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药信息第4期

时间:2017-05-08 08:49:15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4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一七年五月八日

本 期 目 录

一、医药政策... 1

二、兄弟院校... 2

三、科研动态... 4

四、海外资讯... 6

五、权威声音... 7

六、重大事件... 7

七、中医药文化... 12

八、中医药产业... 14


一、医药政策

(一)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改进行政审批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政府服务管理,着力构建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意见要求,到20186月,各省份建立地方电子化注册系统,与国家电子化注册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机构、医师、护士注册电子化管理。到2020年,在全面实行电子化注册管理的基础上,基本完成电子证照的发放使用工作,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便捷高效,事中事后监管动态及时,人人享有医疗资源信息服务的目标。

意见明确了加快电子化注册系统建设、优化再造政务服务、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和诚信体系建设三大重点任务。要求统一建设管理标准,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电子化注册系统建设、管理、操作的规范和技术文件,统一数据标准、系统运行规则和应用管理机制,建立国家电子化注册系统。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优化整合、升级改造现有注册联网系统,加快构建省级电子化注册系统,与国家电子化注册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的基本注册信息通过电子化注册系统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定期分析电子化注册系统中相关医疗资源的配置、利用、运行情况,提高宏观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微观管理的精准性、及时性。

为保障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试点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加强监督考核。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电子化注册改革情况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评估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适时组织督导,推动工作落实。

(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

意见提出,2017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意见指出,要根据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医疗资源不足的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意见要求,要完善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建立组织管理和协作制度,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机制。同时,要促进医联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等,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实现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意见强调,要完善各项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意见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加强督查评估、强化宣传培训,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医联体建设的监管,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和分工协作制度,牵头制定相关技术文件。

二、兄弟院校

(一)江西中医药大学举办践行经典,感念先贤活动

331日,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药学院联合举办了“盛世清明·千人诵读”活动,千余名学子神情肃穆、整齐站立在图书馆广场的李时珍雕像前,朗诵诗文《上古天真论》《祭炎帝陵文》《盛世清明颂》等中医药经典和清明颂文,在感悟经典、践行经典中感念先贤。将清明祭祀杏林先贤与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推崇孝道的民族之风发扬光大,传承中医药文化经典,助推校园和谐的文明之风。

(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获批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办的全国首批中医养生学新专业获批,今年将正式招生。

中医养生学专业学制5年,主要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扎实掌握中医养生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体质辨识评估、养生保健指导、治未病及疾病早期干预等能力水平,具有对临床各科常见疾病诊疗能力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学生毕业后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并纳入执业医师考试范围。

(三)河南邓州斥资5亿元建仲景国医职业学院

41日,河南邓州市政府与北京西京力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投资5亿元,以原邓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为基础,举办邓州仲景国医职业学院,初期设护理、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3个专业,后期规划增设中草药栽培、中医学专业。

邓州仲景国医职业学院的办学性质为民办公助,学院定位为“努力创建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的国医教育职业院校”,办学层次为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前期筹建,现已完成一期工程近15万平方米的医学教学楼、医学实训楼等建设,招聘、培养了近百名专任教师。已选定护理、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3个成熟专业,2017年计划招生500人,3年内在校生规模计划达到3000人。

(四)北京藏医院挂牌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

日前,北京藏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京举行。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旭光与北京藏医院院长朱亚春共同签署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关于建立教学医院合同书》,并一同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牌匾揭牌。

刘旭光介绍,成都中医药大学藏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该校将与北京藏医院一起,以医院藏医药特色为依托,以藏医学国家特色专业和藏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为结合点,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和药学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和药学服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柳应华表示,希望双方在临床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和政策研究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利用医院的区位优势、行业资源及大学的师资和专业优势打造藏医药发展的有效平台。

(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揭牌

41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闵行区共同签署《关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框架协议书》,并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揭牌。

2014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闵行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医教研各项事业中开展了良好合作。上海中医药大学计划通过与上海市闵行区的战略合作,建设全面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育各阶段的中医药特色学校平台体系,为中医药进校园发挥示范作用。

