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药信息第10期

时间:2018-11-12 15:05:48 作者:  浏览数: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10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0一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本 期 目 录

一、重大事件. 1

二、兄弟院校. 6

三、科研动态. 8

四、海外资讯. 12

五、权威声音. 14

六、中医药文化. 15

七、中医药产业. 16

一、重大事件

(一)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10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作出多项修改,将原《条例》多项条款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药品种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此次修改取消了原《条例》中申请办理中药品种保护的程序需转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修改为“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审签署意见后,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特殊情况下,中药生产企业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同时将委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审评、组织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聘请中医药方面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的职责交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此外,中药保护品种的仿制规定也作出了调整。《条例》第十九条修改为:“对临床用药紧缺的中药保护品种的仿制,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批准文号。仿制企业应当付给持有《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并转让该中药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的企业合理的使用费,其数额由双方商定;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裁决。”

(二)世界中联发布标准化煎药中心基本要求

92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标准化煎药中心基本要求》(SCM02- 2018)。

《标准化煎药中心基本要求》由世界中联中药煎药机国际联盟起草,经四轮函审工作征集专家意见正式公示发布。将有利于规范现代化煎药中心煎药服务管理、提高煎药服务质量、促进海内外煎药中心的发展。

该标准对煎药中心的环境及附属设备、人员、服务流程、流程控制、煎药操作、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适用于指导煎药中心的管理及服务,明确煎药中心的责任,要求提升煎药中心煎药服务,更好地保证汤剂质量,从而实现煎药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三)农业农村部探索开展“中医药农业”肥药替代化肥试点

92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33号(农业水利类031号)提案的答复。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提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扎实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积极探索开展“中医药农业”肥药替代化学肥药试点,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答复中提出,2017年,农业部在果菜茶种植优势突出、有机肥资源有保障、有机肥施用技术模式成熟、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地方有积极性的100个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据初步统计,示范县(市)项目区化肥用量减少2.4万吨(折纯),减幅18%,核心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在中药材资源保护开发方面,答复提中出,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强化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推动将中药材种子种苗纳入法律规范体系,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切实提升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促进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个省(区、市)建设了28个繁育基地,对120种中药材种子种苗进行繁育生产,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收集种子种苗1.2万多份,建设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31个。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方面,答复中指出,目前中药材追溯中央平台已对接企业1696家,基本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四)香山科学会议厘清“中医思维+现代科技”发展思路

1011日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38次学术讨论会上,会议执行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这样总结青蒿素研发给未来中医药发展带来的启示。此次会议主题为“新时代中医药发展战略”。

专家认为,中医药的生命观和健康观是超前的,注重全生命周期个性化健康维护。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在血瘀、重大传染病、骨退行性疾病、骨折、肿瘤等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化及生命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当前,中医药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面临严峻挑战。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经之路。

会上,专家呼吁,循证医学为中医药疗效评价带来新理念新方法,开展中医药循证评价研究是传承发展中医药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医理论尤其是原创的基础理论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大研究投入、提高支持力度。

(五)亚太循证医学研讨会建议加快循证中医药学发展

1011-13日,第十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在天津召开,首次将循证医学、中医药学和人工智能三个领域跨界融合在同一个学术平台。第三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论坛暨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健康管理论坛同期举办。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对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提出建议。他表示,应加强循证中医药学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适应中医药特点和辨证论治模式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学,挖掘和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的优势,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会上,《循证中医药学》《实用循证医学》和《新时代循证医学发展天津宣言》发布。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研制的中药临床证据库正式运行。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发布了中药注射剂临床有效性证据指数。会议学术委员会授予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李幼平“循证医学终身成就奖”。

(六)中医药系统3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奖

1017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

会议对99名获奖个人和40个获奖单位进行表彰。其中,中医药系统共有3人获得表彰,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铺乡侯坡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郑访江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福能,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七)中医技术助力精准扶贫

1016-17日,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在山西省吕梁市举办“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现场会。

