了抗药性。这一发现为治疗卵巢癌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发现,患者接受顺铂化疗的时间越长,体内癌细胞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就越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能在癌细胞内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使癌细胞对化疗产生抗药性。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能够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卵巢癌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五)病毒疗法可选择性杀死癌细胞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改造”病毒的新方式,可按需剔除病毒的关键毒性,并保持其复制能力,使其成为杀死癌细胞却不伤害健康细胞的“安全卫士”。这将为癌症治疗的改进提供新的平台,也将为新一代抗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生物医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能自我复制并专门灭杀肿瘤细胞的病毒研究。英国牛津大学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联合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细胞的微型RNA分子可控制信使RNA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稳定性,这种新获知的机理为控制病毒复制以引发特定肿瘤细胞的失活提供了可能性。

西摩教授表示,“改造”方式适用范围广且十分有效,其可控制病毒的活动,在特定的肿瘤细胞中对其进行按需复制,使病原体本身的毒性消失;而释放出来的子代病毒将继续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从而周而复始地杀灭肿瘤,却不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病毒疗法”对杀死小鼠体内的肿瘤很有帮助,但其应用于人体癌症治疗仍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与尝试,真正的临床测试至少要在两年后才能开始。

(六)科学家发现艾滋病毒藏身记忆T细胞

加拿大和美国研究人员6月21日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可能会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

治愈艾滋病的关键在于找到艾滋病病毒潜伏池——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藏身之地。研究人员说,他们找到了这种潜伏池,即记忆T细胞,这是一种人体免疫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一旦艾滋病病毒藏身到记忆T细胞中,它的命运就与记忆T细胞休戚相关:记忆T细胞活着,病毒也就活着;记忆T细胞死亡,病毒也就死亡;病毒增殖也完全依赖于记忆T细胞的分裂。因此,摧毁记忆T细胞,也就可以摧毁“躲藏”起来的艾滋病病毒。

(七)德科学家首次发现血管“生长开关”

人的生命依赖于向人体各个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成分的血管网,而血管网的生长,或破裂血管的痊愈是由两种被称为“生长开关”的蛋白质决定的,这是德国马普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所和明斯特大学共同研究的一项新发现,有关论文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细胞学》杂志上,这个医学机理有望用于治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德国马普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所和明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现在首次发现了决定血管生长的“开关”,这个被取名为“Notch”的“开关”是一种附在血管细胞表面的受体,即所谓的内皮细胞。这个受体上可以吸附不同的表面蛋白质,使“开关”处于开或关的位置。

这个生化机理的单个成分已经搞清楚,即“开关”处于关的状态时,是受到Notch受体表面像阿拉伯数字4一样的三角蛋白质(简称D114)和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开关”处于开的状态时,受到同样是表面蛋白质的另一种锯齿状蛋白质“Jagged1”的影响。

该项目负责人、马普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拉夫•亚当斯称:“我们现在第一次明白这些单个成分之间是如何作用的,Jagged1蛋白质作为开关的开启作用是完全新的认识。在接下去的实验鼠试验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血管的生长,以及开发可用于人体的新药。”

六、权威声音

(一)探索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体制与机制(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邹寿彬)

目前学科研究的特征,如学科跨度、界限、组织化、学科间渗透等,相比传统研究在特征、规模和难度上都有巨大不同。

跨学科研究是近来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许多国内外知名高校都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促进跨学科研究应以社会经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适合跨学科研究的体制与机制。

(二)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大学没有“精神围墙”,就无法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从而也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

正因为大学不客观地把自己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认为大学就是社会的中枢,因此就承担了“无限责任”,从而遭受到社会各方面对她的诟病,无意间把社会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大学出了问题。

(三)中医药防治肿瘤极具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书钧)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讲坛2009年第四讲指出,中医药在肿瘤防治领域极具优势及潜力。

“与西医的实验医学不同,中医理论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是最契合医疗实际的。”程书钧提出,实现个体化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是改善目前肿瘤治愈率低和死亡率高的有效途径。因此,发挥中医优势,加强中医治疗肿瘤临床研究,特别是推进中医肿瘤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构建创新团队及创新运行机制对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水平具有战略意义。

程书钧院士还就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医治疗肿瘤、情绪或性格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多靶点治疗、环境应激等问题同与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四)以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推进教改(八所中医药院校校长)

“高等中医药院校一定要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培养实用人才,以满足不同岗位和社会需要。”在6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举行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上,8所中医药院校校(院)长就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

(五)中医要学国学(我国知名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讲坛2009年第三讲日前在北京举办,我国知名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在以“科学发展开新纪,道德智慧铸魂灵”为题的讲座中指出,中医要学国学,因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庸之学追求阴阳平衡,中医学追求阴平阳秘,同于一理。

七、重大事件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全体会议举行

6月10日上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委会委员单位和合作伙伴单位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是负责协调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政府机构,是我国开展多边外交和教育、科学、文化、传播等领域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全委会原有28家委员单位,包括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科学院等政府、非政府、研究机构等。此次会议上,新增国务院新闻办为全委会委员单位。

(二)我国大规模开展创意人才培训计划

为了培养创意产业优秀人才,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推出了创意人才培训计划。

据了解,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聘请上百名各领域的权威学者为顾问和授课教师,联合北京创意村营销策划公司等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利用卫星、网络等高科技手段,采取面授、网授和联合各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开设创意课程等多种方式,对国民进行大规模创意培训,以促进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设立