三、科研动态

(一)姜黄素可逆转原发性肝癌化疗耐药性

肝癌患者耐药的主要症结在于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索拉菲尼引起缺氧,进而使糖酵解增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刘连新领衔完成的重大课题《原发性肝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干预新策略》发现,将中药姜黄里的天然成分姜黄素与索拉菲尼联合使用,既能显著增强二者疗效,又能逆转索拉菲尼的耐药性。近日,该课题获得2016年度教育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原发性肝癌具有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转移范围广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当前,索拉菲尼是原发性肝癌的唯一靶向药,但其最终疗效尚不理想,且会导致副反应。刘连新团队发现索拉菲尼可产生肿瘤低氧微环境,继而诱发肿瘤糖酵解增强,最终降低了药效,甚至无效。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研究表明,姜黄素及其类似物可上调VHL蛋白,帮助索拉菲尼“转败为胜”。二者伍用可提高疗效,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及改善预后。

该团队还在国内外率先将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引入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最佳临床给药方式及相关耐药“奥秘”。临床实践证明,砷制剂经肝动脉缓慢持续输注方式,对肝癌效果更好。这些研究结论揭示了肝癌的耐药特点,为寻求中药三氧化二砷肝癌化疗的方向锁定了重要线索及关键路径。

(二)“红豆杉睡补”理念获临床试验支持

417日,章光101红豆杉缓释颗粒睡枕科技成果报告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会议汇报探讨失眠问题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中医药无副作用改善睡眠的方法,并就入睡潜伏期、睡眠觉醒时间、微觉醒指数等影响睡眠的关键因素进行交流。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对红豆杉缓释颗粒睡枕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红豆杉缓释颗粒睡枕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王赞介绍,尽管红豆杉缓释颗粒是保健品,但试验严格按照药物试验标准进行,对受试者从年龄、病程、作息习惯、是否过敏、甲功五项、性激素、泌乳素等多个指标制定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在试验结果评定上,采用主观研究方法和客观研究方法——多导睡眠图相结合的方式,启用国际睡眠监测一级设备,多角度全方位监测结果。试验表明,红豆杉缓释颗粒睡枕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祝捷表示,目前已经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该睡枕可以缩短入睡潜伏期、降低微觉醒次数,在之后的试验中,应改善设计方案,增加样本数量,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

(三)旋覆花有望开发成新一代抗氧化损伤药物

第二军医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原代神经元细胞损伤筛选模型对中药旋覆花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发现一种叫大花旋覆花内酯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显著保护神经元细胞抵抗氧化应激损伤。在与氧化损伤密切相关的大鼠脑卒中模型中,大花旋覆花内酯能降低大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损伤程度,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的抗氧化损伤新药。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

氧化应激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包括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神经细胞损伤实验显示,大花旋覆花内酯可以显著保护原代神经元细胞,抵抗氧和葡萄糖缺乏再灌注诱导的细胞损伤,显著降低活性氧水平。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大花旋覆花内酯可以高效降低大脑梗死体积,缓解卒中模型造成的氧化应激压力。利用化学生物学方法,研究人员系统研究了大花旋覆花内酯抗氧化应激作用的作用机制和分子靶标。通过小分子和蛋白质复合物共结晶实验,证明大花旋覆花内酯通过与靶标蛋白Keap1发生共价结合,激活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进而发挥抵抗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和组织损伤的能力。

四、海外资讯

(一)泰国:举行中医养生保健义诊

326日,中医养生保健泰国行义诊活动在泰国罗勇府举行,当地近300名民众亲身感受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力。

15位受邀来自泰国的本土执业中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免费的诊疗服务,义诊现场按照医生各自擅长的领域划分了妇科、脾胃科、针灸科等,民众在就诊后可根据医生处方领取免费药品。

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章毓林表示,义诊活动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与泰国中医师总会合作项目“中医养生保健泰国行”的第二站,双方计划将义诊活动推向全泰国,一是为了让民众了解、体验中国传统医学,让其造福于更多泰国民众;二是希望通过义诊活动将乐施善助的中国形象进一步展现给泰国民众。

(二)丹麦:布洛芬过量容易伤心脏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刊登丹麦一项最新研究告诫,服用布洛芬切忌过量,否则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风险增加31%