会议同期组织中医专家到国家级贫困县——吕梁市临县和岚县,为近200位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无痛定点正骨基础原理、常见病的针灸调理操作技术、针灸止痛手法及常用穴位应用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并免费发放了中医适宜技术学习教材和中医网络学习卡,受到乡村医生的热烈欢迎。乡村医生们表示要用专家传授的中医技术打赢脱贫攻坚战。

(八)习近平考察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10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走进车间、实验室,详细了解横琴新区规划建设和产业园建设运营等情况。习近平表示,104次来横琴,对横琴每一步发展都关心关注。10年时间,横琴新区从无到有,变化很大。我们始终要不忘初心,让这里充满创新发展活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

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负责人向习近平汇报,园区围绕国际级中医药质量控制基地和国际健康产业交流平台两大目标,正在打造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一带一路”的国际窗口。目前园区已注册企业94家,其中25家来自澳门。

(九)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学术年会召开

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以“辨证·传承·精准·防控”为主题,秉承传承与创新理念,聚焦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前沿,通过学术报告、大会交流、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交流。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洪欣、国医大师刘嘉湘分别作了题为《发掘精华,探索创新》《扶正治癌·融汇中西·继承创新的体会》的学术报告。在名家访谈环节,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花宝金等专家围绕新时代中医药肿瘤防治特点、中医药理论创新与实践、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十)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揭晓

2018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名单揭晓,3名中医药行业人士获奖。其中,陈香美院士获吴阶平医学奖,孔令义、朱立国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吴阶平医学奖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高级别奖项,授予促进中国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年龄在59周岁以下,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性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

陈香美院士建立了国际上首个且最大规模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生物信息资源库,创建了IgA肾病辨证精准评价体系;首次提出并验证“凝血纤溶异常活化导致免疫炎症促进肾脏硬化”的创新性学术观点,发现了新的治疗靶点,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孔令义带领团队成员将现代分离新技术应用到中药活性成分分离中,系统开展了高速逆流色谱在制备分离各类中药活性成分中的适用性研究,创造性地将制备型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测定技术连接,创建了制备色谱和波谱技术自动连接的制备分离和结构识别一体化的天然化学成分定向分离系列新技术,实现了中药活性成分的精准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可获得性。

朱立国擅长应用中西医疗法治疗骨伤科疾病,临床上通过微创手术、脊柱内固定、间盘置换等治疗近万例患者,同时注重传统方法的应用。建立了旋提手法及其操作规范,增加可重复性和安全性。主持中医骨伤科第一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首次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验证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十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试行)》

10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试行)》,从指导原则、防控重点措施、健康宣传等方面对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其中提出在流感医疗救治中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方案》明确,在流感医疗救治中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辨证论治,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预防和治疗工作,努力提高临床疗效。《方案》还提出,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前,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社交媒体、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十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

10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至685种。中成药品种(含民族药)由203种增加至268种,调入67个中成药品种,调出明目蒺藜丸和小儿化毒散(胶囊)2个中成药品种。

此次目录调整坚持调入调出并重、中西药并重,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在中成药部分新增“儿科用药”章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解读》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充分尊重中医药特点,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单独组织中医药专家,按照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和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确定的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所明确的调整原则和程序,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调整后,中西药的构成比例与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保持一致。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2018111日起施行。

二、兄弟院校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房山区教委签署合作协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与房山区良乡镇政府签署教育合作协议。该校将与房山区3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

协议内容还包括开展以房山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实践研究,为房山区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等。

房山区政府副区长廖春迎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将3所重点支持的中小学办成房山区的优质示范校,在全区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也希望北京中医药大学开放的教育资源能与中高考改革等紧密结合,搭建更好的平台。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与毕晓普癌症研究所共建实验室

109日,成都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与毕晓普癌症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暨毕晓普癌症研究所Logo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活动中,双方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申报及成果共享,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此次成都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与毕晓普癌症研究所的合作将立足中国西部地区,把西南地区的药物植物资源、传统中医药与癌症基础及转化研究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创新,设计、发现和开发比传统癌症疗法更有效、副作用更少的突破性创新药物和疗法,造福更多的患者。