6月16日讯,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今天在京宣布正式启动,首届获奖者表彰大会今年年底举行。该奖是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奖项。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分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促进奖两个奖项。创新奖每年评选100个,授予在产学研合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60家)及个人(40名),旨在表彰推动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高校、企业等单位及个人。促进奖也设100个,旨在表彰营造良好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的管理部门或金融、中介等单位及个人。奖项由各省份与产学研相关的部门或行业协会推荐,地方部门也可推荐及自荐。

(四)《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09(年)》

最新发布: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每13个就有1个是中国儿童少年。他们到30岁时85%以上仍超重,伴随而来的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其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大大提前。我国儿童少年肥胖已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北京市 首都儿科研究所调查了10221名5岁~9岁的儿童,肥胖率为15.4%,大约是1996年的4倍,增长幅度接近英、美国家。

广州市 14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肥胖和超重的学生约占20%。

天津市 全市儿童健康监测报告显示,在 6岁的儿童中,肥胖率为10.5%。

上海市 在7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6.0%和12.5%。

(五)中法确定20余个中医药合作项目

中法中医药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日前在上海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主持会议。

在本次会议上,委员会的成员和专家围绕前两次会议确定的疾病病种范围,对双方分别提交的项目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了20余个联合项目。会议期间,委员会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六)南京建中药标准化生产基地

中药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产学研示范工程——海昌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产业化项目日前在南京高新区开工。该项目由南京高新技术经济开发总公司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中药炮制为重点的重点学科,由蔡宝昌教授承担的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饮片标准修订用样品的统一加工炮制研究”课题,对325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制定了统一的质量标准,在全国乃至世界中药饮片的标准化方面占据了技术和标准的制高点。项目分三期实施,包括中药饮片厂、中成药厂、科技研发大楼、国际科研交流与合作中心、中成药物流中心、以中医药治未病为特色的亚健康防治中心等,工程投资超过10亿元。

(七)中医药申遗万人签名支持

6月2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文殊坊分会场举行“支持中医药申遗万人签名倡议活动”,中医药文化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结束后,万人签名长卷将被送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表达成都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愿望和信心。

2003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便着手“申遗”工作,并成立“申遗”委员会。2006年正式以“中医药”的名义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今年七八月份,中医药申遗将会有初步结果。

本届“非遗节”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八)中医现状调查方案论证会召开

6月5日,中医现状调查方案论证会在武汉举行。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我国中医发展的基本现状。

调查的具体目标是掌握全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尤其是农村中医医疗服务资源分布现况,分析中医资源结构和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掌握全国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特色的情况,分析影响和制约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和特色优势发挥的关键因素;掌握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探讨落实政策的有效途径。

湖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姚云、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学安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法监司、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的领导专家及来自湖北、浙江、湖南、黑龙江、四川等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

(九)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举行

6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首届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表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并颁奖。

(十)同仁堂、胡庆余堂、潘高寿等中医药文化成为国家“非遗”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挂牌仪式近日在广州市桥东升工业区的潘高寿药业公司举行。

潘高寿有近120年的生产历史,公司生产川贝枇杷露、川贝枇杷膏等治肺良药。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被国家认定为传统中医药"非遗"的有同仁堂、胡庆余堂、潘高寿等6家企业。

(十一)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传统医药项目有24人入选

文化部近日公布了711个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传统中医项目传承人有24名,包括米玛的藏医药、郭艳锦的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杨巨奎的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等,此外在传统体育项目中,杨振国、陈小旺、陈正雷3人是太极拳项目的传承人。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在各省(区、市)和中央直属单位推荐的1975名传承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由61名专家组成的10个专家评审组,经过初评、评审委员会审核、征求意见、评审委员会复核等程序最终确定的。

文化部分别于2007年6月和2008年2月,公布了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传统医药项目9项,扩展项目5项,传承人18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传统医药项目8项。

(十二)7月底有望生产首批甲感疫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月8日发布《大流行流感疫苗特别审批应急工作方案》,确保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和有效。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由11家企业生产,7月底有望生产出首批疫苗。

(十三)973中医理论专项第二届专家组成立

据科技部消息,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第二届专家组日前成立,共有19位成员,李振吉教授任组长。

据介绍,973计划中医专项实行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专项专家组共同协商机制,本届专家组专家任期3年,主要任务是开展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加强对该专项的宏观指导,研究提出专项研究重点方向和任务,协助管理部门开展专项的评审评估等工作。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向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

(十四)世界卫生大会通过首个由我国倡导发起的传统医学专门决议

《传统医学决议》近日在世界卫生组织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这是该组织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专门决议的形式敦促会员国全面发展传统医学,也是世界卫生大会上由我国倡导提出并获得通过的第一份决议。

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任明辉认为,《传统医学决议》的通过明确了我国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的引领地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笑频表示,这反映了世界上多数国家对传统医学发展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是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对未来传统医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指导意义。

(十五)中华中医药学会举行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王国强当选为会长

6月6日至7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30周年会庆在京隆重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建会30年来的经验,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研讨商定今后5年改革发展的目标与规划。

通过会员代表选举,王国强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马建中、王新陆、吕玉波、李清杰、孙树椿、严世芸、吴以岭、吴浈、张大宁、张伯礼、李大鹏、李俊德、杨明会、陈传宏、徐镜人、高思华、曹洪欣、谢阳谷当选为副会长,李俊德兼任秘书长。

会上,颁发了2008年度“以岭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学会终身贡献奖、终身成就奖、成就奖,聘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并颁发证书,表彰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单位近500人参加了大会,多个台、港、澳地区及海外中医药学术团体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上一条:09中医药信息第7-8期

下一条:09中医药信息第5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