新研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员古恩纳·吉斯兰森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2001年至2010年发生于丹麦的2.9万例心脏骤停病例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梳理分析。结果发现,3400名患者在发病前30天曾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此类药物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50%

吉斯兰森博士表示,新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很容易当作非处方药,但是此类药物并非没有危害。患者服用时一定要把握剂量,不应该超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规定的每日剂量上限:布洛芬不超过1200毫克(200毫克1片,每天不超过6片)。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之前必须征求医生意见。

(三)美国:肺脏也是造血器官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肺脏不只是呼吸器官,它还是重要的造血器官。

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马克·R·卢尼博士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实验鼠肺脏功能的研究首次发现,在实验鼠肺脏中发现了大量的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重要细胞),肺脏产生的血小板约占实验鼠体内血液中血小板的一半。血小板具有重要的凝血功能,血小板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出血不止。新研究的另一大重要发现是,肺脏还是血液干细胞的储备库,这些干细胞可在骨髓与肺脏之间自由穿行,用于恢复受损骨髓的造血功能。

五、权威声音

“所以我们现在坚持以‘学经典,做临床’为原则办培训班就是搭建一个桥梁,把强化经典和临床关系联结起来。”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浙江省政协常委兼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方剑乔认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尤其是经典理论不能丢,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临床实践,提升临床能力。

“中医理论可指导微生态学研究。”

422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第二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论坛上表示,微生态学认为人体微生物与宿主是一个共同体,这与中医学整体观相似;人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学说与中医学的阴阳平衡学说类似,而扶正祛邪理论对微生态调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重大事件

(一)“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46日,在世界卫生日到来之际,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活动呼吁全社会广泛关注抑郁症防治,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

王国强要求,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意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

要关注重点人群,促进多样化心理健康服务。首先,铺设一张覆盖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各级机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要依托工会等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城乡基层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其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是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中坚力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鼓励引导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诊疗中要加强人文关怀,普及心理咨询、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医认为,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有句话叫“万病从心起”,这个“心”指的就是人的情智、情绪、心态,这种不平衡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调适、调理人的情绪,也是中医很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再次,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专业化人才培养。加强对现有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激励机制,畅通职业发展渠道,增加岗位吸引力,促进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升。

要规范心理健康服务管理,确保行业良性发展。加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的规范管理,修订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改进鉴定考核方式,强化实践操作技能考核,逐步提升心理咨询师的能力水平。

(二)中国中医药信研究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成立

49日,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医临床用药与中医慢病防治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旨在全面提升中医临床用药水平与中医临床药学管理创新能力。首都医科大学中药研究院院长高彦彬当选会长,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郑甦等7人当选副会长。

高彦彬在会上表示,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将会强化两个结合,一是中医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二是中医与中药相结合,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重视慢病防治、聚焦中药临床安全用药。今后分会将积极发挥学术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研究慢病防治的新药、新方案,推进中医临床药学学术交流。

(三)中国中医科学院2人入选人才托举工程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6-2018年度)入选名单。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赵家有和广安门医院李娟梅两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审评、推荐入选该项目。

2015年,中国科协启动实施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该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对入选托举人给予每年15万元经费资助,稳定支持三年,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青年科技人才,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成长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

(四)2017年全国中医药学会工作会议及201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大会召开

413-14日,2017年全国中医药学会工作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2017年理事会暨201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励大会在江苏连云港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出席并在讲话中强调,学会要坚持学术引领,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争做“风向标”。201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及优秀人才奖颁奖仪式同期举行。

马建中对学会2016年围绕中心有作为、学术活动有质量、服务基层有抓手、自身建设有加强等四个方面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从健康中国战略、科技创新需求、群团组织改革等角度,全面分析学会工作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马建中指出,学会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勇担新使命。

就学会2017年工作要点,马建中强调,一要坚持学术引领,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争做“风向标”。积极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术活动的水平和影响。二要强化创新驱动,在服务健康产业方面争做“助推器”。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瞄准重大需求、追求“高精尖”,另一方面贴近群众生活、打造“名优特”。三要重视科学普及,在提升健康素养方面争当“宣传队”。充分发挥学会在科普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四要加强自身建设,在创新争先行动方面争当“排头兵”。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引领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五)世界中联发布中医药法英译本