(三)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医帮扶工程”启动

1010日,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医帮扶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包括贫困大学生助学、贫困县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贫困县医疗精准扶贫、贫困县健康宣教等项目。

该工程将对河南中医药大学150名符合条件的2018级新生补助全部学费、住宿费,并将在今年选取6个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照每个贫困县20万元的标准,为其所辖乡镇卫生院购置部分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对其乡镇基层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等培训,对群众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该工程由河南中医药大学与长甲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联合企业发挥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致力于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将为贫困县创造更加优质的医疗条件,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学致贫现象。

(四)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10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厦门大学举办。山东中医药大学参赛的金银花新品种培育与种植技术推广项目获金奖。

“草芝源”金银花精准扶贫——金银花新品种培育与种植技术推广项目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张永清指导、王玲娜为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在推动沂蒙老区精准扶贫和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获得广泛认可,最终该项目以省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获金奖。

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283所高校的14万个项目参加,参赛学生数达70万人。最终共评选出金奖18个,银奖42个。“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目前全国高校参与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赛事。

(五)河南中医药大学:召开国际仲景传承与创新大会

1018日,国际仲景传承与创新大会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召开,会上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

世界中联主席马建中出席并表示,河南中医药大学建校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积极探索和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形成了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突出区域中医药特色,致力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开设仲景学院、仲景博物馆、仲景学术传承班等,为传承创新仲景学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一批以国医大师李振华、张磊等为代表的中医药名家。他希望学校继续凝聚仲景品牌合力,传承仲景学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医教协同,强化师承教育,同时厚植文化基础,推进活态传承,以建校60周年为契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许二平当选世界中联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会长。会上还为60年教龄、60年校龄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教师颁奖。

(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培训中东欧医务工作者

日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中东欧国家中医药知识培训班,来自匈牙利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等国家的27名医务工作者参加培训。

在为期7天的培训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学员们安排了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方剂以及中医药优势治疗方法等讲座,并组织大家到学校附属医院门诊、药局、治未病中心、康复中心、针灸推拿病房以及黑龙江中医药博物馆实地参观,体验中医诊疗方法和中医药文化。

三、科研动态

() 广东省成立中医药精准医学工程中心

922日,广东省中医药精准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大数据的研究及应用研讨会在广东药科大学举行。

广东省中医药精准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由广东药科大学与广东恒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以糖脂代谢性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文本挖掘、关联分析、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中医药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研究中医药大数据精准医疗的理论、方法及智能辅助系统。

揭牌仪式后举行了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大数据的研究及应用研讨会。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汤庸、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印鉴、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曹东等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方面等主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来自广东省内外高校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医药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和研讨会。

(二)牛乳铁蛋白可抗幽门螺旋杆菌

近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利用牛乳铁蛋白抗耐药幽门螺旋杆菌研发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根除耐药性幽门螺旋杆菌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高感染率国家,感染率高达41.35%-72.3%,且随着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广泛开展,其耐药性增加,导致根除率逐渐降低。近20年来,治疗方案从三联变成四联,疗程不断延长,剂量不断增加,但疗效提高有限,且副作用随之增加。传统抗生素治疗药物克拉霉素的耐药性已达20%,甲硝唑则高达50%。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一线方案根除率仅为80%,三联根除率已降至64.3%

中医认为,牛奶可以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治虚弱劳损,反胃噎膈。《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牛奶可以“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而牛乳中的乳铁蛋白能够夺走除乳酸菌以外的有害细菌生长所需的铁质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或破坏有害菌细胞膜而具有杀死细菌的效果。受此启发,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朱婉萍开始进行牛乳铁蛋白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活性研究。

2000年起,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就开展牛乳铁蛋白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发现牛乳铁蛋白不仅可以通过修复胃黏膜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滋生,还能直接抑制其生长。