419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英对照版)》首发仪式,该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世界中联秘书长桑滨生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英对照版)》的出版有助于中医药法的宣传,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在世界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世界中联作为国际学术组织,将继续密切关注中医药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世界各国中医药和传统医药立法方面的研究。他呼吁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从业者积极参与到该研究中来,共同分享、总结中医药规范化管理的经验,促进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取得应有的法律地位。

(六)2017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公布,中医药预算增长两倍多

近日财政部官网公布《关于2017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的说明》,明确2017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29595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1813.96亿元,增长6.5%,加上以前年度结转资金为30776亿元。其中,中医药预算数为2.54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1.79亿元,增长238.7%,主要是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支出增加。

(七)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申报工作启动

4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发布《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将推动一批重点示范性对外合作项目,落实中医药国际政府间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产业和文化合作,促进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2017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设立4个申报类别,包括“一带一路”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类项目、“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类项目、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构建类项目和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类项目等,每个项目经费支持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申报指南要求项目申报机构应是省级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境内企(立项不资助)、事业单位,应具有五年以上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推荐不超过5个项目(含滚动项目)。

本次申报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网上填报申报书的时间为201755~1517:00

(八)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并纳入课程体系

48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首发仪式,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将中医药教材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浙江办了一件具有开创意义的事。”

2016年,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在省教育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中医药文化知识进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成立《中医药与健康》编委会,聘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担任名誉主编、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为主编。此举旨在将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体验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使孩子们了解中医药常识,从小在中医药文化熏陶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决心和信心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中医药与健康》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全书字数6万,为小学五年级适用。内容包括中医药起源,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对起居、运动、饮食、情志的认识,以及拔罐、刮痧、推拿、针灸特色疗法等。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介绍,该教材按36学时设计教学内容,每课时一个故事,遴选的36个故事均有出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一人一事”“一物一叙”“一课一体验”的方式,传递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展示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中医药与健康》教材已被列入浙江省2017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将于2017年秋季进入全省小学课堂。

(九)浙江启动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325日,浙江省2017年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启动会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召开。此次普查由浙江中医药大学牵头,重点开展青田、缙云等20县(市、区)中药资源调查,掌握区域内主要中药资源种类、分布、重点品种蕴藏量等中药资源家底情况,以及主要栽培药材的种植面积、加工技术、供需量、质量状况等资料,同时结合《浙江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制定相应药用资源保护利用、生产布局战略规划,完善浙江省中药资源数据库及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促进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

(十)深圳启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41日,广东省深圳市启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计划到2020年,中医医教研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与全国其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相比,深圳将以“中医药协调创新”为主题,更突出整体创新、市场驱动、产业融合,努力推动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发展。为此,深圳市政府已成立中医药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介绍,深圳“试验区”呈现十大亮点,包括成立中医医院集团,优势病种实行打包收费,引进一批国家级学科带头人,评选30位深圳名中医,探寻体质与基因的“秘密”,挖掘名方成立区域性中药制剂中心,推广老、幼、妇养生保健,打造宝安“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龙岗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在龙岗区打造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等

七、中医药文化

(一)从中医科学看“李约瑟之问”

物理学家霍金指出,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使用不同的图像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这些不同的图像在哲学上具有同等的合理性。支撑中医的理论就是人类用来描述外部世界的图像之一,虽然这个图像完全不同于西方人描绘的图像,但它同样有着哲学上的合理性。我们应珍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医理论,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传承和弘扬。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说过:“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曾经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探讨。我国古代的技术成就有目共睹。那么,这些技术成就靠什么理论支撑?回答好这个问题,就不会对“李约瑟之问”耿耿于怀,同时也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术多一份敬重、多一份自信。

通常我们认为,技术后面的理论支撑是科学。但是,如果对科学采取较为严格的定义,那么现代意义上的、以实验和数学工具为特征的科学至多只有三四百年历史。这样一来,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西方世界的种种技术成就该如何解释?那些技术成就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例如,欧洲那些古老的教堂,在现代力学理论出现之前很久就已经建造起来了。那些巨大的石质穹顶当然可以视为技术奇迹,但这一奇迹显然不是以万有引力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力学理论支撑的。