牛乳铁蛋白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提高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没有副作用,而且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也有效果。2008年,朱婉萍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牛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大鼠的治疗实验》,结论表明:牛乳铁蛋白在一定剂量下对感染大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牛乳铁蛋白对耐药性幽门螺旋杆菌有效。牛乳铁蛋白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为治疗耐药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了新途径,为根除难治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新策略提供了实验和临床依据。

该项成果获得了合作企业2000万元的投入,资金将用于牛乳铁蛋白作为新药的研发,并着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合作企业已于今年6月拿到了国内唯一一张原料生产许可证,意味着在研究成果的转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柴可群表示,作为全国重点中医药研究院建设单位,该院要做好科学研究,更要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中药基因鉴定引关注

1019日,第三届北京国际医学工程大会暨国际医药人工智能大会在京开幕。大会开展了孵化经验分享、中外医学转化成果展示、重大项目合作签约、论坛演讲交流,以及多种形式互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就科技创新与中药产业发展作主题演讲,介绍其课题组收集基因条形码建立中草药鉴定体系,为中药真品制定DNA身份证,从而有效甄别真假中药,以利于提高我国中药产品质量,促进中药产业发展。该报告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

大会中医药分论坛以“中医药品牌建设与推广”为主题,会上,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保健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林元以“中药复方保健产品研发平台整合研究”为题发言,他表示目前中药产品市场需求激增,应正确理解保健食品中中药的作用,促进中药复方保健食品功效的研究,将治未病理念与中医药保健产品深度融合。

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将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与技术等纳入了重点工作内容。

今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研发系列智能脉诊仪、舌诊仪等诊断设备等,以及基于中医药大数据及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医智慧诊疗(辅助)系统等产品。

(四)美国:BRCA1基因变异致癌风险分析出炉

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肿瘤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对数千种BRCA1基因变异按功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分类,报告了BRCA1基因变异的致癌风险分析结果。这次“功能评分”,对筛查乳腺癌和卵巢癌患病风险的基因检测解读具有临床意义。

BRCA1是一种人体肿瘤抑制基因,负责维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防止调控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基因突变发生积累。而BRCA1失去功能的突变,被认为与易患早发型乳腺癌和卵巢癌有关。截至目前,虽然已发现的BRCA1基因变异有数千种,但许多都被列为“意义未明的变异”,给人类患癌风险的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

要弄清这些意义未明的变异,其中一个方法是检测变异基因的表达是否具有恢复DNA修复的功能,这也是肿瘤抑制过程的一部分。鉴于此,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杰·申德鲁及同事,运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对BRCA1基因功能至关重要的13个外显子上的近4000种单核苷酸变异(SNV)的功能进行了评估,并在2000万个人类单倍体(HAP1)细胞中进行了后续细胞存活率测定。

最后,研究团队识别出了约300种会干扰表达的SNV以及400多种错义突变的SNV(会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发现这些变异并无实际功能(不破坏基因的原有功能)。这些功能评分与已知的致病性变异或良性变异的临床评估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指出,与其他细胞系相比,HAP1细胞系可能不是生理学上的最优模型,但与临床评估的高度相关性验证了数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科学家肯定了“功能评分”对变异分类的重要价值,并认为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BRCA1基因筛查的解读。

(五)中国:发现低温等离子体杀伤癌细胞的“攻防机制”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治疗肿瘤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等离子体杀伤癌细胞的机制,以及癌细胞的“抵御”机制,对抗癌的疗效预判、提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与物理学集刊》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韩伟研究组发现,等离子体处理会“诱导”癌细胞内产生大量的氧化性自由基,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导致癌细胞死亡。

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氧化性自由基也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会激活癌细胞的血红素氧化酶-1等抗氧化信号通路,“帮助”癌细胞防御等离子体的杀伤,从而降低疗效。肺癌细胞中的血红素氧化酶-1蛋白本底水平越高,等离子体的杀死作用就越差。