当我们将视野转向中国时,这样的问题就会变得更为明显和尖锐。比如,李冰父子在公元前3世纪建成了都江堰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引水灌溉成都平原,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像都江堰这样举世瞩目的技术成就,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显然不可能是流体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又如,明清家具是世界家具史上的璀璨明珠,其创意和造型多来源于儒释道哲学、文学和书画艺术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将老庄哲学中天圆地方、自然平和、无极无限的理论运用于家具的构造中,使之呈内方外圆之态,其榫卯结构抽涨平衡,充分把握了木材自然规律。这些成就也不是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技术成就都由现代科学理论支撑,现代科学理论也并非衡量各种技术成就的唯一标尺。我们不应强制性地将技术成就区分为“科学的”和“非科学的”,甚至以此来决定我们对待某项技术成就是支持还是反对、是重视还是冷落。

在今天一些人的观念中,得不到科学实验证实的都是“迷信”和“糟粕”。遭受这种“划界”伤害最严重的莫过于中医,因为中医所说的经络、穴位等很难通过仪器设备检测到。在20世纪上半叶,中医甚至面临灭顶之灾。一些人简单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唯一标准,发起了一波又一波废除中医的努力。

事实上,在西医大举进入中国之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健康都是由中医呵护的。中医需不需要废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需注意一个简单的事实:晚清的中国人口已达4亿,这就是中医的巨大成效。放眼当时的世界,这个成效足以傲视群伦。中医作为一种呵护中华民族健康的技术,至今仍是行之有效的,如同都江堰至今仍然在灌溉滋养着成都平原一样。

事实上,西方人并不将医学视为科学的一部分,而通常将科学、数学、医学三者并列。在中医和西医眼中,人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一个有经络和穴位,一个只看到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等。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指出,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使用不同的图像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这些不同的图像在哲学上具有同等的合理性。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支撑中医的理论就是人类用来描述外部世界的图像之一,虽然这个图像完全不同于西方人描绘的图像,但它同样有着哲学上的合理性。我们应珍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医理论,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传承和弘扬。

(二)中医的四个别名

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岐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岐黄之术。自然,岐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青囊: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这里所说的青囊是指药囊。

杏林: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人们在赞扬中医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时,往往给医生赠送“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的锦旗。

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里面富丽堂皇,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此传说见于《汉书·费长房传》。

八、中医药产业

(一)重庆垫江:仙草园带动中医药养生游

清明小长假期间,重庆垫江中华仙草园吸引了1000余名来自重庆主城及外地的游客来园体验免费的中医药养生旅游服务。

仙草园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园铁皮石斛溯源种植面积达10万平方米,灵芝种植面积3万平方米,药用植物园1万平方米,建成功能齐全的中医药养生体验馆4000平方米。为了满足游客养生,园内还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室、康复中心、体检中心、中药材展示区、药膳体验区等,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慢病管理、针灸推拿、饮食运动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围绕垫江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县,以及“牡丹故里·康养垫江”的旅游发展定位,该园将努力建成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二)重庆南川:加速中药产业集聚发展

重庆南川区在“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以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中医药技术创新、中药材精深加工、中医药物流配送、中医药健康养生、中医药文化旅游为着力点,下游带上游、后端促前端,打造金佛山中医药品牌,把中医药产业培育成南川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园区分三期建设,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医药保健品、中药医疗器械等五大产业,重点引进有创新能力、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入驻,配套引进中医药大学、中医诊疗机构、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机构、中医中药研发和检测机构入驻,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中医药研发和精深加工基地。

(三)黑龙江:中医药健康游深受俄罗斯民众认可

近年来,每年都有2万多俄罗斯民众过江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他们旅游观光,同时看中医,既享受旅游的快乐,又接受针灸、推拿、康复等中医特色诊疗手法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中医安全、健康的治疗理念越来越被俄罗斯民众所接受,针灸、推拿、中药贴敷等中医治疗手段,也因其对脑瘫、中风后遗症、风湿、面瘫等疾病有独到的治疗优势,而深受俄罗斯民众喜爱。

上一条:2017年中医药信息第5期

下一条:2017年中医药信息第3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