根据这个研究成果,临床治疗前可以通过检测癌细胞中血红素氧化酶-1的蛋白本底水平,预判等离子体疗效的好坏。”研究员韩伟说,如果含量较高,则可以通过抑制其“活性”,增强抗癌疗效。

(六)日本:德岛大学团队破解免疫抑制物质作用原理

1024日报道,日本德岛大学免疫学教授冈崎拓的团队在22日的海外科学杂志《自然免疫学》网络版上发布研究成果称,已破解位于免疫细胞表面、被认为对免疫反应起到刹车作用的蛋白质“LAG3”如何抑制免疫的原理。

据该团队称,LAG3的作用原理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研究团队发现的蛋白质“PD1”相似。目前已知癌细胞通过与PD1结合来躲避免疫的攻击。

冈崎曾是京大本庶研究室的一员。像以PD1的发现为基础、已被投入实用的癌症免疫治疗药“欧狄沃”(OPDIVO)那样,通过抑制LAG3的机能,就能使攻击异物的免疫反应不受抑制,此次的成果有望带动癌症治疗药的开发。

该团队对LAG3抑制免疫的详细原理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发现,位于细胞表面、向担任免疫总指挥的“辅助性T细胞”报告体内存在异物等的特定蛋白质与LAG3结合后,会对免疫产生抑制作用。

四、海外资讯

(一)香港:拟将中医药纳入其医疗系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10日发表《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宣布多项政策措施,提出将通过政府资助特定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纳入香港医疗系统,例如在将来的中医医院提供一系列的政府资助门诊和住院服务等。

林郑月娥表示,过去一年,香港食物及卫生局辖下的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和专责发展香港中医药业的中医药处,与中医药界紧密合作,并获行政会议同意确立中医药在香港医疗发展的定位。特区政府已设立一项5亿专项基金促进中医药发展,以支持应用研究、中医专科发展、促进知识互通和跨市场合作等工作。专项基金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始运作。

(二)马耳他:举办中国传统医学展

1012日,由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中医药局主办的中国传统医学马耳他展在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大使姜江、马耳他卫生部公共卫生司司长克莱恩斯派斯、马耳他国立圣母医院首席执行官艾文法尔松、江苏省中医药局局长朱岷出席并致辞。

艾文法尔松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在该院独立设置中医门诊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长期以来在医院坐诊的中医医生的由衷赞扬,并表示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医院中的作用。

克莱恩斯派斯指出,中医中心在为解除当地民众病痛、促进中医文化在马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有力推动了两国医疗卫生领域互利合作,更加深了双方相互了解与友谊,成为中马友好关系的一大象征。

朱岷表示,将充分发挥江苏中医药资源优势,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与马方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将中医中心打造成地中海地区领先的中医药推广和传播基地,使中医中心成为展示传统医学魅力的窗口和传递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三)香港: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香港活动启动

1025日,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香港活动启动仪式在香港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谢曼怡以及卫生署署长陈汉仪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中医中药中国行”以“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为主题,是一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个部委共同举办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活动。从2007年举办至今,已经成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香港活动是“中医中药中国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艳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医药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希望通过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香港活动的举办,引导香港市民加强对中医药的认知,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增进对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为香港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一切必要技术支持,让中医药为服务香港民众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谢曼怡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希望通过这次大型中医药宣传活动,展示中医药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同时,让广大市民体验中医中药的魅力和好处,也为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启动仪式上还举办了中药知识展览、知名中医义诊和互动游戏等活动。香港各个参与单位将于1231日前陆续在香港不同地点举办接近100项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

(四)美国:针灸有望纳入联邦保险支付

10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H.R.6法案(SUPPORT for Patients and Communities Act,支持患者和社区法案)。该法案旨在寻找治疗疼痛的替代性药物和疗法,遏制阿片类止痛药物泛滥。在H.R.6法案中,针灸、医疗按摩、综合疼痛治疗项目等皆被列入了有待评估的替代性疗法。

被确认的替代性药物和疗法费用将由联邦保险(Medicare)覆盖。这意味着,未来一年的时间里,针灸有望得到美国卫生部评估和认可,成为联邦保险支付的疼痛替代疗法之一。

近年来,美国民众为了缓解腰疼、全身疼痛、抑郁等,服用大量阿片类止疼药物,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2016年超过4万名美国人死于过量服用阿片类止疼药物,平均每天110多人死于阿片类止疼药物。

五、权威声音

6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事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体现优势、发挥作用的发展之路,在新时代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注重科研创新,在中医和西医之间加强沟通,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1011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批示六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在会上强调推进中西医结合工作。

“中医是一门发展中的复合科学。中医既是自然科学,又不完全是自然科学;中医既是人文科学,又不完全是人文科学;中医既是医疗科学,又不完全是医疗科学;中医既是文化,又不完全是文化。乍看起来好像中医很难确定其类别归属,但其实中医就是中医,就科学而言是一门复合科学,这恰恰是中医的特点。”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洪虎强调,中医符合新世纪医学发展方向,只有综合、全面地认识和看待中医,才不会拿西医与中医作简单的类比,才能进一步认识中医的特点和优势,深刻理解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建立健全’要求,提升中医药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和显示度。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协作攻关,提高重大疾病临床疗效。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专科专病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诊疗技术和炮制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整理,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构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新格局。”

10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构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新格局。

“中药材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增长与产业管理机制发展不平衡,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加工技术推广应用不充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郭兰萍强调以科技创新驱动中药农业现代化。

六、中医药文化

(一)改革开放40周年中医药大事记: 2005-2012

120057月,“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启动。

22006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11个重点领域的68个优先主题中,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

3200611月,世界卫生组织对针灸361个人体穴位的取穴定位制定国际统一标准,359个穴位的定位标准采纳中国专家方案。

420088月,中医药服务走进奥运比赛场馆和奥运村诊所。

52009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在北京召开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表彰首届30位“国医大师”。

6201011月,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2011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中国的申报,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82011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2009年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同月1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92011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印发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二)山东青岛举办中医处方手迹集萃展

1015日,中医处方手迹征集活动在山东青岛举办,活动广泛征集青岛开埠以来中医医师本人书写的处方手迹原件或复印件,对优中选优的作品在各中医医院巡回展览。

活动荟萃了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在职、离退休和已故中医药从业者的120余幅珍贵作品。

中医处方不仅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取药凭证,更因其独特的书写方式传递了传统文化内涵。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示青岛市中医药人的文化自信和精神风貌。

(三)故宫研究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所

1018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2018年中医药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故宫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京举办。

故宫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由故宫博物院和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共同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为学术支持单位。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收藏有包括药物、药具、药方、仿单等三千余件中医药相关藏品,就学术研究而言,清宫医学文物是研究医学史、宫廷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第一手资料。故宫博物院将通过故宫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这个平台,更好地弘扬祖国传统医学。

七、中医药产业

(一)河北衡水:印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近日,河北衡水市政府印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意见》明确了完善中医药医保报销机制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中药制剂使用管理、建立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6项主要任务。

健全完善中医药医保报销机制政策。将中医医院的医保报销起付线执行与当地同级综合医院下浮一级的标准,提高住院患者使用目录内中医药技术和中药饮片的报销比例。建立中医药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新增中医药技术项目、新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合理进行价格调整的中药制剂,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加大中医药人才扶持力度。实施中医药人才按需招聘,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执行人事代理(派遣)制度,逐步实行备案制度。医疗机构空编的,优先解决中医药人员编制。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中医医师多点执业,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健全市级名中医评选制度,开展“中医世家”、中青年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评选,建立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不同层级衔接、政府表扬与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切实加强中药制剂的使用管理。积极支持符合规定的治疗性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鼓励和支持院内制剂申报,落实省内调剂使用政策。

建立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诊察、护理、中医、手术、治疗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全面落实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等政策。

推进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在衡水区域医疗机构内,经北京主要执业机构批准的卫生支援、会诊、政府交办事项等任务的;参加经京津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的;在签订帮扶或者托管协议医疗机构内执业的,不需要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支持北京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在衡建工作站分站,并给予10-20万的一次性补助。北京专家未成年子女随父母来衡水就读的,由当地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办理转学、入学手续。鼓励北京医疗机构在衡水开展协同重点专科项目。

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衡水市严格落实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对于取得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科技创新重大突破的,最高分别给予100万、8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加大对中医药发展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中医药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中医医院实行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将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

同时,要求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要把中医药事业经费单独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各县市区要保证建成一所公立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健全中医药基层服务网络,“十三五”期间,全市建设40所国医堂、500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站),项目资金由市、县财政承担。强化管理体系,成立衡水市中医药管理局,增加人员编制,充实管理人员。同时各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独立设置中医科(股),形成机构健全、人员配套、职责明确的中医药管理体系。

(二)北京: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未来几年北京在医药健康领域的重要工作,要求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计划》提出,要依托于本市中医药领域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促进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融合,加强中药设计与优化、制药过程系统控制等现代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医经典名方、院内制剂研发与转化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加强中药新药研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同时,支持中药企业利用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更好发挥中医药对重大慢病、疑难疾病、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作用。

(三)浙江:召开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

920日,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德清召开,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浙江部署推进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杭州市中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工作提出表扬。浙江省省长袁家军主持会议。

车俊强调,要以改革担当精神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浙江卫生健康事业走在前列。他表示,杭州市中医院结合学科优势,定期对3家托管医院、12家协作医院的医生进行业务轮训,帮助基层医院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开设中医馆,深受基层医院欢迎。

据了解,杭州市中医院与建德分院、临平分院、富阳分院3家托管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派出管理和专家团队,在学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强帮扶,取得良好效果。以建德分院为例,帮扶后医院门急诊人次增长39.51%,住院人次增长150.29%,中药饮片使用量增长了20倍。

20179月浙江在11个县(市、区)试点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以来,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平均达84.4%。数据显示,今年1-7月,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1.96%,出院人次同比增长22.34%,服务量增长率明显超过非试点地区。

(四)江苏南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审批工作的通知》中医诊所实行备案制

925日,江苏省南通市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审批工作的通知》,明确南通市取消中医诊所和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

《通知》指出,南通市将简化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和手续。除三级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外,举办其他医疗机构的,不再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仅在执业登记时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执业登记严格执行国家、江苏省已制定并实施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

(五)甘肃:当归党参黄芪加工标准颁布

1011日,在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由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标准《当归、党参、黄芪(鲜制)》及中国中药协会提出的《当归、黄芪、党参(鲜制)无硫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当前,该省在中药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方面存在技术差异,且缺乏规范化生产规程,两项标准的制定旨在进一步增强当归、党参、黄芪规范化种植、采收、产地鲜制无硫加工等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优质、稳定、可控。

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标准《当归、党参、黄芪(鲜制)》由陇西保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主持完成,三个品种药材的鲜制质量标准于627日发布,并列入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当归、黄芪、党参(鲜制)无硫加工技术规范》标准由中国中药协会提出并归口,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陇西保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惠森药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神农文峰药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天府神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及科研单位共同参与起草。

(六)北京:推进中医药旅游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

近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研讨会,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旅游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汇集各方力量做大、做强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

来自中医药、林业、旅游、康养产业投资等行业的专家围绕中医药文化旅游及森林康养产品设计思路、国内中医药大健康旅游概况及发展、森林康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石景山中医药生态康养旅游线路。

中国中药协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黄琳提到,石景山区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具有石景山特色的森林康养模式,要在宣传和挖掘精度上下功夫,根据中医药特色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侯胜田认为,健康旅游作为一种新兴融合业态,充满希望,同时也面临挑战,目前医疗旅游产业发展过分注重资源,在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短板。


上一条:2018年中医药信息第11期

下一条:2018年中医药信息第9期

关闭